鄭全戰

鄭全戰

鄭全戰,百度軟體研究院院長,計算機博士。曾翻譯了微軟在中國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書 (1993年),是中國最早一批Windows程序開發員,也是最早在中國推廣Windows開發技術的傳播者之一。鄭全戰曾先後在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獲學士和碩士學位,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計算機系獲博士學位。1997年加入美國微軟,親自參與了Windows98、ME、2000、XP、Vista的研發過程。同時也是DirectX 6.0到9.0的主要研發者。 2006年加入騰訊,任騰訊首席架構師、騰訊研究院院長、桌面安全事業部總經理。2012年加入百度,任百度軟體研究院院長。

簡介


鄭全戰博士,百度軟體研究院院長。曾在美國微軟總部擔任軟體設計工程師、技術主管、項目經理主管。2006年任騰訊公司首席架構師、騰訊研究院院長、桌面安全事業部總經理。鄭博士從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從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博士學位。

經歷


“是大哥引領我走入計算機世界”
鄭全戰1969年出生在山東日照。二十年的讀書生涯,令他難以忘懷的就是“吃了二十年鹹菜”。然而,這個清貧的家庭卻有不同尋常的濃厚學習氛圍。一家五個兄妹,個個成績優秀,其中三個是博士。鄭全戰回憶說,“我們家基本是大人不管,功課都是我們自己在努力。大哥特別聰明好學,從小是他領著我們學習。”對鄭全戰來說,大哥不僅是兄長,也是老師。他吃苦耐勞、鍥而不捨的品質對鄭全戰一直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正是大哥引領他走入計算機的世界。
在鄭全戰眼裡,貧寒也是一種財富。他覺得自己的家庭賦予自己最珍貴的品質就是“能吃苦”。他的成長經歷,也許比出生於美國富裕家庭的比爾·蓋茨更貼近中國學生的生活。“現在沒有覺得什麼是特別難的”,他說,平淡的語氣中流露出巨大的自信。
今天的北大學子,成長環境與鄭全戰當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鄭全戰鼓勵大家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你們現在條件這麼好,要好好珍惜。只要目標適當,鍥而不捨地去做,是沒有做不到的。”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1996年,鄭全戰北大碩士畢業后,踏上了赴美攻讀博士學位的道路。學業完成後,他進入美國微軟總部,在那裡工作了八年多。2005年,他做了人生的又一個重要決定:回到中國。他在微軟MSN中國工作了一年後,被騰訊羅致帳下,擔任首席架構師。
鄭全戰覺得,每一次生活的變遷,都令自己受益良多。他認為,“多體驗,多走一些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對成長是很有好處的”。如果你不滿足於平淡無奇的人生,那就“到處闖闖,人生會更加精彩”!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是鄭全戰性格中重要的部分。早在讀研究生的時候,他就經常背上行囊去到處遊歷,體驗形形色色的風土人情。三年中,他的足跡踏遍了中國的西北和西南。
俗話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對鄭全戰來說,閱讀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心靈之旅。儘管現在工作繁忙,他也依然保持著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學生時代,“學習所佔的時間並不是特別多,餘力很多” ,因此有很多時間他都是跑去圖書館翻閱各類書籍。鄭全戰的閱讀既廣泛,又有選擇性,他選擇的標準,就是自己的興趣。90年代初,Windows系統剛剛興起,學圖形出身的鄭全戰在接觸到從美國帶來的最新資料后,就對Windows系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他樂此不疲地鑽研了很多操作系統方面的著作,甚至還翻譯了大量Windows方面的書籍,這使得他在操作系統領域的功力大增。
從自身的經驗出發,鄭全戰建議今天的學弟學妹們“不要把自己禁錮在很小的研究方向里”。正所謂通百藝而專其一,廣泛的涉獵和積累會使你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同時也會為你的專業學習和研究開拓思路。他還特彆強調多利用網際網路來學習專業以外的知識,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因為即便是精深的研究也需要開闊的眼界和完善的知識素養。
“你必須自己去撲騰”
談到如何更加有效地學習和做研究時,鄭全戰用了一個通俗的比方:“就像練習游泳,再高明的教練也不會把你教會,你必須自己去撲騰,去不斷練習,在一次次嗆水中體會、理解和摸索,最終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有效的方法。我們學計算機的人最好從一個項目的開始到結束完整地參與,踏踏實實地寫代碼。當磨練過兩次之後,你就會對其中的好與不好有感性的認識。同時要去看些相關的書籍,從理論高度,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提升自己的水平。學游泳總要從嗆水開始,從嗆水到學會游泳肯定有一個需要時間和自我探索的過程。”
在培養動手能力方面,鄭全戰覺得國內與美國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美國學生一學期有很多project,每個project都有難度,對學生的動手能力絕對是一個很好的考驗;這些項目中很多是2、3個人的團隊項目,一學期下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訓練。”在國內參與了幾次校園招聘后,他發現學生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因此,鄭全戰建議同學們在校期間找機會參與一些項目,通過實踐來體味理論的精髓。
“一定要跟智者交流”
來自朋友們的交流和鼓勵,是鄭全戰的靈感和力量的源泉之一。 “我有一個朋友圈,彼此經常地交流,吸收一些意見。”在微軟總部的時候,我與十來個志趣相投的中國年輕人共同組建了一個club,經常分享不同的信息和想法,彼此互相鼓勵。五年過去了,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已經回國,而且大都事業有成。
“沒有input,就沒有output”,“一個封閉的人的成長空間會很小”。鄭全戰這樣為成長中的學弟學妹們支招:“要有一個自己的圈子,一個對成長和發展都很有幫助的圈子”。“經常跟那些經歷豐富的人交流,跟水平高的人切磋,你會成長的更快點。如果當年有人給我一些指點的話,我可能會少走不少彎路。所以說一定要跟智者交流”。
為自己制訂階段性目標
每一個人生階段,鄭全戰都有明確的規劃。他說,“畢業后,工作時間假設從20歲到50歲,按每十年一個階段大約計劃一下。什麼時候到好的公司里鍛煉,什麼時候創業,什麼時候轉型?當然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情況。先計劃最近十年的。再長了,就看不清楚了。”
他舉例說,“對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如果以後想做軟體開發,能去微軟就去微軟,或者去Google;如果想做管理,可以去HP或者IBM。在國際大公司里多積累一些經驗,多學一點東西是很好的”。
現在計劃自己創業的年輕人很多,鄭全戰認為“創業是個人的選擇。如果選擇創業,就要給自己三年時間,這三年裡允許失敗。如果不能接受這個風險,就要考慮自己是不是適合創業。對你們來說,如果有了不錯的創意,不妨試試。但你要確認自己有明確的方向,不能瞎闖。”鄭全戰的建議,很值得躍躍欲試的年輕人思考。
對於北大,鄭全戰有很深的感情。他坦誠睿智的談話中,不時流露出對學弟學妹們的美好期待。在採訪的最後,鄭全戰給母校的同學們提出了建議:“踏踏實實,學好知識,多動手,打好基礎,把自己的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