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鎖石村的結果 展開
- 南京市江寧區轄村
- 湖南省雙峰縣鎖石鎮鎖石村
- 湖北省崇陽縣肖嶺鄉鎖石村
鎖石村
南京市江寧區轄村
鎖石村隸屬於南京市江寧區麒麟街道,位於麒麟街道陽山腳下,因與天下第一碑(陽山碑材)的淵源而得名。轄三個自然村415戶居民,擁有戶籍人口1582人,外來人口1441人。2007年實現三業總產值3.8億元,村級可支配收入942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5803元。
鎖石村曾連續十二屆獲得南京市綜合實力百強村稱號,並榮膺江蘇省文明村、廉政文化示範村、綠色江蘇建設示範村、生態示範村、康居示範村、衛生村、文明標兵村和兩屆全國文明村、全國美德在農村示範點等多項殊榮,2006年還被評為“江寧區十佳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第一名。
目錄
截至2010年,鎖石始終堅持四個文明協調發展,努力為村民辦好事做實事,實現了“道路網路化、農業生態化、村莊綠色化、環境整潔化、家居舒適化、服務社會化、村風文明化”,為村民做到了購物看病不出村、信息娛樂不出戶、健身休閑不進城、文化學習有陣地、求職就業有門路、生活養老有保障。鎖石曾連續十二屆獲得南京市綜合實力百強村稱號,並榮膺江蘇省文明村、廉政文化示範村、綠色江蘇建設示範村、生態示範村、康居示範村、衛生村、文明標兵村和兩屆全國文明村、全國美德在農村示範點等多項殊榮,2006年還被評為“江寧區十佳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第一名。
通過文明創建工作,為鎖石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鎖石村將進一步腳踏實地,開拓奮進,正向著建成更高水平文明、和諧、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和南京“近郊農業生態旅遊村”的目標奮鬥。
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著力增強經濟發展優勢
在壯大村級經濟實力過程中,鎖石堅持效益與環保雙贏的原則。目前,鎖石村共有工業企業28家,年實現利稅1480萬元。在引進這些企業過程中,鎖石村嚴格把關,將光學儀器、華夏電器、銘牛模具、福華變壓器、吉隆不鏽鋼廚具、萬事達物流等科技環保型企業入駐村內生產經營,保障了鎖石生態文明建設有效可持續地發展。
同時,圍繞建設南京都市特色農業科技園的定位,鎖石村從農戶手中通過流轉方式獲取土地1150畝,並投入1600多萬元,統一規劃和整理土地、修建道路水系、建設鋼架蔬菜大棚、日光溫室、連棟鋼架大棚等,然後再承包給農戶種植,現已形成1150畝的設施農業區,其中:蔬菜種植750畝,草莓種植120畝,花卉種植130畝,多品種食用菌種植150畝。整個農業示範園區實現了灌溉自動化、種植多樣化、整體園林化,畝均純收入達11000元。此外鎖石村還為奶牛養殖大戶建成了奶牛“公寓”,擁有存欄奶牛400頭,全部實行機械擠奶器擠奶。又投入120萬元,新上了一條奶牛糞便無害化處理生產線,產出的沼渣沼液供農業示範園區疏鬆土壤,提高產品質量。沼氣供村民生活所用,可謂是一舉兩得。
南京市江寧區麒麟街道鎖石村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不斷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著力打造千畝設施農業示範園,力爭使全村糧經比由原來的84:16轉為15:85,農民人均收入由4000多元增至8590元,創建全市綜合實力百強村和全國文明村。
1997年該村結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滬寧路沿線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對“燒餅田、油條溝”進行綜合治理,使農田格田成方、機耕砂石路配套、排灌溝渠硬底化,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了基本改善。但種植結構依然以稻麥油為主,農業經濟效益不高,農民人均收入停留在4000多元的水平。近幾年,他們緊緊圍繞“雙增”,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縮糧擴經,先後投入近500萬元,完善農業基礎設施,發展蔬菜種植大戶,搞示範帶動,制定激勵政策,讓群眾唱戲。
截至2010年,全村設施農業面積已達1000畝,建造亭式泵站2座,安裝噴滴灌1000畝,建設蘑菇栽培房20幢,種植面積達15萬平方米,農業基礎設施全部配套完善。全村有近200戶農民從事各種特色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生產。2002年整個園區的銷售收入達600多萬元,實現利潤400萬元,參與農業結構調整,經營特色農業的農民戶均收入達2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