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儀銘的結果 展開

儀銘

台灣男演員

儀銘(1931年-2009年6月2日),本名田致斌,原籍北京市,台灣男演員、電視劇製作人,因在台灣中華電視台(今中華電視公司)1974年八點檔連續劇《包青天》飾演包青天最為華人社會知曉。曾獲2項金鐘獎(中華電視台《包青天》《秋蟬》)、2項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電影《雲深不知處》《歌聲魅影》)。

人物生平


儀銘早年是廣播員出身並參與廣播劇、舞台劇的演出,並得當年崔小萍女士的提攜;之後參與台灣省電影製片廠與台港兩地多家電影公司的電影演出。
台灣電視工業開始后,他先後在台灣電視公司與中華電視台參與演出,並曾至東南亞各地演出與拍攝電影;之後在中華電視台退休。
1974年儀銘飾演《包青天》一角,讓他名利雙收卻也局限了他日後的發展,也許是入戲太深與刻板印象的影響,以致於日後他對角色與劇本的選擇極為保守謹慎,廣告邀約也不輕易接受。他對於戲劇教化社會、影響人心的社會責任功能有一定的堅持,擇善固執也許也是飾演《包青天》對他的影響。
1985年,儀銘退休后曾短期從商。之後依靠退輔會就養金每個月新台幣1萬多元補助生活。1992年,儀銘因老友邀請,參演中國電視公司八點檔連續劇《黃土地外的天空》,之後沒再拍戲。2005年,金鐘獎主辦單位曾力邀儀銘出席頒獎典禮,但當時他就因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所以婉拒,如今觀眾已無法再見他容顏。
儀銘曾言:演戲是他一生的最愛。他是成功的演員,但下戲后的平凡人生卻有遺憾,這也是一種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哀。儀銘與其遺孀胡甄玲女士婚外情時,已與元配育有一女且當時已懷第二胎,其元配知情后長年受盡心靈折磨與痛苦,忍辱負重照顧孩子與辛苦維繫家庭,以致晚年身體健康不佳。儀銘40多年的外遇期間曾與元配討論過離婚,但也許面對良心的譴責和難以向女兒坦白父親隱瞞多年的外遇事實,最後都不了了之。
他因與元配感情不睦而家庭關係起波瀾,與家人的互動也漸行漸遠,之後便與家人長年處於分居兩地狀態。直到2008年病重住院,多次發生病危,許多相關手續必須由家屬配偶辦理,才與元配正式辦理離婚,而與當時同居中的胡甄玲女士登記結婚。
2009年6月2日16時,儀銘因糖尿病併發器官衰竭病逝於長庚醫院林口院區,享壽78歲。

個人作品


電視劇

台灣電視公司
作品名稱上映時間
藍與黑(1964年)
《古道斜陽》(1969年)
《向日葵》(1971年)
《蔣桂琴的故事》(1972年)
中華電視台
作品名稱飾演角色播映期間總集數
《包青天》(1974年4月8日至1974年11月3日)共350集
《寒流》(三台聯播劇,播映期間:1976年1月12日至1979年4月14日)共60集
《紅樓夢》賈政(1978年)
《江南遊記》(1980年1月4日至1980年7月5日)共148集
《吾土吾民》(1981年3月16日至1981年4月18日)共30集
《秋蟬》(1982年7月26日至1982年8月20日)共22集
《煙雨江南》(1983年11月7日至1983年12月16日)共30集
《藍與黑》(1985年10月8日至1985年11月18日)共30集
中國電視公司
作品名稱播映時間總集數
《黃土地外的天空》(1993年2月9日至1993年4月5日)共40集

電影

作品名稱上映時間
《歌聲魅影》(1970年)
《心有千千結》(1973年)
《雲深不知處》(1975年)

獲得榮譽


作品名稱上映時間獎項名稱
電影《歌聲魅影》1970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電影《雲深不知處》1975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電視劇《包青天》1974年金鐘獎最佳男演員
電視劇《秋蟬》1982年金鐘獎最佳男演員

人物評價


70年代前後,台灣流行電視連續劇,儀銘飾演包公的《包公傳》,就是當時蔣介石夫婦最愛欣賞的一部電視劇,除非身體不舒服,否則是每天必看的。
儀銘逝世后,他的老友唐威聽聞此事感嘆:“我好懷念他,他是可敬的長輩。”當年和儀銘合作的唐威回憶:“他很正直很敬業,以前趕拍戲時,古裝頭套一戴49天沒拿下來,最後拿下來皮都掉了,他也沒有抱怨。他很好客很熱情,好像有“特異功能”,跟朋友去碧潭居然會徒手抓魚。”
演藝總工會理事長康凱早期也曾與儀銘合作過。在儀銘辭世后,他代表總工會前往林口長庚醫院弔唁致哀,他說:“他是個很剛直、正義的人,對晚輩很照顧,但對私生活比較低調。”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

參演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