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陶布依族苗族鄉
黔陶布依族苗族鄉
黔陶布依族苗族鄉 位於花溪區東南部,東西寬11公里,南北長12.6公里,地理坐標為106°43’—106°50’,北緯26°17’—26°24’,地勢東高西低,山巒重疊,起伏較大,東面、東北面為山地,中部、西部和西北部為綏丘陵地,南部為河流沖積地。東與龍里縣民主鄉為鄰;南與高坡鄉和惠水縣大壩鄉接壤;西與青岩鎮相連;北與孟關鄉、龍里縣水場鄉毗鄰。土地總面積為74.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8466.3畝,其中田5630.55畝,旱地2835.75畝,林地面積為76115畝,森林覆蓋率為達49.33%,草地面積為25049畝。境內有居民9184人,其中:農業人口8353人,非農業人口831人,少數民族為4099人,佔總人口44.6%。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208元。
黔陶鄉域原屬明朝白納長官司所轄,明天啟四年(1624年),屬白納長官司副司所轄,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載撤白納長官司,隸屬貴陽府直轄,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黔陶鎮,隸屬貴陽縣第五區,民國二十一年(1942年)黔陶鎮改為黔陶鄉,解放初期,貴築縣設立四區,黔陶鄉隸屬青岩區所轄,1961年7月新建黔陶公社,1966年2月合併為聯社,屬青岩聯社所轄,1967年2月恢復鎮、公社建制,1984年3月改為鄉建制,1985年9月建立民族鄉。
全鄉地勢東高西低,山巒起伏較大,最高海拔為1655.9米,最低海拔為1030米,平均海拔為1343米。東面和東北面為山地,西面和西北面為緩丘陵地,中部和南部為河流沖積地。耕地總面積為564.42公頃,林地面積為3067.2公頃,其中灌木林228.4公頃。境內有2條河流穿過,一條是馬場河,流經馬場、趙司、騎龍三村,流程為3公里,另一條是黔陶老榜河,流過黔陶村,流程為6公里,另有8條小溪分佈於除谷灑外的各村。
黔陶鄉地處蒙江水系,珠江流域,有馬場河馬場河6公里和老榜河3公里穿越而過,鄉交通便利,有青甲線、冷黔線、豬騎線柏油公路17公里,實現村村通公路,村級公路為35.5公里,電力能源充足,有馬場變電站和趙司變電站,可供電力為6300千瓦和110萬千瓦,礦產資源豐富,有硅礦、硅砂、煤、陶土、大理石等,森林茂盛,土地肥沃。平均海拔為1350米,海拔最高為1655.9米,最低1030米。
黔陶鄉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季風氣候明顯,垂直差異較大。無霜期在26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4.9℃,七月份最高氣溫33.6℃,一月份最低氣溫—3℃,屬亞熱帶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有效積溫在4500℃以上。全年無霜期在260天以上,全年日照在1274小時以上。以南、北風向偏多,其中夏季風向為南風、偏南風,以南風為主;冬季風向為北風、偏北風,以北風為主。
全鄉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農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中的香細菜為主。該鄉在2002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5699萬元,第一產業產值為1755萬元,第二產業產值為5689萬元,第三產業產值為8256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80.4萬元,總支出為241.4萬元。
境內有初級中學1所,教職工37人,學生481人,公民辦小學7所,教職工89人,學生98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5%,幼兒園1所,教師3人,學生50人;設有衛生院1所,職工7人,村衛生室7個,衛生人員7人,糧站1個,信用社1個,精神文明活動中心1棟。村村建有籃球場、電視閉路小系統或與貴陽有線電視併網,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五個村開通程式控制電話,裝機130門,已飲用自來水的村民小組有23個。
整個鄉村容寨貌大改觀,90%的村寨建有水泥主幹道,新樓房逐步代替舊房屋,集鎮內飲食店、零售店大街小巷均有。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已形成老榜河、桐埜書屋為中心的四點一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