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失弛緩症
賁門失弛緩症
賁門失弛緩症是一種食管運動功能障礙性疾病。多見於20~50歲人群,女性患者稍多。病因不明。典型癥狀:咽下困難、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及誤吸、咳嗽等。可採取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本病可引起患者營養不良、貧血等,還可累及肺,影響呼吸、發聲等。重症者可發生惡變,危及生命,併發食管癌、消化系統病變、食管黏膜病變等。積極治療一般預后較好。
● 消化內科或內科
● 賁門失弛緩症的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認為,本病屬神經原性疾病。
● 肌叢神經節細胞的退變,導致食管壁蠕動和張力減弱,食管末端括約肌不能鬆弛,食物滯留於食管腔內,逐漸導致食管擴張、伸長和屈曲。
● 本病最常見且最早出現的癥狀是無痛性下咽困難,隨後會出現疼痛、食管反流、出血和貧血、乾咳等表現。
● 下咽困難:表現為餐後有飽脹感覺,常因情緒波動、發怒,進食過冷辛辣食物刺激引起,病初時有時無,後期轉為持續性。
● 疼痛:發生部位多在胸骨后及中上腹,可為悶痛、灼痛、針刺痛,隨著食管的進一步擴張,疼痛反而逐漸減輕。
● 食物反流:隨著咽下困難的加重,食管進一步擴張,食物在食管內瀦留數小時或數日,在體位改變時反流出來。
● 體重減輕:與咽下困難影響食物的攝取有關,可出現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等表現。
● 出血和貧血:偶有由食管炎所致的出血。
● 在後期病例,極度擴張的食管可壓迫胸腔內器官而產生乾咳、氣急、發紺和聲音嘶啞等。
● 賁門失弛緩症除了典型癥狀外還要結合食管X線鋇餐造影、食管動力學檢測、胃鏡檢查等確診。
● 食管X線鋇餐造影
● ● 可了解食管內具體的病變,觀察食管蠕動情況,還可根據級別診斷病情的嚴重程度。
● 食管動力學檢測
● ● 可了解食管內的蠕動情況,對診斷有重要的意義。
● 內鏡檢查
● ● 可排除器質性狹窄或腫瘤。
● 醫生診斷賁門失弛緩症,主要依據病史、臨床表現、食管X線鋇餐造影、食管動力學檢測、內鏡檢查等作出診斷。
● 臨床表現:間歇性食物停滯、受阻感,吞咽困難。部分患者進液體食物比固體食物困難,有食物反流,一般為剛咽下的食物。可有胸部鈍痛及夜間食物反流所致呼吸道癥狀。
● 食管X線鋇餐造影:可見食管擴張,食管蠕動減弱,食管末端狹窄呈鳥嘴狀,狹窄部黏膜光滑,是賁門失遲緩症患者的典型表現。
● 內鏡檢查:食管內有食物殘留,多呈半流質狀態覆蓋管壁;食管體部見擴張,並有不同程度扭曲變形;管壁可呈節段性收縮環,似憩室膨出。
● 本病要與食管神經官能症、食管癌、賁門癌、繼發性賁門失弛緩症相鑒別。
● 如果出現咽下困難、胸痛等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
● 醫生通過檢查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可酌情採用保守治療、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手術治療和其他療法。
● 服用鎮靜解痙葯、硝酸甘油片、鈣抗拮劑硝苯吡啶等緩解癥狀。
● 中、重度及傳統內鏡下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應行手術治療。賁門肌層切開術仍是目前最常用的術式。
● 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特別快,療效可靠。
● 內鏡下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治療、鏡下注射A型肉毒桿菌毒素以及內鏡下微波切開及硬化劑注射治療等。
● 賁門失弛緩症引起的疼痛和出血等癥狀,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賁門失弛緩症可引起營養不良、貧血、吸入性呼吸道感染、食管炎、潰瘍等,還可併發消化系統病變、食管黏膜病變等。重症者可發生惡變,引起食管癌,危及生命。
● 賁門失弛緩症早期對症治療后多數預后較好。
● 少食多餐、飲食細嚼,避免過冷過熱和刺激性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