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癱

高位截癱

高位截癱是指病變發生在脊髓較高水平位上,一般將第二胸髓節段以上的脊髓病變引起的截癱稱為高位截癱。截癱患者多數在正常勞動、意外事件,如車禍、工傷、自然災害中突然受傷。高位截癱的患者可以出現雙側肢體失去知覺,伴隨有不能活動、大小便失禁等情況。高位截癱的治療包括對因治療、藥物治療和心理指導。高位截癱一般都會出現四肢癱瘓,預后多不良。截癱後肢體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喪失,身體出現了自己不能或者無法控制的局面,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就診科室


● 神經外科

病因


外傷型

● 多由脊椎外傷、骨折和脊髓損傷而成。脊柱骨折或骨折脫位傷及脊髓或馬尾神經,這是外傷導致的高位截癱,可見於頸部開放性損傷。此外,椎管內腫瘤所致的高位截癱,一般多見於椎體血管瘤、椎體巨細胞瘤。

脊髓病變

● 脊髓壓迫型:骨質壓迫所致有骨質增生,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手術致傷等。
● 脊髓變性型:包括脊髓軟化、空洞、萎縮多由炎症及壓迫型轉化所致。

先天性疾病

● 先天或早發性疾病同樣是導致高位截癱的原因之一。由於先天發育異常,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呈現脊髓的損害。或在外傷的誘發下而發生的急性脊髓損傷,最終導致截癱的發生。如腦癱、遺傳性痙攣性截癱、小兒遺傳性痙攣性截癱等。

癥狀


● 脊柱(頸椎、胸椎、腰椎) 的外傷或疼痛后,雙側肢體失去知覺,伴隨有不能活動、大小便失禁等情況。

檢查


● 診斷高位截癱,主要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和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

體格檢查

● 包括淺反射、深反射。

輔助檢查

● 需要做脊柱的X線、CT、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尋找原因。
● 如果沒有外傷,還需要查血沉、C-反應蛋白和結核抗體、腫瘤標誌物。
● 抽腦脊液做常規和生化檢查也是一些特殊病例所需要的。

診斷


● 醫生診斷高位截癱,主要依據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
● 有脊柱椎體的骨折脫位或者疼痛病史
● 表現為雙側上下肢或者雙側下肢的感覺喪失、運動障礙、大小便失禁。
● 結合脊髓受壓的影像學表現。

鑒別診斷


● 高位截癱需要與椎間盤突出、偏癱等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治療


● 截癱的治療分早期和後期。
● 早期是指剛發病的時候,需要去除脊髓的壓迫的因素,如骨折就需要擴大椎管減壓、脫位就需要複位、結核或腫瘤的壓迫就需要減壓等,同時有選擇性地使用糖皮質激素衝擊療法和神經營養藥物。
● 後期為康復期,除了心理指導外,用藥物等手段進行臨床康復,預防各種合併症的發生。通過物理治療,主要是改善全身各個關節活動能力和增強殘存肌力,平衡協調動作、體位交換及轉移動作,以改善生活能力。

危害


● 截癱的危害具體來說,是身體上和心理上的。
● 從身體上看,首先,截癱後肢體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喪失,身體出現了自己不能或者無法控制的局面,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其次,截癱常導致泌尿系感染、褥瘡等各種併發症;再次,高位截癱還易引起肺部感染等,甚至威脅生命;最後,由於長期不能活動,也會導致骨質疏鬆。
● 從心理上看,截癱病人創傷后的心理變化表現為抑鬱、憤怒、內疚,長時間過著與正常人不一樣的生活,會產生悲觀、厭世等情緒。

預后


● 截癱能不能恢復,什麼時候恢復,能恢復到什麼程度,目前都是無法預測的。
● 高位截癱一般預后不良。

預防


● 正確的搬運,一部分截癱是由於不正確的搬運方式引起。
● 注意勞動保護,安全生產很重要。
● 避免車禍,防止交通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