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扭傷

踝扭傷

踝扭傷是急診科常見的損傷之一,約佔踝關節所有損傷的85%。踝扭傷多在運動時產生,也可由行走不當、外力作用、韌帶鬆弛等導致。踝扭傷根據查體情況分為Ⅰ型、Ⅱ型和Ⅲ型。踝扭傷后可出現疼痛、腫脹、皮下淤斑等癥狀,活動踝關節疼痛加重。踝扭傷可以採用“RICE”方式進行治療:R-resting(休息);I-ice(冰敷);C-compression(加壓);E-elevation(抬高)。踝扭傷常合併或併發腓骨肌腱炎(腓骨肌腱的感染,位於后外踝),以及第5跖骨基底骨折等。準確判斷踝扭傷的程度,並進行早期、恰當的治療可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骨科

病因


● 踝關節是一個鉸鏈關節,是單位面積上承受壓力最大的關節,易發生扭傷。踝扭傷多在運動時產生,也可由行走不當、外力作用、韌帶鬆弛等導致。

癥狀


● 踝扭傷患者常出現疼痛、腫脹、皮下淤斑等癥狀,活動踝關節疼痛加重。
● Ⅰ型扭傷在損傷區周圍有輕度水腫,並存在壓痛和活動受限。
● Ⅱ型扭傷在損傷區周圍存在嚴重的水腫,負重常常伴隨著疼痛,伴主動活動困難。
● Ⅲ型扭傷除Ⅱ型扭傷表現外,負重時存在不同程度表現,從負重困難到無法負重。

檢查


● 診斷踝扭傷,主要依據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
● 體格檢查
● ● 檢查的目的是了解損傷的部位和範圍和功能情況,可初步判斷病情。
● 影像學檢查
● ● X線檢查是為了排除骨折,MRI和CT檢查可評估韌帶結構和軟組織撕裂的範圍。

診斷


● 醫生診斷踝扭傷,主要依據病史、典型癥狀和影像學檢查。
● 有踝部扭傷史。
● 踝部扭傷后出現疼痛、腫脹、皮下淤斑等癥狀,活動踝關節疼痛加重。
● 傷處有局限性壓痛點,踝關節跖屈位加壓,使足內翻或外翻時疼痛加重。
● X線檢查可見有踝關節半脫位表現,或伴有骨折。
● MRI和CT檢查可評估韌帶結構和軟組織撕裂的範圍。

鑒別診斷


● 踝扭傷需與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完全斷裂及第五距骨基底部撕脫骨折等疾病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踝扭傷的治療原則主要是以“RICE”方式進行保守治療。
● R-resting(休息),減少關節的負重。採用步行輔助裝置,如雙拐、前方帶輪的助行器,甚至輪椅。
● I-ice(冰敷),在損傷發生后應當立即進行,在前48小時,間隔20分鐘反覆冰敷,每次持續約20分鐘。
● C-compression(加壓),採用彈力繃帶、氧化鋅石膏繃帶、彈力襪或支具減少腫脹。
● E-elevation(抬高),推薦患者在傷后24小時將患肢抬起,高過心臟。
● 推薦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葯,對不存在禁忌證的患者能夠減少疼痛和炎症。

危害


● 踝扭傷影響患者的行走和運動。
● 踝扭傷可合併或併發腓骨肌腱炎(腓骨肌腱的感染,位於后外踝),以及第5跖骨基底骨折等。

預后


● 準確判斷踝扭傷的程度,並進行早期、恰當的治療可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預防


● 踝扭傷主要是由外傷導致,故注意生產、生活安全是預防的關鍵。
● 運動要適度,防止摔倒。
● 避免暴力行為的發生。
● 注意自身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