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紫蛙

隸屬於一個未知蛙科

紫蛙全身紫色,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4米深的地下度過,是2003年才在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脈西部被科學家發現。根據科學家分析,這隻蛙屬於生活在遠古恐龍時期的一種特殊蛙類的分支種類。紫蛙之所以2003年才被人發現,是因為它們生活於地下,只會在雨季的時候現身兩周,其它時間一直過著隱身的生活。經DNA分析表明,這種蛙不僅是早先未曾發現的蛙類,而且還隸屬於一個未知蛙科。

物種簡介


紫蛙最顯著的特徵是其尖尖的口鼻部,它屬於一個僅存於塞席爾群島的蛙類。塞席爾群島大約在一億年前同印度分離。物種歷經數百萬年進化,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也許,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縱然人類滅亡了,這些活化石仍會存在下去。
經DNA分析表明,這種蛙不僅是早先未曾發現的蛙類,而且還隸屬於一個未知蛙科。目前,人們發現世界上有4800種蛙類,隸屬29個蛙科。科學家將其命名為“Nasikabatrachussahyadrensis”。
印度紫蛙
印度紫蛙

形態特徵


呈亮紫色,嘴與豬十分相似,看起來像一個飽滿的李子。

發現始末


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16日(北京時間10月17日)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脈西部被科學家發現。對於科學家來說,高止山脈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經DNA分析表明,這種蛙不僅是早先未曾發現的蛙類,而且還隸屬於一個未知蛙科。它最近的親緣關係是生活在印度洋塞席爾的“sooglossids”蛙。這兩種蛙類都是白堊紀時期一種特殊蛙類的分支。這種奇怪蛙類的發現者是弗蘭克-博斯蘇懷特(FrankyBossuyt)和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SDBiju,此項發現刊登在《自然》雜誌上。他們在雜誌中指出,“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發現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恐龍時代的蛙科可能有許多分支種類,目前我們僅發現在塞席爾的四個種類,以及新近在印度發現的一個種類。”

棲息環境


於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10月16日(北京時間10月17日)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脈西部被科學家發現。對於科學家來說,高止山脈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