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圪廊
瓮圪廊
峭壁千丈,長1.5千米,寬僅丈許,是一條呈“S”形的天然山廊。這裡兩山對峙,峭壁如削,湍流飛瀑,線天日遠,蜿蜒一華里峽谷險道,抬頭仰視,千仞絕壁,並立欲合,只見一線藍天,氣勢雄勝,奇絕海內。站在弔橋,仰視頭頂,千丈峭壁,高聳入雲,俯瞰身下,百尺深澗,碧水翻旋。
目錄
“瓮圪廊”是從東面進山的唯一通道,也是黃崖洞的主要景緻之一。瓮圪廊口新建的高大壯美的牌坊大門上,有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黃崖洞”三個金色大字。瓮圪廓兩峰合圍。峭壁千丈,長1.5千米,寬僅丈許,是一條呈“S”形的天然山廊。這裡兩山對峙,峭壁如削,湍流飛瀑,線天日遠,蜿蜒一華里峽谷險道,抬頭仰視,千仞絕壁,並立欲合,只見一線藍天,氣勢雄勝,奇絕海內。從廊口蜿蜒前行500餘米,忽聞水聲嘩然,如驟雨襲來,滾雷回壁,一線飛瀑銀練直瀉而下,拋珠帶霧散入一汪幽綠深潭,大僅丈許,深不可測,故名無底瓮,瓮圪廊也由此得名。一架依山開鑿的石梯,從北面的險壁上伸出來,傾斜而上,石梯高達120餘級台階,分上下兩段,中有弔橋相接,若將弔橋提起,人便無法通過。站在弔橋,仰視頭頂,千丈峭壁,高聳入雲,俯瞰身下,百尺深澗,碧水翻旋。當年,17歲的八路軍戰士崔振芳就在此憑藉天險,一人打退日寇數十次進攻,最後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