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噤

口噤

病症名。指牙關緊閉,口不能開的癥狀。

解讀


1、見於外感風寒之痙病。見《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多因風寒之邪,凝滯氣血,痹阻經絡所致。
2、見於中風病。多因肝風內動、氣血瘀滯、筋脈閉阻所致。《張氏醫通》卷1:“口噤不能開,肝風乘胃故也。……風邪乘虛入其筋則攣,故令口眼斜,牙關急而口噤也”。“痰迷心竅,昏憒,口噤不能言,滌痰湯。”

中醫應用


一、病因病機

1、風寒表證
感受風寒濕邪,侵入三陽經絡,引起筋急口噤。
2、里熱壅盛
風寒入里化熱或溫熱入里,壅盛於氣分或引動肝風,引起口噤。
3、陰虧血虛
熱邪耗傷陰津,或汗下傷陰,邪勢雖退,而陰血亦虛;或雜病因失血、產後,陰虛血少,筋脈失養,故拘急為噤。
4、寒邪直中
感受寒邪,寒邪入里,損傷脈絡。
5、氣鬱痰壅
多見於雜病,因痰氣鬱結,閉塞清竅或挾風竄於經絡所致。一般多因情緒激動或憂思惱怒而發。
6、外傷風毒
多因金瘡跌仆,損傷皮肉,或瘡瘍潰后,為風毒之邪外乘,致陽明絡脈拘急而發口噤。

二、分型論治

1、風寒表證
臨床表現:發熱惡寒頭痛,口噤不開,項背強急,無汗或有汗,舌苔白,脈浮緊或浮數。
治法:宣散外邪。
方葯:葛根湯加減。
2、里熱壅盛
臨床表現:口噤項強,角弓反張,四肢攣急,發熱或壯熱,面紅目赤,口唇乾焦,二便秘澀,舌紅苔黃而燥,脈弦數或沉數有力。
治法:清瀉里熱。
方葯:里熱盛於陽明氣分,或結於胃腸致腑實者,宜清熱瀉火攻下,用白虎湯或大承氣湯加減;熱毒燔灼氣血或壅盛於咽喉,可清熱解毒、涼血瀉火,用清溫敗毒飲加減;肝經熱盛動風者,多有抽搐反張之症,擬清肝瀉火熄風,用龍膽瀉肝湯或羚角鉤藤湯加減。若神志昏迷者,當清心開竅,用安宮牛黃丸。
3、陰虧血虛
臨床表現:頭昏眼花,口噤咬牙,四肢抽搐,或拘攣僵仆,心煩不寧,或有發熱,形瘦,舌紅無苔,脈沉細而數。
治法:滋陰養血熄風。
方葯:大定風珠加減。
4、寒邪直中
臨床表現:口噤不語,四肢戰慄,身形拘謹,手足厥冷,腹痛下利,面色青紫,舌暗苔白,脈沉弦而澀。
治法:溫中祛寒。
方葯:四逆湯或大順散加減。
5、氣鬱痰壅
臨床表現:口噤牙緊,或兼暈厥,四肢抽搐,或全身僵直,喉中痰壅,呼吸喘促,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弦或弦滑。
治法:理氣開竅豁痰。
方葯:木香調氣散或導痰湯加減。若神志不清者,先服蘇合香丸以開竅醒神,再調氣化痰治本。
6、外傷風毒
臨床表現:牙關微緊,口噤項強,四肢抽搐,呈苦笑面容,或角弓反張,或兼寒熱,苔白膩,脈弦。
治法:鎮痙祛風。
方葯:玉真散合五虎追風散加減。

三、其他療法

口為陽明經絡環繞,如風寒襲入,則筋脈攣急、牙關緊閉而口噤,治宜通關開噤,用通關散加麝香少許,吹入鼻孔中取嚏,並以烏梅搽牙齦以開噤;若風熱內煽,則痰涎滯膈、筋脈燥疾而口噤,治宜緩急開噤,針人中、頰車、合谷以緩筋脈攣急,並以烏梅搽牙齦以開噤,內服滌痰湯以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