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張村

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下轄村

船張村位於崇皇鄉政府東南,涇渭交匯處,下轄四個自然村,11村民小組,土地面積3164畝,其中耕地面積2980畝,人口2350人。人口情況:船張村下轄勞動力1346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1100人,高中以上勞動力246人。

簡介


十六屆五中全會以來,船張村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二十字”要求,認真發展生產,紮實推進村民思想道德建設,實行民主管理,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力爭將我村建設成為一個文明、進步、安全、生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船張村
船張村

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船張村經濟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2007年人均收入4838.3元。
農業方面
①以糧食作物為主,積極引導群眾科學種田,增加農民收入。②大力發展種植業、畜牧業。其中種植酥梨1000畝,鮮桃100畝,蓮藕600畝,建大型養殖廠5個,養殖奶牛20頭,生豬500多頭。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日光溫室大棚50餘棟,發展露地菜860畝。
第三產業方面依託渭河灘砂石和豐富的土質資源,發展建設砂石站2個,建材廠1個,預製廠2個,促進和加大運輸業的發展,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同時,另一方面依託經濟開發區,解決本村剩餘勞動力。

社會


船張村交通基礎較好,鄉村公路、村組連接路、各組街道全部硬化,全長13.9公里,縣鄉106腸路公交車直達。全村的灌溉達到渠、井雙灌標準,計劃生育符合率、義務教育入學率、人、畜飲水使用率全部達到百分之百,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合作連鎖店、農村甲級衛生室、小學託兒所等基本健全。
同時,安裝路燈300盞,新修公廁11座,垃圾台22個,目前,健身廣場已建設完畢,並配備了齊全的健身設備,佔地16.8畝的黨員之家正在建設之中。

旅遊


河流景觀

涇渭分明
“涇渭分明”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水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縣船張村相匯。"涇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涇渭兩河交匯處。說的是是在涇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認為是涇水濁而渭水清的。這據考證,唐代詩人杜甫的《秋雨嘆》中:"濁涇清渭何當分",大概是這則成語的雛形了。那麼,現在還能不能在兩河交匯處見到清水濁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觀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當我們來到二河匯合的地方,看到的卻是渭水濁於涇水。許多專家親赴實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涇清渭濁的現象。《現代漢語詞典》因此將這一成語解釋為:"涇河水清,渭河水混,涇河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有人還就此撰文,認為是古人搞錯了,應該是涇清而渭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古人錯了嗎?實際上,從流經的地域來看,渭水自甘肅烏鼠山流經陝西入黃,流涇的是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涇水全程流經的是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就河水含沙量而言,應該是涇水大於渭水的。據統計,目前涇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輸送3.04億噸泥沙,平均含沙量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納入涇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輸送泥沙1.78億噸,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從數字上看,還是涇濁渭清,尤其在枯水季節。但到了現代,由於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區人類活動的原因,環境破壞嚴重,水土流失也同樣為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渭河流經地區土壤所含礦物成份的原因,當渭河含泥沙量達到每立方米10公斤時,水色便呈赤黃色了。從表面上看,涇渭分明的自然景觀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於涇水了。並不是古人搞錯了,這是後人人為對環境發生的影響,不能不引起重視。因為這一成語的緣故,每年來涇渭會合處看"涇渭分明"的人不少。現在,當地人已經準備開發這一旅遊資源,利用遊艇,載送遊人到"涇渭分明"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