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泊橋

位於青島市台東區的橋

海泊橋位於台東區威海路北端跨海泊河處,與人民路、鞍山路、台柳路相銜接。有南北兩座跨河橋,兩橋相距150米,均稱海泊橋,南橋建於德國侵佔時期,北橋建於日本第一次侵佔時期。

歷史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海泊橋是青島市城鄉分界線,橋北是荒郊,橋南則進入東鎮市區。那時的海泊橋橋面寬約3米,長約10米,完全是木質結構。橋墩是由直徑約30多厘米的粗圓木 4根一組合併而成,共8組;橋面由厚木板鋪設,木板上面則是一層厚厚壓緊的粘土,久經日晒踩壓已經成為堅硬的路面;橋欄桿是由直徑約15厘米的圓木單根架成。日偽時期,海泊橋旁專設入城檢查站,老百姓俗稱“卡子門”。平日有站崗者,橋旁放有三角架式鐵蒺藜,可以隨時攔在橋北頭阻擋馬車行人。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海泊橋周圍人氣升旺,春季有許多人站在橋南的土坡上放風箏,橋下溪流潺潺更是兒童們的樂園。但此時的海泊橋已年久失修,破敗不堪,橋面有多處已露出裂縫的木板。由於交通運輸和城鄉交流的不斷發展,舊式海泊橋難以承受壓力,終於得以改建。改建后的海泊橋則是鋼筋水泥結構並加寬加長,成為青島市南北交通的要道。新舊海泊橋的顯著差異讓周圍老百姓讚揚了好一陣子。
隨著青島市區的迅猛發展,第一次改建后的海泊橋在經歷了 40年之後,已經顯得十分狹窄並成為瓶頸而影響交通,尤其在上下班時間,眾多汽車常被擁堵在橋的兩端。所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又一次對海泊橋進行擴建重修,於是才有了今天這寬敞的新海泊橋。

具體參數


南橋為海泊河主流橋,共6孔,凈跨7米,橋長48米,寬9米,高2.85米;北橋為支流橋, 3孔,斜跨7米,凈跨6.72米,橋中心線與河中心線斜交成73°30′角,斜長24.6米, 寬9.40米,高2.85米。
兩橋下部結構均為方型混凝土墩台,工型鋼筋混凝土梁,弧型鋼板上面澆注混凝土而成。此後,數十年失修失養,墩台鋼筋裸露,上部鐵欄鏽蝕嚴重,原橋底未加鋪砌,已被水沖刷成溝。
1954年,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青島市投資8450元對該橋進行了維修。由於威海路是市內通往郊區的交通樞紐,又是聯繫四方、台東區的主要幹道,車流量增加很快。
至1967年,日車流量達2000輛次,加之人車混行,橋上擁擠不堪,原橋寬度已遠遠不能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
1968年,青島市對該橋進行展寬。南橋每側展寬6米,將原來6孔改為5孔。其中, 一孔跨徑為3.2米,另外4孔跨徑均為7米。展寬後橋身略有縮短,橋長為35.8米,寬21米。其中,車行道寬15米,兩側人行道各3米。新建面積451平方米。北橋因上游部分雨水改道, 3孔改為1孔,跨徑6.72米,展寬後橋長8米,寬21米。其中,車行道寬15米,兩側人行道各寬3米。兩橋上部結構為工型和T型梁微彎鋼板整體組合結構(即車行道下部為工型梁、人行道下部為T型梁),下部採用石砌墩台。設計荷載為汽—13,拖—60,人群荷載為每平方米350公斤。橋孔排洪量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工
程於1968年3月動工,8月竣工,工程決算13.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