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洪水

由積雪融化形成的洪水

融雪洪水(snowmeltflood)由積雪融化形成的洪水,簡稱雪洪,融雪洪水在春、夏兩季常發生在中高緯地區和高山地區。影響雪洪大小和過程的主要因素是:積雪的面積、雪深、雪密度、持水能力和雪面凍深,融雪的熱量(其中一大半為太陽輻射熱)積雪場的地形、地貌、方位、氣候和土地使用情況,這些因素彼此之間有交叉影響

融雪洪水是漫長的冬季積雪或冰川在春夏季節隨著氣溫升高融化而形成的。主要分佈在高緯度地區或是海拔較高的山區。若前一年冬季降雪較多,而春夏季節升溫迅速,大面積積雪的融化便會形成較大洪水。融雪洪水一般發生在4-5月。在我國融雪洪水主要分佈於東北和西北的高緯度地區。

內容簡介


一定積雪場雪洪大小的主要因素
融雪洪水拼音:róng xuěhóng shuǐ
就一定積雪場而言,關鍵因素是融雪率和雪深。一般融雪率小於降雨強度,而融雪歷時大於降雨歷時,同時雪蓋對融水有滯蓄作用,因此洪水總量與雨洪洪水總量相等的雪洪,其洪峰流量較雨洪洪峰流量低,而洪水歷時較雨洪洪水歷時長‘雪洪過程線,由逐日融雪徑流過程線迭加而成。

分類


因此有明顯的日變化而呈鋸齒狀雪洪可分為兩大類:
①積雪融水洪水
在一些中高緯地區和高山地區,如中國東北、西北地區和蘇聯、北歐、北美北部南美西南部等地區,冬季漫長而嚴寒,積雪較深,來年春、夏季氣溫升高超過零攝氏度,積雪融化形成雪洪它有平原型和山區型。有些高山(如天山、喜馬拉雅山等,地區,當夏季氣溫較高且持續時間較長時,永久積雪和冰川也發生融化形成夏汛,它與冬季積雪融水洪水相比,漲落較緩,洪水總量則受控於消融範圍有些地區,如帕米爾和昆崙山北坡,還有永久積雪和冰川融水與夏季降雪融水的混合洪水。
②積雪融水與降雨混合洪水
融雪同時降雨所形成的洪水,情況比較複雜如果降雨情況相同,若積雪場較干、微凍則部分雨水將滯留在冰粒間和凍結在雪蓋內,加之冰層促使雨水側滲構成棲留水體,而雪蓋內和雪蓋下面又缺滲徑、溝槽,於是融水和雨水匯流較漫,洪峰流量較低而洪水歷時較長。若積雪場比較暖濕,則匯流較快,洪峰流量較高而洪水歷時較短。如果降雨的強度和熱恰都較大,則降雨除直接增大洪水外,又促使積雪急劇融化並破壞其滯蓄作用,結果形成的洪水可比積雪融水洪水大的多,如1948年哥倫比亞河洪水(見洪水兒寒冷地區的大河,多系自山地流向平原.要流經幾個不同洪水成因的垂直地帶,因此,它們的下遊河段洪水大多是兩種甚至多種洪水疊加的結果;如果洪峰疊加,則可能發生較大或特大洪水。雪洪的年際變化和年內變化一般都較雨洪為小,這是因為流域中的融雪期及融雪範圍內熱量變化一般是小於降雨變化。人類活動的影響:山坡劈為梯田后,地面儲蓄加大,會使洪峰流量減小;地區城市化后,融雪熱量增多而地面儲蓄和下滲率減小,於是洪水總量和洪峰流量都增大。雪洪在中國西北等乾旱地區,可用於灌溉。雪洪的產匯流過程比雨洪複雜,融雪資料的收集更比降雨資料困難得多.因此今後需要深入研究積雪場物理學,並不斷改進雪冰遙感測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