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惠連

高惠連

宋太祖開寶五年(972年)生。高鎰之子。

自幼才學過人,學富識廣,與師友論言語,析理精闢明快,邑人服之。后游庠州郡,領鄉薦。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擢登甲科進士。大中祥符四年(1011)授朝奉郎,任桂州州學教授。後轉奉議郎,授龍陽知縣,頗著政績,遷中書舍人。並以朝奉大夫出任泉州知府。升兵部員外郎,賜緋衣銀魚袋。累官廣南西路諸州水陸計度轉運使,兼本路勸農使、輕車都尉。

人物簡介


宋太祖開寶五年(972年)生。高鎰之子。

人物事迹


天禧二年(1018年),丁母憂守制三年滿,后遷御史大夫,兼參贊轉運使。天聖元年(1023年),父高鎰去世,御賜祭葬。服滿晉京,復任巡撫廣南西路御史大夫,兼參贊機務尚書兵部侍郎,封渤海郡開國侯,賜紫衣金魚袋慶曆元年(1042年),嫡配安氏亡故,乞假扶柩回安平原籍安葬。假滿回朝,奉旨攝掌兵部尚書政務。皇祐四年(1052年),惠連80歲,以年高致仕。惠連從政50多年,政績斐然,累官至兵部尚書,攝掌部政,時舉為“耆舊之英,皓儒之伯”。知泉州時,以州學舊址基址卑下,每逢雨季,常被洪水浸潦,將州學遷往地勢較高的育材坊。熙寧二年(1069年),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在惠連撰寫的墓誌銘中稱:“……泉為多士,或以為興學之所致也,士者德之。……”在任時因私憾擊斷石筍,府志縣誌為此不載其高科第行狀。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十一月,惠連卒於安平家中,葬南安三十六都官橋鎮柑山村虎頭山麓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