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博拉火山

坦博拉火山

坦博拉火山[sup][/sup](Tambora),印度尼西亞語作Gunung Tambora。印度尼西亞松巴哇(Sumbawa)島北岸的休眠火山,原高4100米(13,000尺),1815年猛烈爆發時,山頂被削去大部分,現在高2851米(9,354尺)。此次爆發使居民5萬人喪生,逾35,000戶住房被毀。

地理位置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北部活火山。位於東經118.00°,南緯8.25°,海拔2851米,火山口寬11.2公里。是一座複合型火山。
坦博拉火山
坦博拉火山
1815年的一次大噴發 從4月5日持續到7月中旬,是世界上有歷史記載的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火山爆髮指數(VEI)為7。這次火山爆發,噴入空中的火山灰和碎石估計為170萬噸。當煙霧消散以後,可看到坦博拉火山已“噴掉了山頂”,其高度從4100米減為2850米。火山爆發的巨響在2500千米之外,都能聽到。估計有60000人喪生。有學者考證坦博拉火山1815年大噴發前已沉睡了5000年。

火山爆發


坦博拉火山
坦博拉火山
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邊的松巴哇島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它在1 815年爆發時,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那顆小男孩原子彈爆炸威力的6.2萬倍。
坦博拉火山
坦博拉火山
1815年4月5日,在印尼中部,以松巴哇島為中心,方圓1000多千米範圍內的居民都聽到了一陣驚天動地的轟鳴聲。不久消息傳開,位於松巴哇島上的坦博拉火山爆發了。爆發的火山伴著轟轟的巨響,不斷向高空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氣體,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後3天內將附近480千米範圍內的天空完全遮黑。4月12日中午時分,在距火山幾百千米以外的瓜哇島,天空黑得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坦博拉火山直到7月15日才停止噴射氣體和火山灰。從火山口傾瀉下來的熔岩流,在淹沒了山腳下大片農田后,流入海中,激起衝天水霧。火山爆發時伴隨的地震使海底地殼沉陷,引起了海嘯,巨浪將位於火山旁的坦博拉鎮吞沒了。
這次坦博拉火山大噴發達到了VEI=7,在歷史上是是少有的,噴出150~170立方千米火山灰,能量可能達到了8億噸TNT,火山灰柱高達45公里,屬於超級普林尼式噴發,全球氣溫平均下降0.53度,1816年全年沒有夏天。
坦博拉火山
坦博拉火山
整個爆發過程中,火山上部失去了700億噸山體,形成了一個直徑達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火山噴出的火山灰總共有600億噸之多,堆積厚度由近向遠逐漸變薄,在距火山400千米的地方,火山灰仍有22厘米厚。
坦博拉火山高2851米,自1913年又有一次小規模噴發以來,這個創造了世界紀錄的火山一直在沉睡之中,或許它在為下一次噴發積蓄著力量。

火山灰


坦博拉火山爆發時釋放了大量火山灰,灰隨氣體主要飄向西北面,在坦博拉火山西北面1500公裡外火山灰達到了1厘米厚,1000公裡外火山灰5厘米厚,550公裡外火山灰20厘米厚,300公裡外火山灰25厘米厚,250公裡外火山灰50厘米厚,150公裡外火山灰有1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