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鎮

湖北省襄陽市所轄鎮

牛首鎮地處襄陽西北部緊靠漢江邊。襄渝鐵路,316國道穿鎮而過,自古以來就是水旱碼頭,交通要塞,鎮區總面積164.19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86801人(2017年),規劃區面積3.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6平方公里,現有金牛街、民主街、戲樓馬路、玉皇街、漢江路等五條主要街道,呈“井”字型布局。牛首鎮資源豐富,人傑地靈。是襄陽的重要糧產區之一,1995年獲縣農村綜合實力五強鄉鎮和鄉鎮企業發展5強鄉鎮稱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牛首鎮地處襄陽西北部緊靠漢江邊。東經110°45′-113°43′,北緯31°14′-32°37′,東鄰隨州市,南界荊門市、宜昌市,西連神農架林區、十堰市。

氣候特徵

牛首屬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過渡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適中,雨熱同季等特點,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越的氣候條件,年平均無霜期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區境內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時,年均氣溫15.1℃-16.9℃之間。

行政區劃


轄村委會牛首村、春芳營村、龐營村、黃豐村、花園村、中號村、茶庵村、新集村、袁營村、長壽島村、熊集村、李窪村、李溝村、劉官沖村、堰口村、王坡村、張湖村、汪營村、上堰村、陳李灣村、棗園村、張崗村、李沖村、馬棚村、普陀村、卓營村、九冢村、湯崗村、大李營村、李馬村、熊營村、興隆村、竹條村、劉古崗村、尹胡巷村、張王崗村
社區居委會牛首社區、大李營社區、熊營社區、張營社區、湯崗社區、普陀社區、竹條社區

經濟


宗述

2008年,牛首鎮生產總產值53606萬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25731萬元、19549萬元、832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3%、39.6%、15%。農業總產值中,糧食作物7464萬元,畝平787元;經濟作物8738萬元,漁業654萬元。農產品總產量:糧食56349噸,油料作物3510噸,瓜果5147噸,肉類6710噸,水產品1260噸,禽蛋1220噸。牛首鎮稅收94萬元,農業稅0元。財政收入2373,支出237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比上年增加356元。牛首鎮個體工商經營戶1914戶,經營總額1875萬元,稅金38.8萬元。

農業

牛首鎮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黃豆、芝麻、棉花、花生等農作物。牛首鎮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為重點,狠抓蔬菜基地建設,小城鎮建設,養殖小區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使牛首鎮經濟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現已建成反季節蔬菜基地,即大棚西瓜基地;反季節番茄、黃瓜基地;大面積連片種植常規蔬菜基地;草莓、萄葡基地,蔬菜種植面積已達35000畝,成為襄樊市重要蔬菜生產基地。

商業

中豪國際商貿城
中豪襄陽國際商貿城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項目、襄陽市“兩改兩遷”重點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佔地3000畝的中豪襄陽國際商貿城,擬安置新華市場等內環線以內的轉遷市場:新華市場及周邊、中原市場、華新童裝市場及周邊、星湖箱包市場、前進市場及其周邊、白鶴小商品市場、九隆廣場、丹江路日雜廚具市場、雄風燈飾城、金隆文化用品市場、電子元件批發市場、中原巷市場、襄港鞋帽市場。
隨著“四個襄陽”建設的逐步深入,襄陽城市建設不斷擴大,市場貿易日漸繁榮,現有的服務業市場已遠遠不能適應都市襄陽的建設,如新華市場、白鶴市場、前進市場作為鄂西北及毗鄰地區的中心服裝小商品貿易中心,興建於上世紀90年代,在項目的選址和市場的布局上面均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湖北中豪商業有限公司決定在襄陽市鄧城大道以北征地131.62萬平方米,投資346920.32萬元建設中豪襄陽國際商貿城項目。本項目建設后,可以將服裝小商品等市場分類分區從城區中心地段向城市邊緣聚集,以便騰出城區黃金土地,用於發展商貿服務業,從而提高城區土地利用效率,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促進“都市襄陽”建設快速發展。
竹葉山交易中心
竹葉山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規劃用地2100畝,總投資60億元,建築總面積210萬平方米。作為湖北省重點項目、襄陽市“兩改兩遷”工作政府指定承接市場,襄陽竹葉山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將對接我市現有的蔬菜、水果、水產品、調味品、乾菜、副食、糧油、大宗農產品、種子、化肥、農藥等專業市場的外遷工作。
項目一期市場以蔬菜、水果市場為主,並建設相應的商務中心、企業研發中心、精品博展中心等綜合配套設施。一期建成后,將構建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發展新格局,形成一個新的商業熱區,吸引更多大規模生產、加工企業入駐襄陽。
襄陽竹葉山農產品交易中心由武漢竹葉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襄陽市洪溝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該項目將構建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發展新格局,項目建成后,襄陽西新城牛首將成為區域性物流最為集中的集結點,匯聚農副產品市場、紡織、航空產品、零擔等物流項目,將建設涵蓋“商品博覽、國際貿易、購物中心、會議展覽、倉儲物流、商務辦公、企業服務”等功能,打造商品採購、物流、銷售與服務四位一體的大型專業市場群。截止目前襄陽西現代綜合物流園已有竹葉山、新合作、俊盛三家物流企業動工建設。

教育


牛首鎮中小學名錄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上堰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竹條第一初級中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中號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竹條第二初級中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九冢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第一初級中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九冢村賈馬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第二初級中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興隆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茶庵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劉古崗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袁營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劉官沖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陳李灣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卓營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馬棚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堰口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黃豐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大李營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黃園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尹胡巷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黃庄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龐營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湯崗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張崗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汪營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張湖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熊營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張王崗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熊集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教管會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牛首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新中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王坡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新集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竹條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春芳營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李窪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李沖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李馬村小學
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李溝村小學襄樊市樊城區牛首鎮棗園村小學
牛首還保留有明清時期的戲樓。牛首鎮張湖村曾經出過著名詩人張繼

交通


公共交通

牛首鎮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為公交,途徑和運行的公交線路有:3路(牛首→卧龍橋北)、50路(太平店→卧龍橋北)、51路(:航天小區站→上茶庵一組站)、531(趙莊→火車站)、306(趙莊→牛首)、308(牛首→上堰村委會)。

基層建設

基層建設牛首鎮地處襄陽市西郊,距市中心僅15公里,316國道、漢十複線、襄渝鐵路、漢江穿境而過,漢十、襄荊、許樊、樊魏高速公路網襄樊段出入口設在境內。

旅遊


牛首鎮普陀堰水庫旅遊休閑度假村
牛首鎮
牛首鎮
一、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該項目以牛首鎮境內普陀堰水庫5000畝作基礎,以轄區的山、水、得天獨厚地理區位為依託,風景優美、氣候易人,以發展旅遊、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最佳投資場所,是發展旅遊、休閑、度假投資項目的最佳選擇。現計劃建設15000平方米旅遊、休閑、住宿為一體的高標準度假村,以水面為資源,建造遊玩休閑中心。
二、投資估算及籌資方案該項目預計2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流動資金5000萬元。其中自籌資金5000萬元,需要外方投資1.5億元現金,用於建設開發該地區建設、發展該項目。
三、經濟及社會效益該項目建成后,年可創產值8000萬元,年實現利潤2000萬元,10年可收回全部投資,可帶動本地區的商業、旅遊的發展,促進樊城、牛首的經濟繁榮。

社會


幫扶事業

開展幫扶,服務社區按照《關於在全區開展“黨員服務項目管理”活動的實施方案》和《關於開展區直部門對包報幫扶社區居委會活動的通知》的要求,科技局全體黨員幹部進入所聯繫的社區——回龍寺居委會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社區實際情況,按照“一人一項”的要求,各黨員選准服務項目,並逐人填寫《黨員服務項目管理登記表》,成立以領導班子成員為組長、黨員幹部為成員六個包保幫扶工作小組,科技局黨員服務隊建立活動台帳,針對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立即拿出方案予以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將納入今後的工作規劃儘快解決;本級組織不能解決的,將向上級有關部門及時反映,真正做到事事有迴音。7月21日夜至22日襄樊市遭遇特大暴雨,樊城區科技局黨組一班人立即深入到幫扶點回龍寺居委會,了解居民受災情況,及時送去被子、食用油等近千元的物資居民手中,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為社區居民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10月份走訪了解居委會所轄企業,幫助湖北珠峰凈化設備公司研發的“噴霧乾燥脫硫除塵設備”項目申報了市級攻關計劃,正在待批中。

培育企業

深入企業,加大科技服務力度一是認真做好科技計劃申報與立項工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8月份開始陳芳局長親自帶隊,相關科室分管局長、業務科長一行深入到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和新產品開發及科技項目實施情況,摸清襄樊區現有項目,幫助企業認真做好各類計劃項目的篩選及組織申報工作。共組織企業申報國家、省級各類計劃項目8項,市級計劃28項。同時舉辦高新技術企業培訓班,繼續抓好重點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工作,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力度。
二是提升孵化器服務功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通過網上技術市場、創業中心網、專家委員會等平台為樊城企業服務。舉辦網上企業人才招聘會,共有一百多家企業參加招聘,提供了涉及市場營銷、人力資源、出納會計、文秘等20多類了5000多個就業崗位,網上訪問達到8萬多人次;舉辦了網上重大科技成果信息發布會,從武漢六大高校領域涉及光機電一體化、電子材料、化工、生物、農業等共860項最新實用科技成果通過科技信息網發布,瀏覽人數1萬多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組織湖北老龍洞杜仲開發有限公司參加了“第三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與上海光明集團的成功簽約1.6億元,合作開發“杜仲茶粉生產創新工藝”。做好“2008年華創會”項目對接工作,聚龍山公司就“蔬菜環保安全型保鮮技術”與澳洲水果蔬菜保鮮科技公司進行聯繫洽談,促進了產學研合作。

文化建設

發揮職能,引導村民科技致富一是開展了“文化科技書屋”援建、送科技下鄉等活動。購買農村種養植實用技術、科普知識、醫藥衛生、計劃生育等十多類3000多冊圖書在牛首郭崗村建立科技書屋,切實方便農民,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發揮農村“文化大課堂”的作用,推動樊城農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同時深入到牛首鎮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並在牛首鎮和王寨街道辦事處各舉辦了一場科普報告會,在科技活動周期間,出展板100多塊,宣傳群眾達1000多人,發放宣傳資料5000多份,提供諮詢、解答400人次。二是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及時與包點村牛首鎮袁營村取得了聯繫,了解袁營村特困戶的基本情況,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元月23日下午,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芳同志的帶領局領導班子一行4人,冒著大雪前往幫扶村牛首鎮袁營村走訪慰問了6戶特困戶,深入到特困戶家中逐個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把組織的關心和愛護帶到特困戶家中,並為他們送去了1200元的慰問金。三是切實幫助農民解決問題。因歷史罕見的冰雪天氣,給襄樊區農業特別是蔬菜帶來了慘重的損失。為了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儘快恢復農業生產,充分發揮科技在災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了災后重建計劃,深入開展“送技術、送知識、送服務、送溫暖”活動,為受災農民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指導、培訓諮詢和結對幫扶,組織蔬菜及經濟作物專家到田間地頭,就蔬菜病蟲害防治、大棚加固、小麥施肥、畜禽保暖、果樹防凍等進行了現場指導,並對農民提出的具體問題進行了解答,特別是對大棚種植受災大戶給予重點關注,指導災后重建、恢復生產。四是搞好科技示範村建設。
為了協助劉古崗村搞好科技示範村建設,選派一名中層幹部到任村支部副書記,指導農民依靠科技致富。以電教中心為主陣地,建立了星火課堂,通過科技知識培訓,使廣大黨員、幹部和多數農民掌握蔬菜種植等先進適用技術,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破除迷信,移風易俗,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新型農民。以劉古崗村鑫廣潤蔬菜專業合作社為平台申報了蔬菜科技示範基地市級科技攻關項目,通過基地示範引導、菜農參與促進蔬菜產業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