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七都鎮的結果 展開
-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轄鎮
-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下轄鎮
- 隸屬於安徽石台縣
- 浙江溫州市鹿城區七都鎮
七都鎮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轄鎮
七都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的西南端,古有“吳頭越尾”之稱。南臨滬蘇浙高速公路、318國道,西接蘇震桃一級公路,中有230省道橫貫全鎮,七都鎮已納入臨滬一小時經濟圈,地理座標東徑120°23′,北緯30°57′。
七都鎮總面積86.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82880人(2017年),下轄3個社區,21個行政村。
七都鎮是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2008年初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第二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據明代弘治《吳江縣誌》載,七都系古代行政區域名稱,自宋朝始沿用至今(今七都轄區實是古六都、七都兩地轄區)。
舊六都與七都相毗鄰,明、清以來,行政區域時分時合,多次變動。據明代弘治《吳江志》載,七都轄區在今七都鎮稽五漾(金魚漾)及天到橋港以南地區,其東、南、西與浙江接壤,六都轄區在今廟港鎮五界亭港以西,金魚漾及天到橋港以北地區,西接浙江胡溇,北瀕太湖。
又據光緒《烏程縣誌》載:“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烏程縣(今湖州市)十四區東鄰七都因瀆村、吳溇村”。證實七都在宋時已經建置。
乾隆《震澤縣誌》載,明代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政體改革,縣以下設鄉、鄉以下設都,都以下設圖、里,七都屬震澤鄉轄。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吳江縣析為吳江、震澤兩縣,七都屬震澤縣震澤鄉轄。
宣統二年(1910),吳溇建鎮,長浜、半浜劃歸八都轄,舊六都儒林、葉港兩村建儒林鄉,其餘村與舊七都全部村歸吳溇鎮轄。屬震澤縣。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一月一日,震澤、吳江兩縣合併,仍名吳江縣,設立市、鄉制,吳溇為七都鄉鎮。
民國元年(1912),吳溇撤鎮建鄉,名七都鄉,轄區不變。
民國十八年(1929)8月,吳江縣劃分10個區,原儒林鄉、七都鄉析為大家港鄉、蔣家港鄉、張葉港鄉、隱讀村鄉、沈家灣鄉、菱盪灣鄉、方家橋鄉、橋下鄉、和喈兜鄉等9個鄉。
民國十八年(1929年)八月,調整區劃,吳溇恢復為鎮。原七都轄區析為九個小鄉,屬吳江縣第十區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八月,吳江縣自治,把10個區合併為8個區。吳溇設鎮,歸第五區轄,區公所設在震澤。
民國二十九年(1942年),吳溇鎮改為吳溇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2月,溇讀,善耕、方虹三鄉合併,組建成七都鄉,轄三鄉舊地。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吳江縣鄉鎮撤併,全縣鄉鎮大改組,撤吳溇鄉,建溇讀、善耕、方虹三鄉,轄區有變動。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二月,撤鄉並鄉,又恢復七都鄉,屬震澤區轄。
1949年5月,七都鄉人民政府成立后,沿襲舊制,自北至南,亘綿十五里皆為七都鄉轄區,屬震澤區轄。
1950年2月,改組鄉村政權機構,重新劃分轄區,建立七都鄉、吳溇鄉、方橋鄉、菱盪鄉。七都鄉鄉政府設在隱讀村,吳溇鄉鄉政府設在吳溇,方橋鄉鄉政府設在方家橋,菱盪鄉鄉政府設在菱盪灣。
1956年3月,並區並鄉,吳溇鄉、七都鄉、菱盪鄉、方橋鄉重新並成七都鄉。撤大廟區,將其併入震澤區,七都鄉屬震澤區轄。
1957年8月,撤區並鄉,七都鄉除原轄區外,又從吳溇鄉劃出沈家灣村、行軍村兩個行政村歸七都鄉管轄。
1958年9月,政社合一,建立七都人民公社。大儒鄉也划入七都人民公社。公社駐地在吳溇集鎮。
1983年7月,實行政體改革,人民公社改為經濟聯合委員會,恢復七都鄉建制,鄉政府仍設在吳溇鎮,原光明大隊析為葉港、染店浜兩個行政村;原勝旗大隊析為鈕家兜、雙盪兜兩個行政村;並增設漁業村、捕撈村(本鄉漁民陸上定居的,定名漁業村;1983年12月,吳縣太湖公社火箭大隊划人七都鄉,定名捕撈村)。全鄉共轄28個行政村。
1992年12月8日,撤鄉建鎮,成立七都鎮。全鎮轄勇聯村、雙石港村、蔣家港村、葉港村,染店浜村、李家港村、行軍村、吳溇村、薛埠村、沈家灣村,勤豐村、建勤村、焦田村、丁家灣村、永明村,方家橋村、長村村、橫塘村、長渠港村、雙盪兜村、鈕家兜村、前浜兜村、文義兜村、橋下村、菱盪灣村、邱田村、漁業村、捕撈村等28個行政村及吳溇集鎮。
截至2012年7月七都鎮下轄3個社區,22個行政村。轄3個社區,22個行政村。
名稱 | |
七都社區 | 群幸 |
廟港社區 | 陸港 |
漁村社區 | 爃爛 |
東風 | 盛庄 |
望湖 | 廟港 |
雙塔橋 | 聯強 |
環湖 | 節制閘 |
沈家灣 | 開明 |
隱讀 | 開弦弓 |
豐田 | 光榮 |
長橋 | 豐民 |
東廟橋 | 吳越 |
菱田 | —— |
1999年,七都鎮全鎮有8803戶、人口32224人,平均每戶約4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00人。其中男性16221人,佔總人口的50.34%;女性16003人,佔總人口的49.66%。男性與女性的比為100.36∶100。
七都鎮
截至2012年7月,七都鎮有人口6.1萬人,民族漢族為主。
七都鎮位於江蘇省吳江區西南部,距吳江區政府所在地33.5公里,東與吳江區廟港鎮、八都鎮毗鄰,南與浙江南潯鎮隔河相望,西與浙江漾西鄉接壤,北臨太湖,地理座標東經120°23′,北緯30°57′,七都鎮總面積為49.6平方公里,鎮區面積為4.6平方公里。
七都鎮自北而南,星羅棋布,縱深8.4公里。七都鎮地勢低平,地面高程為吳淞基面3.1~3.7米,自北向南緩緩傾斜,北高南低,相差0.6米。地耐力為每平方米8~12T。七都鎮地區古時為沼澤地,苕溪水夾帶泥沙東流,日積月累,形成沖積平原。1970年因燃料緊缺挖掘烏泥時,發現地下深處(1~3米深度)埋藏著變質的樹樁、樹杈、樹根。
七都鎮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達225天。日照較長,年平均日照為2071.1小時。年平均氣溫15.7℃,年平均降水量1062.5毫米。
七都鎮又是水網地區,水域面積19317.3畝,佔總面積的28.43%。然而河盪阻隔,影響陸路交通。如邱田、倪家墩、黃洋墩等自然村三面圍水,形成內陸半島。七都鎮太湖塘路之北,舊時有大片高亢旱地,寬處約四五里,狹處約一二里。由於成年累月被太湖風浪沖刷侵蝕,旱地面積逐漸向南縮小,寬處僅剩74米,狹處只有4~5米。
七都鎮境內河道縱橫,漾盪眾多,有6條較大的主河流和十數條支流。其中東西走向的,有橫沽塘河、中塘河、北塘河,南北走向的有蔣家港、葉港、吳溇港,縱橫交織,將七都全境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塊陸地。3條東西走向的河流,彙集苕溪之水,經古樓塘港,流入京杭運河。3條南北走向的溇港,均通太湖,水流注入稽五漾,起著調節內河水位的作用。
七都鎮的土壤,大致分為兩類:南部為湖蕩平原,北部為濱湖圩田平原。
七都鎮北部土壤含腐殖質較多,土質疏鬆,水肥容易流失,屬小粉土,俗稱夜潮泥,適宜種植果木、塊根植物。橋下村、文義兜村、前浜兜村一帶,有少量田塊土質較差,屬灰土,含少量鹽鹼。
截至2005年11月樹木類:桑樹、榆樹、柳樹、泡桐樹、水杉,楝樹、香樟樹、椿樹、柏樹、松樹、皂莢樹、鳥臼樹、楊樹、銀杏樹、黃洋樹、檀樹、骨樹,槐樹、刺槐樹、冬青樹。藥草類枸杞、半夏、車前籽、甘草、黃芪、金錢草、女線包草、艾、百合、仙人掌。
截至2005年11月花草類:月月紅、月季花、菊花、向陽花、一串紅、牡丹、桂花、玉蘭花、白蘭花、洛陽花,薔薇花、壽香花、山茶花、玫瑰花、君子蘭、含笑花、牽牛花、雞冠花、鳳仙花、水仙花。玳玳花、臘梅花、茉莉花、珠珠花、盅子花、美人蕉、蝴蝶花、葵花、海棠花、大理菊、芍藥。牛筋草、老鴉藤、千年韭、稗草、鴨舌頭、瞎眼頭、篦箕草、茅草、臭梧桐、紫雲英、。
截至2005年11月水產類:鯿魚、白魚、鯉魚、鱖魚、青魚、鰱魚、鯉魚、鯰魚、黑魚、鱸魚、鰻魚,河蝦、白蝦、龍蝦、甲魚、銀魚、螃蟹、河蚌、蜆子、螺螄、鱔魚、鰟鮍魚、汪丁魚,草魚、斑魚、河豚魚、鯽魚、鱸鱖、䱗鰷魚、玉柱魚、土魚、黃紹魚、梅鱭魚、田螺、泥鰍。
2013年,七都鎮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7億元,工業開票銷售收入265.8億元,文化產業投資5.13億元,是2012年的兩倍,文化產業營業收入4.1億元,6個區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9.8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9%。
2015年,七都鎮地區生產總值9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84億元,工業總產值36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90.7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9469萬美元。到2015年底,銷售收入超億元工業企業達34家。
2011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66.9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增長15.95%;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2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65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35.28%。
2011年,七都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3億元,同比2010年增5.02%,完成農業基礎設施投入2000萬元,建成群幸、東廟橋2個千畝級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區。水稻平均單產612公斤,農業機械化普及率達到92%。
2003年,七都鎮糧食總產1830萬公斤,產繭11564擔,水產品4720噸,蔬菜、瓜果面積達6100畝,新擴展花卉苗木160畝。
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62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4.36%;完成工業開票銷售收入306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3.39%。
2013年,七都鎮工業開票銷售收入265.8億元,同2012年增長10.5%。
201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15.32%,全鎮工業企業平均畝均納稅4.8萬元/畝,比上年的3.4萬元/畝增長41%;百強企業平均畝均納稅8.8萬元/畝,比上年的6.3萬元/畝增長38.4%。
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35.8億元,提高1.03個%,達到39.4%。文化產業營業收入6.95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3.02%。新興產業產值同比2014年增長21.7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2014年增長25.17%。
2011年,服務業完成投入8.27億,同比2010年增長22.09%,完成製造業企業分離現代服務業3家。
2003年,七都鎮有25個高新科技項目(產品),發放獎金39萬元、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項,省高新技術產品5隻,省民營科技企業3家,蘇州市新產品試製計劃項目4隻,吳江市農業科技計劃項目3隻,國家實用新型專利8項,2003年4月,建設部、科技部把七都鎮蘇南水鄉高科技工業生態型小城鎮建設示範列為建設部2003年科學技術項目計劃——科研攻關項目(小城鎮建設科技示範)。項目為國家級項目,在中國只有15家。
清末時期,七都僅有私塾教育。民國元年(1912年)始設初級小學2所,翌年發展到7所鄉立初級小學。1921年吳溇初級小學增設高小部,成為完全小學。民國34年(1945)吳溇小學改名為吳溇中心國民學校。至1948年,境內有鄉立小學16所。1950年七都地區有公立小學19所、私塾7所。1952年9月又設隱讀村中心小學。1958年8月創辦農業初級中學。1968年8月創辦七都初級中學,1970年增設高中部。七都的掃盲教育始於50年代初,經過30餘年的不懈努力,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七都的青壯年非盲率達92.8%。之後,逐步開展業餘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1986年9月成立成人教育中心,該校多渠道、多學科、多層次開展成人教育。
2003年七都中學與蘇州立達中學繼續聯合辦學,開通遠程教育,七都中學是江蘇省示範初中,廟港中心小學成為江蘇省實驗小學,七都中心幼兒園為江蘇省示範幼兒園,七都中心小學成為蘇州市常規管理示範學校,廟港中心幼兒園成為蘇州市示範幼兒園。
2015年,創成蘇州首個省級對台交流基地。“第三屆太湖國學講壇”成功舉辦。南太湖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申報省級示範園區。南太湖文化產業集聚區、國家音樂產業示範園區獲評蘇州市文化產業重點項目。木偶戲(提線木偶)入選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功舉辦3次大型迷笛音樂節,不間斷舉辦數次中小型活動,接待樂迷和遊客約8萬人次,形成音樂產業品牌,帶動了周邊餐飲業、酒店業的發展。。
2003年,舉辦了“第二屆中國廟港太湖螃蟹節”及“湖風藝韻文藝演出”專場;成功舉辦了七都杯江蘇省青少年航海模型競賽活動;積極參加市九運會,並取得優良的成績;對傳統文化洪福木偶崑曲進行了保護和恢復。與此同時,企業文化和社團文化蓬勃開展,亨通集團建立了企業業餘文化團體,社區、中小學、幼兒園建立了相應的文化團隊,有線電視普及達71%,鎮文廣中心寬頻網已全面開通,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性精神文化生活。
解放前七都地區缺醫少葯,境內僅有私人開業醫生16人、藥店5家。解放后,人民政府組織民間醫務人員建立聯合診所和衛生院。之後鎮村及企事業單位亦逐步建立醫療保健機構,先後實行公費、勞保、合作醫療制度,形成防治結合的醫療網路。婦幼保健和衛生防疫工作日趨完善,傳染病流行得到控制,人民健康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第一節衛生機構一、私人診所民國年間,七都先後有16人開設私人診所,其中西醫2人、中醫14人,另有走訪郎中、民間土醫等。境內以隱讀村陳子敏婦科和亭子港曹青儒喉科較有名。2015年順利通過國家衛生鎮複審,22個行政村高標準通過省級衛生村複查。
2003年,全面完成了環太湖公路的改擴建工程;廟震公路、八七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基本結束;臨湖經濟區東區1.5公里的中心大道、臨湖經濟區中區12座橋樑等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創新路綠化工程、吳越路、八七公路、環湖路亮化工程已全部完工;已形成臨湖經濟區和臨浙經濟區兩大區,其中臨湖經濟區分東區、中區和西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已啟動面積15平方公里;臨浙經濟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已啟動面積7平方公里。
七都鎮
2013年列為蘇州“美麗城鎮”建設示範點后,新建七都公交樞紐、“平安七都”指揮中心、防汛抗旱指揮中心、廟港公交樞紐、老太廟文化廣場、安息堂擴建等一大批實事工程,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功能配套不斷提升。全鎮綠化總面積達3萬餘畝,覆蓋率超過24%。完成22個點的農村生活污水連片整治。年村均可支配收入從2010年的102萬元,增長到2015年163萬元,隱讀村進入千萬元村行列。
七都鎮位於吳江區的西南端,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會地區,南臨滬蘇浙高速、318國道,西接蘇震桃一級公路,中有230省道橫貫全鎮,七都鎮已納入臨滬一小時經濟圈。
雙塔橋
原名雙石橋。位於江蘇省蘇州吳江市七都鎮與震澤鎮交界稽五盪口上雙塔橋村(原李家港村)。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明萬曆七年、清雍正七年、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年分別重修或重建,現存之橋為光緒二十七年(1901)重修。2007年遭到貨船撞擊受損而再次整修,保持了雙橋原狀。
雙塔橋整體呈東西走向,跨稽五漾口。橋長34.3米,橋頂寬3.4米,橋頂面長3.35米,堍寬3.7米,中孔矢高5米,橋頂立有四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雕有一頭石獅子,栩栩如生,橋面兩側築有護欄,高0.5米,寬0.2米,東西踏步各28級,級寬0.46米,級高0.12米。雙塔橋為獨一無二的雙塔、雙橋、雙井式布局。據歷史記載,初建時,東西兩橋都有三拱,橋兩頭各有一座石塔(文革時期拆除)。雍正七年,里人盛宣令、邱美中籌資金重建,東橋仍是3拱,西橋是石堍板橋,拱橋緊聯平橋,形成了拱形與梁式一體,單孔與三孔同映佳景,平凸各異,氣勢恢弘。“三雙”布局享譽江南,登橋而望懷古之情油然而生,古橋古寺連成一體自然風光十分美麗,時有“六都第一勝景”之說。電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亦在此取景。1997年雙塔橋被列為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東廟橋
東廟橋坐落在橫塘村,建於南宋紹定(1228~1233年)年間。梁式三孔,東西走向。全長21.5米,中寬2.1米,堍寬2.75米。中孔跨度4.6米,高4.31米。全橋除民國年間增置花崗岩欄石、望柱之外,其他均由武康石構築,完好無損。該橋底盤石和排柱渾厚穩重,排柱與橫系石平接嚴密,受力勻稱。三孔橋面架設六根石樑,石樑間鋪置石板。每根石樑都是兩端為31厘米,中間增厚至51厘米,外側又鑿成弧形,這不僅可增大壓力,減少受拉力,而且使得整個橋面略成拱形,造型美觀。中孔石樑中間刻有“紹定”兩字,次孔石樑邊端又分別鐫刻四組流雲圖案,形狀各異,飄然生動,刻技精工。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廣福橋
在勤豐村,跨江、浙兩省,始建於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明正統十四年(1449)重修,嘉靖十六年(1537)重建。現橋為天啟元年(1621)由江蘇吳江縣和浙江烏程縣合建,耗銀九十九兩四錢。單孔拱形,由武康石、青石和少許花崗石構築。總長17.4米,頂寬2.34米,堍寬2.64米,矢高3.17米,跨度6.9米。拱券採用分節並列和縱聯分節並列兩種方法砌置,這在吳江250餘座石橋中為僅見,是由明向清過渡時期的特殊作法,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橋共有8處題刻,除了捐銀題記,還有蓮花圖案,尖角嫩葉、含苞待放,雕刻精細,層次豐富,不但富有“引渡”的佛教意義,還較好地體現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本潔之性。1995年被列為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洪恩橋
位於染店浜村,建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全橋除橋面石級已改為花崗石之外,其餘均由青石構築。單孔拱形,東西走向,總長13.31米,頂寬2.24米,堍寬2.5米,矢高3.05米,跨度5.6米,矢跨比大於二分之一,屬水鄉常見的陡拱橋,利於船隻通行。拱券採用分節並列砌置法,每道券石之間有榫卯相接,上下錯縫,券石橫向則用鐵匾擔或腰鐵連接,以增強券石之間的整體性。拱券內共有二處募緣建橋名單題刻,計捐銀72兩。長系石(俗稱橋耳朵)端面精刻有“吸水獸”圖案,為寬鼻、突眼、闊嘴。上部陰刻眼圈,兩側刻雙耳。闊嘴以弧線勾划,弧線下以小三角表示牙齒。額上刻曲線鬚毛,腮邊則有兩爪。為傳說中龍子之一的“✢嗄”,這不僅顯現了厭勝的意義,而且對橋樑起到了藝術裝飾的作用。1995年被列為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孫兆奎(1607~1645),字君昌,號猶文,七都染店浜人,明崇禎九年(1636)中舉。
孫雲球(1630-1662年),字文玉、泗濱,吳江七都人,明末清初光學儀器製造家和奠基人。他是中國民間最早製造望遠鏡的人,還研製出察微鏡、放光鏡、夜明鏡等七十餘種光學儀器,並總結制鏡經驗,寫成《鏡史》一書,在中國乃至世界光學儀器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譽為“明末清初科學巨人”。
謝炎,字化南,北宋端拱元年(988)進士,謝濤之弟。祖籍陽夏(今河南太康),祖先謝懿文當鹽官(今屬浙江海寧)知縣,葬富陽,遂為富陽人。父崇禮擔任中吳軍(今蘇州)節度推官而遷徙吳江,居七都東洚(今長渠港村)。他敬慕韓愈、柳宗元的文章道德,與杭州盧稹齊名,時稱盧、謝。中進士后,調補昭應縣(今陝西臨潼)主簿,遷伊闕縣(今屬河南洛陽、伊川),升湖南華容縣、湖北公安縣知縣。卒年34歲,有文集。
謝景初,字師厚,北宋慶曆六年(1046)進士。七都長渠港村人,謝絳長子。中進士后,授大理寺評事知越州餘姚縣(今浙江餘姚),築海塘防水患,民賴以安業。
謝濤,字濟之,北宋淳化三年(992)進士。七都長渠港村人,謝炎之兄。濤14歲能講解《左氏春秋》,20歲時文章受到吳縣知縣羅處約、長洲縣王禹稱推崇,名冠吳中,講學陽山白蓮院。中進士后,為梓州(今四川三台)榷監院判官。在鎮壓李順農民起義中出謀劃策立功,升觀察推官權知益州華陽縣(今屬四川雙流)事。
謝絳,字希深,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七都長渠港村人,謝濤之子。少有才名,15歲任秘書省校書郎。中進士后,授太常寺奉禮郎知穎州汝陰縣(今安徽阜陽),遷光祿寺丞。絳喜論時政,上書論四民失業,經翰林學士楊億極力推薦,擢秘閣校理同判太常禮儀院判登聞鼓院。仁宗即位(1023),遷太常寺博士。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七都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