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女投江

王盛烈國畫作品

《八女投江》是王盛烈於1957年創作的作品,根據抗日聯軍八位女戰士為了不被敵人活捉,集體投江的真實感人故事而繪製的革命歷史畫,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作品內容


《八女投江》是根據抗日聯軍八位女戰士為了不被敵人活捉,集體投江的真實感人故事而繪製的革命歷史畫,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1938年10月上旬,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第五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主動承擔掩護大隊突圍轉移任務,她們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毅然背起重傷的戰友,一同跳下激流翻騰的烏斯渾河。她們的英勇和悲壯的舉動,震撼人心,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意志,成為抗戰中可歌可泣的一幕。
王盛烈的《八女投江》通過定格八位女戰士相互攙扶走向大浪滔滔的江水之中的鏡頭,把女戰士視死如歸的精神傳達了出來,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藝術震撼。作品更把女戰士對自由、對尊嚴、對和平、對未來充滿積極與渴望的眼神展示得淋漓盡致,細膩傳神。
突破傳統國畫舊傳統的束縛,創造傳統國畫的新生,是上世紀50年代國畫界的主題。《八女投江》在選材、技法上都有一定的里程碑意義的。在創作技法上,當時畫壇受蘇聯的影響,盛行的是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畫中人物寧死不屈,畫面壯而不悲,表現出一種文學上的瞬間性,體現的是當時人們對事件的想象和理解。畫作筆墨嚴謹,人物造型極為紮實,厚重有力的骨幹線條,既增強了畫面的充實和穩定感,又與人物堅強不屈的精神狀態相吻合。設色用傳統的淺絳法,格調沉穩,墨韻尤佳。《八女投江》在選材、技法上都有一定的里程碑意義,不愧是一件開宗立派的代表性作品。

作者簡介


王盛烈(1923.11-2003.11),號秦子,祖籍山東青州,現實主義中國畫大師,關東畫派的創始人,魯迅美術學院終身榮譽教授。王盛烈一生雖然歷經磨難,但是從沒有改變對真善美追求的堅定信念。王盛烈作為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藝術遺產。他所創作的《八女投江》、《海風》、《耕者》、《家鄉的孩子》等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為發展現實主義的中國畫藝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