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腫

胰腺囊腫

胰腺囊腫是指原發於胰腺組織或繼發於胰腺疾病的囊腫腫物。胰腺囊腫可發生於胰頭、頸、體、尾各個部位。胰腺囊腫包括真性囊腫和假性囊腫,由先天或後天因素引起。真性囊腫包括很多先天性及後天性疾病,為胰腺囊性腫瘤的範疇,囊性腫瘤有囊腺瘤和囊腺癌。假性囊腫的特點是囊壁無上皮組織,臨床上胰腺囊腫以假性囊腫最多見。胰腺囊腫多數無臨床癥狀,僅在查體發現,囊腫較大壓迫周圍臟器可表現為腹痛腹脹等不適。胰腺囊腫以手術治療為主,多數治療效果良好。胰腺真性囊腫可發展出現胰腺惡性腫瘤,假性囊腫可持續增大,壓迫消化道,造成梗阻,或出現囊內出血、感染。

你需要到那個科室就診


● 普通外科或胰腺外科

病因


胰腺真性囊腫

● 多為遺傳、環境等因素導致。

胰腺假性囊腫

● 炎症后假性囊腫:見於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 外傷后假性囊腫:見於鈍性外傷、穿透性外傷或手術外傷。
● 腫瘤所致假性囊腫:腫瘤阻塞胰管導致胰管內胰液聚集形成囊腫。
● 寄生蟲性假性囊腫:蛔蟲或包囊蟲引起。

癥狀


● 一般胰腺囊腫無癥狀,僅在B超檢查時發現。
● 因囊腫增大壓迫鄰近臟器,80%~90%患者發生腹痛。疼痛部位大多在上腹部,疼痛範圍與囊腫位置有關,常向背部放射。伴有噁心、嘔吐、食慾下降。
● 囊腫如果壓迫幽門、十二指腸可導致幽門及高位腸梗阻;壓迫膽總管可引起梗阻性黃疸;壓迫下腔靜脈引起下肢水腫等癥狀;壓迫輸尿管可引起腎盂積水等。

檢查


體格檢查

● 部分患者上腹部或左上腹部可觸及包塊。包塊如球狀,表面光滑,移動度不大,常有壓痛。

實驗室檢查

● 部分患者血清澱粉酶、血糖增高,大便中有較多脂肪顆粒。

影像學檢查

● 胃腸鋇餐檢查:十二指腸曲增大,胃、十二指腸、橫結腸受壓移位。
● 超聲檢查:胰腺組織或胰腺周圍顯示圓球形,邊緣光滑且清晰的病損區。
● CT:強化CT胰腺組織或胰腺周圍可見圓形、橢圓形、邊緣清晰的低密度陰影,CT值接近水的密度。

診斷


● 在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傷后出現持續上腹痛、噁心、嘔吐、體重下降和發熱等癥狀,腹部捫及囊性包塊時,應首先考慮假性胰腺囊腫形成的可能。
● 超聲、CT、核磁等影像學檢查可見來自胰腺實質、或胰管的囊性腫物。
● 內鏡超聲可發現胰腺囊性腫物,診斷性穿刺可穿出高澱粉酶囊液。

鑒別診斷


● 胰腺囊腫應與胰腺癌、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物相鑒別。
● 上腹部捫及包塊,應及時就診檢查。
● 胰腺囊腫在影像學上表現:囊壁薄而清晰,囊液密度均一,而其他胰腺腫瘤均具有壁厚、不均、囊內混雜或實性等特點。
● 胰腺癌具有惡性腫瘤消耗、頑固腹痛的特點,神經內分泌腫瘤具有內分泌特徵。

治療


● 適用於囊腫形成早期及囊腫較小無感染、無壓迫者,可密切觀察。
● 胰腺囊腫伴有急性胰腺炎表現,可採取禁食、胃腸減壓、抑制胰酶分泌、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措施。
● 假性囊腫如不合併胰瘺,採用 B 超監測囊腫大小變化,通過相應治療,部分病人囊液可吸收,囊腫完全消退。
● 手術治療:胰腺真性囊腫因為良惡性難以鑒別,治療以手術完整切除為主,胰腺假性囊腫手術治療需待囊壁成熟後方能進行,手術是治療假性胰腺囊腫最有效的方法,手術方式需根據囊腫性質、大小及其部位而定。
● 手術方式:可採取囊腫切除和胰腺部分切除術。或行囊腫外引流術,主要適用於囊腫破裂,出血,嚴重感染,膿腫形成者。
● 不能耐受較大手術者,行外引流術者病情穩定后應改行內引流術;一般至少等待3個月後進行內引流術,術式選擇需根據囊腫在胰腺內形成部位、大小而定。最常見的是囊腫與小腸吻合。

危害


● 胰腺真性囊腫可發展為胰腺惡性腫瘤。
● 假性囊腫可持續增大,壓迫消化道,造成梗阻,或出現囊內出血、感染。

預后


● 胰腺真性囊腫手術完整切除后可達到治癒目的。
● 胰腺假性囊腫引流后,可有效緩解囊腫壓迫癥狀,多數治療效果良好。

預防


● 避免暴飲暴食,低脂飲食,忌酒,合理搭配飲食。
● 定期深度體檢,檢查胰腺情況。
● 積極治療所發現的膽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