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針療法

耳針療法

耳針療法泛指用針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郭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通過望耳、觸耳診斷疾病和刺激耳郭防治疾病的方法,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早有記載。近30年來,我國進行了大量耳針療法的臨床實踐,並用現代科學知識開展實驗研究,逐漸形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耳針學術體系。耳穴刺激方法除傳統的毫針針刺外,還有電刺激法、埋針法、放血法、注射法、磁療法、耳夾法、葯敷法、貼膏法、壓丸豆法、激光法等20多種。

目前,耳針療法已在法、德、日、美等幾十個國家中使用,成為一種舉世矚目的獨特醫療技術。《靈樞·口問》“耳為宗脈之所聚”,指出了耳與全身經脈、臟腑的密切聯繫。利用針灸刺激耳郭治療疾病,在歷代醫學文獻中均有散在記載,民間也有流傳,但未形成系統。

50年代以來,通過吸收國外研究成果,臨床應用有了突出的發展,已成為一種系統的針刺療法。單指應用毫針刺激耳穴治病的方法。一般採用0.5寸的短柄毫針,常規消毒后,用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針對準所選定的耳穴敏感點進針。進針深度應以耳郭局部的厚薄而定,一般刺入皮膚2~3分鐘,以透過軟骨但不穿透對側皮膚為度。留針期間可間隔捻轉數次以加強刺激。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連續10次為一療程。此法可用於治療臨床各科多種疾病,尤其對疼痛性疾病效果顯著。現已經由單純針刺發展為埋針、溫針、電針、水針、穴位離子透入、艾灸、割治和放血等多種方法。

臨床應用


耳針法的刺激方法很多,目前臨床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1.毫針法
即用毫針刺激耳穴以治療疾病的方法。進針時,醫生用左手拇食兩指固定耳郭,中指托著針刺部位的耳背,這樣既可掌握針刺的深度,又可減輕針刺時的疼痛,用右手持針,在選定的反應點或耳穴處進針。
2.電針法
指將傳統的毫針法與脈衝電流刺激相結合的一種方法。利用不同波形的脈衝電刺激,強化針刺耳穴的刺激作用,從而達到增強療效的目的。凡適合耳針治療的疾病均可採用。
3.埋針法
指將皮內針埋於耳穴內,作為一種微弱而持久的刺激,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具有持續刺激、鞏固療效等作用,適用於一些疼痛性疾病、慢性病,或因故不能每天接受治療的患者,也可用於鞏固某些疾病治療后的療效。
4.壓籽法
指選用質硬而光滑的小粒藥物種子或藥丸等貼壓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稱壓豆法、壓丸法,是在耳毫針、埋針治病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簡易方法。不僅能收到毫針、埋針同樣的療效、而且安全、無創、無痛,且能起到持續刺激的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此法適用於耳針治療的各種病症,特別適宜於老人、兒童、懼痛的患者和需長期進行耳穴刺激的息者。
5.溫灸法
指用溫熱作用刺激耳郭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有溫經散寒、疏通經絡的功效,多用於虛證、寒證、痹證等,溫灸的材料可用艾條、艾絨、燈芯草、線香等。
6.刺血法
用三棱針在耳郭皮膚上刺出血的治療方法,有鎮靜開竅、泄熱解毒、消腫止痛、去瘀生新等作用,用於實熱、陽閉、瘀血、熱毒等多種病症。孕婦、出血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礙者忌用,體質虛弱者慎用。
7.水針法
即藥物穴位注射法,是用微量藥物注入耳穴,通過注射針對耳穴的刺激及注入藥物的藥理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根據病情選用相應的注射藥液,所用針具為1m1注射器和26號注射針頭。使用本法應注意嚴格消毒,做到無菌操作;凡能導致過敏反應的藥物,如青霉素、普魯卡因,須先作皮膚過敏試驗、陰性者方可使用;要了解所選藥物的藥理作用、禁忌證、有效期,對有較大副作用和刺激性的及超過有效期的藥物都不使用。
8.磁療法
是用磁場作用於耳穴治療疾病的方法,具有鎮痛、止癢、催眠、止喘和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等作用,適用於各類痛證、哮喘、皮膚病、神經衰弱、高血壓等。
9.光針法
又稱耳穴激光照射,是用對人體組織有刺激作用和熱作用的激光照射耳穴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是古老的耳針和現代激光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療法。此法無痛無創,簡便易行;適應證廣,特別適宜於治療高血壓、哮喘、心律不齊、痛經、過敏性鼻炎、複發性口瘡等。目前臨床常用的是氦-氖激光治療儀,使用時,應調節電壓至紅色激光束穩定輸出時,即可順序照射耳穴,每次照1~3穴,每穴照3~5分鐘,10次為一療程。切忌眼睛直視激光束,以免損傷,必要時可戴防護鏡。
10.按摩法
是在耳郭不同部位用手進行按摩、提捏、點掐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身耳郭按摩法和耳郭穴位按摩法。前者包括全耳按摩、手摩耳輪和提捏耳垂。全耳按摩,是用兩手掌心依次按摩耳郭腹背兩側至耳郭充血發熱為止;手摩耳輪,是兩手握空拳,以拇食兩指沿著外耳輪上下來回按摩至耳輪充血發熱為止;提捏耳垂,是用兩手由輕到重提捏耳垂3~5分鐘。以上方法可用於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和養生保健。
耳郭穴位按摩法是醫生用壓力棒點壓或揉按耳穴,也可將拇指對準耳穴,示指對準與耳穴相對應的耳背側,拇食兩指同時掐按。此法可用於耳針療法的各種適應證。耳針在臨床治療的疾病很廣,不僅用於治療許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對一部分器質性疾病,也有一定療故。

適用範圍


耳針在臨床治療的疾病很廣,不僅用於治療許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對一部分器質性疾病,也有一定療故。其適應證舉例如下:
1.各種疼痛性疾病
如對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帶狀皰疹、坐骨神絡痛等神經性疼痛;扭傷、挫傷、落枕等外傷性疼痛;五官、顱腦、胸腹、四肢各種外科手術后所產生的傷口痛;麻醉后的頭痛、腰痛等手術后遺痛,均有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種炎症性病症
如對急性結合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腮腺炎、氣管炎、腸炎、盆腔炎、風濕性關節炎、面神經炎、末梢神經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
3.一些功能紊亂性病症
如對眩暈症、心律不齊、高血壓、多汗症、腸功能紊亂、月經不調、遺尿、神經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調整作用,促進病症的緩解和痊癒。
4.過敏與變態反應性病症
如對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腸炎、蕁麻疹等,能消炎、脫敏、改善免疫功能。
5.內分泌代謝性病症
如對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經絕期綜合征等,有改善癥狀、減少藥量等輔助治療作用。
6.部分傳染病症
如對菌痢、瘧疾、青年扁平疣等,有恢復和提高機體的兔疫防禦功能,加速疾病的治癒。
7.各種慢性病症
如對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體麻木等,有改善癥狀、減輕痛苦的作用。耳針除上述病症外,還可用於針刺麻醉中(耳針麻醉)。也可用於婦產科方面,如催產、催乳等。也能用於預防感冒、暈車、暈船,以及預防和處理輸血、輸液反應。還可用於戒煙、減肥,國外還用於戒毒等。

常見病治療


1.急性胃炎
(1)治則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2)取穴胃、脾、肝、交感、神門。
(3)針刺方法每次選2~3穴,留針15~30分鐘。
2.胃神經官能症
(1)治則調經理氣。
(2)取穴胃、肝、神門、枕小神經。
(3)針刺方法每次選用2~3穴,留針15~30分鐘,或用蒼耳子壓穴。
3.膈肌痙攣
(1)治則理氣降逆。
(2)取穴膈、胃、肝。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強刺激,留針10分鐘。
4.胃痙攣
(1)治則解痙止痛。
(2)取穴胃、交感、神門。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強刺激,留針15~30分鐘。
5.消化不良
(1)治則健脾和胃。
(2)取穴小腸、胃、胰、脾、神門。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15~30分鐘,或用蒼耳子壓穴。
6.慢性腸炎
(1)治則溫陽健脾。
(2)取穴大腸、小腸、脾、腎、內分泌。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30分鐘至1小時,或用蒼耳子壓穴。
7.便秘
(1)治則順氣行滯。
(2)取穴大腸、直腸下段、肝。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10~20分鐘,或用蒼耳子壓穴。
8.慢性膽囊炎
(1)治則疏肝利膽。
(2)取穴膽、肝、內分泌、交感、神門。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每次取2~3穴,留針20~30分鐘,疼痛發作時用強刺激。
9.糖尿病
(1)治則清利肝膽。
(2)取穴胰、肝、膽、脾、渴點、飢點、內分泌。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10~20分鐘,或用蒼耳子壓穴。
10.支氣管炎
(1)治則祛風散寒,宣肺化痰。
(2)取穴支氣管、肺、神門、腎上腺。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15~30分鐘。
11.哮喘
(1)治則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2)取穴肺、腎、脾、平喘、腎上腺。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15~30分鐘,或用蒼耳子壓穴。
12.傷風感冒
(1)治則祛風解表。
(2)取穴內鼻、咽喉、氣管、肺、腎上腺。
(3)針刺方法每次取2~3穴,兩耳交替,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10~20分鐘。
13.胸脅痛
(1)治則疏肝理氣。
(2)取穴交感、心、胸、肝、膽。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15~30分鐘。
14.高血壓
(1)治則平肝潛陽。
(2)取穴降壓溝、交感、心、肝、神門。
(3)針刺方法降壓溝點刺放血,繼而直刺其餘四穴,輕刺激,留針10~20分鐘。若血壓持續高於正常,可用蒼耳子壓穴法。
15.心律失常
(1)治則養血安神。
(2)取穴心、交感、神門、皮質下。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15~30分鐘。
16.缺鐵性貧血
(1)治則健脾、益氣、養血。
(2)取穴肝、脾、胃、小腸、內分泌。
(3)針刺方法車前子壓穴,長時間刺激。
17.冠心病
(1)治則通陽宣痹。
(2)取穴心、腎、交感、內分泌、腎上腺、皮質下。
(3)針刺方法每次選2—3穴,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20~40分鐘。
18.頭痛
(1)治則祛風散寒。
(2)取穴枕、額、神門、肺、皮質下。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30分鐘~1小時。如頭痛頑固者,強刺激,捻針2分鐘左右,也可在找到有效刺激點后埋針1~7天。若偏頭痛者加太陽穴。
19.失眠
(1)治則安心神,調肝腎。
(2)取穴神門、皮質下、心、肝、腎。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15~30分鐘,或在有效刺激點埋針1~7天。
20.頭暈
(1)治則平肝熄風。
(2)取穴肝、心、神門、交感、太陽。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15~30分鐘,在肝、太陽穴間歇捻針2~5次。
21.中暑
(1)治則清泄暑熱。
(2)取穴枕、心、腎上腺。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強刺激,留針5分鐘,重捻針3~5次。
22.癲癇
(1)治則鎮驚醒腦。
(2)取穴神門、心、枕、腎上腺。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30分鐘。1小時,亦可在有效刺激點埋針l~7天。若突然發作,用強刺激,連續捻針,醒后即起針。
23.神經性失語
(1)治則疏經通絡。
(2)取穴舌、上耳根。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30分鐘至l小時,間歇捻針3~5次,或皮下埋針l~7天。
24.面肌痙攣
(1)治則疏導患部經氣。
(2)取穴面頰部、神門、心、肝。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強刺激,留針30分鐘至1小時,間歇捻針3~5次,或皮下埋針1~7天。
25.精神分裂症
(1)治則清心通竅,豁痰降濁。
(2)取穴神門、心、脾、枕、胃。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30分鐘至l小時,神門、心穴間歇捻針3~5次。也可在有效刺激點埋針l~7天。
26.尿頻
(1)治則補腎壯陽,通利水道。
(2)取穴膀胱、腎、腎上腺、尿道、睾丸、神門。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30分鐘-l小時,或用蒼耳子壓穴,持續刺激。
27.輸尿管結石
(1)治則疏通水道。
(2)取穴輸尿管、膀胱、腎、交感。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30分鐘~1小時,或在有效刺激點埋針1~7天。
28.前列腺炎
(1)治則利水培元。
(2)取穴尿道、外生殖器、腎、肺、內分泌、腎上腺。
(3)針刺方法每次選2~3穴,交替使用,輕刺激,留針30分鐘~l小時,輕捻針3~5次,或用車前子壓穴、長時間刺激。
29.陽痿、早泄
(1)治則補腎壯陽。
(2)取穴腎、腎上腺、外生殖器、內分泌、睾丸、神門。
(3)針刺方法每次選2~3穴,交替使用,輕刺激,留針1~2小時,也可在有效刺激點皮下埋針。
30.尿瀦留、尿失禁
(1)治則行運下焦,調節膀胱。
(2)取穴膀胱、尿道、交感、腎、外生殖器、神門。
(3)針刺方法每次選3~4穴,交替使用,中刺激,留針5~15分鐘,間歇捻針3~5次。
31.急性扁桃體炎
(1)治則清熱利咽。
(2)取穴扁桃體、咽喉。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強刺激,留針5~15分鐘,間歇捻針3~5次。
32.急性乳腺炎
(1)治則通利乳道,清泄熱毒。
(2)取穴乳腺、胸、枕、內分泌。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10~20分鐘,乳腺、胸穴間歇捻針3~5次。
33.痛經
(1)治則疏通胞宮經氣。
(2)取穴子宮、卵巢、交感、內分泌、腎、肝、神門。
(3)針刺方法每次選3~4穴,交替使用,強刺激,留針15~30分鐘,間歇捻針5次。
34.月經不調
(1)治則調節沖任。
(2)取穴卵巢、腎、內分泌、子宮。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15~30分鐘,輕捻針1~3次,或車前子壓穴長時間刺激。
35.子宮脫垂
(1)治則補氣升提。
(2)取穴子宮、外生殖器、腎、腎上腺。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輕刺激,留針30分鐘~1小時,輕捻針3~5次。或在有效刺激點皮下埋針1~7天。
36.牙痛
(1)治則疏通患部經氣。
(2)取穴牙痛點、神門、胃。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強刺激,間歇捻針,疼痛緩解后即起針。
37.耳鳴
(1)治則育陰潛陽,疏導耳部經氣。
(2)取穴腎、腎上腺、枕、內耳、外耳。
(3)針刺方法每次取2~3穴,交替使用。輕刺激,留針l~2小時。或在有效刺激點皮下埋針l~7天。
38.過敏性鼻炎
(1)治則宣肺通鼻竅。
(2)取穴內鼻、腎上腺、肺、額、交感。
(3)針刺方法每次選2~3穴,交替使用,中刺激,留針15~30分鐘,內鼻、肺穴間歇捻針3~5次。
39.結膜炎
(1)治則疏泄風熱。
(2)取穴肝、眼、目。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強刺激,留針5~15分鐘,輕捻針1~3次。
40.青光眼
(1)治則祛風明目。
(2)取穴肝、眼、目1、降壓溝。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15~30分鐘。降壓溝點刺出血,隔2~3天一次。
41.蕁麻疹
(1)治則祛風止癢。
(2)取穴肺、肝、心、上背。
(3)針刺方法上背穴點刺放血後起針,斜刺肺、肝、心穴0.3寸,中刺激,留針5~15分鐘,輕捻針3次。
42.頸椎病
(1)治則疏經通絡。
(2)取穴頸、枕、肘、腕。
(3)針刺方法斜刺0.3寸,中刺激,留針30分鐘~1小時,間歇捻針3~5次。
43.肩周炎
(1)治則疏經通絡,滑利關節。
(2)取穴肩、枕。
(3)針刺方法疼痛劇烈時,斜刺0.3寸,強刺激,間歇捻針,疼痛緩解後起針。慢性疼痛者用車前子壓穴,或皮下埋針。
44.急性腰扭傷
(1)治則活血化瘀,疏經通絡。
(2)取穴腰椎。
(3)針刺方法直刺0.3寸,強刺激,間歇捻針,並同時讓病者緩慢做腰部屈伸活動,疼痛緩解後起針。
45.坐骨神經痛
(1)治則疏導經氣。
(2)取穴坐骨神經點、膝、踝、腰椎。
(3)針刺方法直刺0.3寸,中刺激,留針15~30分鐘,間歇捻針3~5次,或皮下埋針1~7天。
46.踝關節扭傷
(1)治則活血止痛。
(2)取穴踝。
(3)針刺方法直刺0.3寸,強刺激,間歇捻針,並同時活動踝關節。

注意事項


1.嚴格消毒,防止感染。耳郭暴露在外,結構特殊,血液循環較差,容易感染,且感染后易波及軟骨,嚴重者可致軟骨壞死、萎縮而導致耳郭畸變,故應重視預防。一旦感染,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如局部紅腫疼痛較輕,可塗碘酒,每日2~3次;重者局部塗擦四黃膏或消炎抗菌類的軟膏,並口服抗生素。如局部化膿,惡寒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發生軟骨膜炎,當選用相應抗生素注射,並用慶大黴素沖洗患處,也可配合內服清熱解毒劑,外敷中草藥及外用艾條灸之。
2.耳郭上有濕疹、潰瘍、凍瘡破潰等,不宜用耳穴治療。
3.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禁用耳針治療;婦女懷孕期間也應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宮、卵巢、內分泌、腎等穴。
4.對年老體弱者、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高血壓病者,治療前應適當休息,治療時手法要輕柔,刺激量不宜過大,以防意外。
5.耳針法也可能發生暈針,應注意預防並及時處理。
6.對肢體活動障礙及扭傷的患者,在耳針留針期間,應配合適量的肢體活動和功能鍛煉,有助於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