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彩麗

戴彩麗

個人簡介


戴彩麗,女,1971年3月生,山東省威海市,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於石油大學(華東) 採油工程專業,畢業后一直在石油工程學院工作。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其他省部級獎勵7項。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山東省突出貢獻專家、齊魯巾幗十大發明家、孫越崎青年科技獎、青島市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獲得山東省傑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研究生招生專業:油氣田開發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提高採收率與採油化學

主要教學工作及成果


先後為石油工程本科生、石油工程雙學位、函授生等主講過《油田化學》、《化學原理(二)》、《提高採收率原理》、《採油用劑》等課程,為研究生開課《提高採收率原理與方法》、《採油化學新進展》;承擔過石油工程認識實習、石油工程綜合課程設計和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等教學任務。獲得第十一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
先後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50餘項。其中,主持國家油氣重大專項、863、山東省傑出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8項,主持與參與省部級項目10項、主持和參與局級項目30餘項。獲得的主要獎勵有:
1.高含水油田優勢通道定量描述與調控技術及工業化應用,201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
2.聚驅后地層殘留聚合物再利用提高採收率技術研究與應用,2009年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排名第1
3.聚合物驅后利用地層聚合物絮凝調驅及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2009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1
4.聚合物驅后提高採收率接替技術研究,2009年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
5.聚合物驅后提高採收率接替技術研究,2009年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自然科學類),排名第1
6.油井選擇性堵水技術研究與應用,2008年中國石油石化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1
7.先進型油井堵水方法研究與應用,2008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
8.區塊整體調剖堵水的PI決策技術(部級),2002年山東省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第6
9.二次採油與三次採油結合技術研究,2006年山東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3
10.埕東油田東區西北部Ng32層“2+3”提高採收率技術研究(部級),2003年校一等獎
11.“2+3”提高採收技術在新疆油田的應用研究,2002年校三等獎
12.河口地區疏鬆砂岩油藏地層抑砂與固砂技術研究,2002年校三等獎
13.河口地區油井解堵新技術研究,2002年校三等獎
14.冀東油田G104-5區塊調剖堵水技術研究,2002年校三等獎
15.樁西地區炮眼封堵技術研究,2002年校三等獎
16.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整體深部調驅劑研究(部級),2004年校三等獎
17.埕島油田館上段油藏調剖堵水技術研究,2005年校二等獎
18.河南油田聚合物驅后提高採收率技術的室內研究(部級),2004年校二等獎
19.孤島油田聚合物驅后提高採收率技術研究(部級),2005年校一等獎
20.陸梁油田陸9井區底水防竄技術研究,2005年校三等獎
21.濮城油田油藏整體深部調驅技術研究(部級),2004年校二等獎
22.勝坨油田油藏整體深部調驅技術研究(部級),2004年校一等獎
23.聚驅后地層殘留聚合物再利用劑及其注入方法,2009年獲國家發明專利
24.2007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優秀博士論文

發表論文


5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35篇,其中EI收錄16篇),主要代表作有:
1. Technoligies of of-depth profile control in China: An overview.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8(11). [SCI檢索]
2. Research on re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residual polymer in formation after polymer flooding. SPE 129227 paper presented at the2010 SPE Improved Oil Recovery Symposium to be held in Tulsa. U.S.A., 26–28 April 2010. [EI核心源檢索]
3. Study and field application of profile control agent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reservoir. SPE 132765, paper presented at 2010 Trinidad And Tobago Energy Resources Conference to be held in Port of Spain, Trinidad, 27-30 June 2010. [EI核心源檢索]
4.油氣層損害的機理及處理,《鑽采工藝》,1998(2)
5.吸附膜固砂劑的研究,《油田化學》,2000(4)
6.中低溫油水井固砂劑研究,《石油大學學報》,2001(4)
7.表面稠化酸防砂作用研究,《西南石油學院學報》,2001(6),EI收錄
8.影響醛凍膠成凍因素的研究,《油田化學》,2001(1)
9.影響鋯凍膠成凍因素的研究,《油田化學》,2001(3)
10.醛凍膠在地層酸化中的應用,《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1(5)
11.緩交聯鉻凍膠體系影響因素分析,《石油大學學報》,2002(6)
12.影響酸性鉻凍膠成凍因素的研究,《油田化學》,2002(1)
13.表面稠化酸的固砂機理研究,《石油大學學報》, 2003(5)
14.長成凍時間的深部調驅劑研”,《西安石油學院學報》,2003(1)
15.凍膠膜型固砂劑的研究,《鑽采工藝》,2003(1)
16.海上油田水平井底水脊進控制技術,《石油學報》,2005(4),EI收錄
17.硫酸鋇鍶垢放射性研究,《油氣田地面工程》,2005(4)
18.海上油田硫酸鋇鍶垢防垢劑研究,《油田化學》,2005(2)
19.粘土-聚丙烯醯胺複合堵劑積累膜堵水機理研究,《江漢石油學院學報》,1997(3)
20.油田堵劑的智能研究,《石油大學學報》,1998(1),EI收錄
21.油田堵水劑及其新發展,《鑽采工藝》,1998(4)
22.埕東油田東區西北部Ng32調驅試驗中驅油劑研究,《石油大學學報》,2003(2)
23.低滲地層用鉻凍膠雙液法工作液化學穩定性研究,《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02(2)
24.提高採收率的一些結合技術,《複雜油氣田》,2002(3)
25.石油磺酸鹽驅油體系配方的組成及孤東原油組分對低界面張力的影響,《石油大學學報》,2003(6)
26.探討兩種國產石油磺酸鹽間產生協同效應的機理,《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003(6),EI收錄
27.中含水期海上油田注水井調剖研究,《石油鑽探技術》,2005(2)
28.油井堵水概念的內涵及其技術關鍵.《石油學報》,2006; 27(5)),EI收錄
29.薄層底水油藏水錐控制可視化研究.《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0(3),EI收錄
30.海上油田提高採收率的控水技術.《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0(2),EI收錄
31.高效洗油劑吞吐與油井堵水結合技術研究.《油田化學》,2005;22(3)
32.區塊整體油井堵水的決策技術研究.《斷塊油氣田》,2006;13(4)
33.潿洲12-1油田中塊油井防垢方法研究.《中國海上油氣》,2006(4)
34.聚合物驅后地層殘留聚合物再利用技術研究.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5),中國石油學會第一屆油氣田開發技術大會優秀論文
35.薄層底水油藏底水錐進控制可視化研究.《石油學報》,2007; 28(6)),EI收錄
36.基於溶劑置換法的凍膠堵劑選擇性試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2(4),EI收錄
37.凍膠泡沫在火燒山裂縫性油藏油井堵水中的應用.《石油天然氣學報》,2007;29(1),EI收錄
38.油井深部堵水合理深度的實驗研究. 《油田化學》,2006(3)
39.油井堵水新概念,,石油工業出版社,中國石油學會第一屆油氣田開發技術大會優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