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此

詞語

心不在此,出自朱熹的《朱子家訓》。原文:余嘗謂讀書有三道,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基本介紹


作者介紹
朱柏廬(1627-1698)原名朱用純,字致一,自號柏廬,江蘇崑山人(今崑山市),明末清初江蘇崑山縣人。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學者,清順治二年(1645 )守昆城抵禦清軍,城破,投河自盡。朱柏廬自幼致力讀書曾考取秀才,志於仕途。清入關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鄉教授學生並潛心程朱理學主張知行並進,一時頗負盛名。康熙曾多次徵召,然均為先生所拒絕。曾用精楷手寫數十本教材用於教學。潛心研究程朱理學,主張知行並進,躬行實踐。康熙間堅辭博學鴻詞之薦,后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飲大賓。與徐枋、楊無咎號稱“吳中三高士”。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染疾,臨終前囑弟子:"學問在性命,事業在忠孝"。著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勸言》、《恥耕堂詩文集》、《愧訥集》和《毋欺錄》等。
心不在此:指心沒有到,心已經不在這了。此: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