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的故事

紐約客的故事

《紐約客的故事》是由喬什·拉德諾執導,喬什·拉德諾、瑪琳·阿克曼主演的一部美國電影。本片在2010年聖丹斯電影節獲得劇情片觀眾選擇獎

基本資料


《紐約客的故事》(Happythankyoumoreplease)[BDRip]
《紐約客的故事》(Happythankyoumoreplease)[BDRip]
片名:HappyThankYouMorePlease
譯名:紐約客的故事
類型:喜劇/愛情
上映日期:2011年2月18日於美國
國家/地區:美國
片長:100 min
分級:USA:R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Anchor Bay Films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MPAA評級:Rated R for language.
級別:USA:R (certificate #46181)
攝影機:Red One Camera, Hawk Lenses
攝製格式:Redcode RAW

演職人員


導演:喬什·拉德諾/Josh Radnor
編劇:喬什·拉德諾/Josh Radnor
演員:喬什·拉德諾/Josh Radnor、Michael Algieri、
瑪琳·阿克曼/Malin Akerman、
佐伊·卡贊/Zoe Kazan、
凱特·瑪拉/Kate Mara、Jakob Appelman、Bram Barouh、Dana Barron、Sunah Bilsted、Nicolina Capitanio、Lina Carollo、Leslie C. Nemet、Sawyer Novak、Maria Elena Ramirez、Salvatore Rossi L.、Robert Rossi、Peter Scanavino、Pablo Schreiber、Chris Viemeister、Fay Wolf、Julia Giolzetti、Jennivere Song Lee、Dartel McRae、Michelle Nagell、Cesa Pledger、Joshua Tolby
製作人:Jimmy Balodimas、Bingo Gubelman、Jesse Hara、Rupert Hope、Benji Kohn、Chris Papavasiliou、Brian Schornak、Austin Stark、Peter Sterling、Glenn Williamson
原創音樂:Jayma
攝影:Seamus Tierney
剪徠輯:Michael R. Miller
選角導演:Jessica Kelly、Suzanne Crowley
藝術指導:Jade Healy
美術設計:Chris Trujillo
布景師:Scott Kuzio
服裝設計:Sarah Beers
副導演/助理導演:Michael T. Meador、John Puccinelli、Dan Taggatz

上映發行


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 USA 2010年1月20日......(Sundance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10年4月......(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10年4月7日......(Gen Art Film Festival)
以色列 Israel 2010年8月
西班牙 Spain 2010年9月......(Donostia-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10年11月5日......(Den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11年2月18日
西班牙 Spain 2011年4月1日

製作發行


《紐約客的故事》
《紐約客的故事》
製作公司:
Paper Street Films
Tom Sawyer Entertainment
發行公司:
Anchor Bay Films (2010) (USA) (theatrical)
Eagle Films (2010) (non-USA) (all media) (Middle East)
其他公司:
Smooth Moving Productions Steadicam equipment provided by
Cook Street Productions production services
Dolby Laboratories [美國] sound mix
Sonic Magic [美國] sound post-production

劇情簡介


在去與出版人見面的路上,渴望成為作家的Sam Wexler(喬什·拉德諾)遇到了Rasheen,一個在地鐵中與家人走失的小黑孩。好心的Sam幫他找到社區服務機構,但是Rasheen卻拒絕呆在那,因為他已經被6個不同的家庭收養過。衝動之下,Sam決定讓Rasheen和自己同住些日子。
Rasheen走入了Sam混亂的單身生活,包括他古怪的朋友圈。Annie(瑪琳·阿克曼,真難看出這竟然是《守望者》里的熱辣女郎),一個沒有頭髮的自我免疫力失調症患者,永遠找不對約會男人;討論要搬去洛杉磯的情侶Mary-Catherine (佐伊·卡贊)與Charlie(Pablo Schreiber),雖然這一決定必將危險到他們的關係;還有歌手Mississippi(凱特·瑪拉),她考驗著Sam害怕承諾的本性。當Sam與Rasheen的友誼逐步發展,他終於意識到,成年並不是得到你想要什麼生活的正確答案,而是在這個過程中蹣跚向前。

主創人員


《紐約客的故事》是《老爸老媽浪漫史》主演喬什·拉德諾的導演處女作,凱特·瑪拉、瑪琳·阿克曼、理查·詹金斯托尼·海爾等人出演。

影片幕後


喬什·拉德諾(Josh Radnor)突然之間變成了一個大忙人,相信大多數人都是通過一套由他出演的極受歡迎的電視系列劇《老爸老媽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而了解到他的存在的,可如今,他卻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探討各種情愛關係的電影處女作——《紐約客的故事》,不僅在2010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大放異彩,而且還摘取了“劇情片觀眾選擇獎”的殊榮。顯然,屬於拉德諾的傳奇的電影人生,才剛剛開始而已,他回憶道:“坦白的說,自從知道我的作品得到了聖丹斯電影節的認可,並在受邀的行列之後,我就始終地剋制著自己的想象力,不去想觀眾會對我的影片產生什麼樣的反應,否則我也許會瘋掉……我儘可能地放平心態,等待著結果的到來,但是那一刻我真的是欣喜若狂、激動萬分,我想夢想成真的喜悅也不過如此吧。我在這裡經歷的全部都是與做演員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實在是太令人驚嘆了。”
作為一名情景喜劇演員,喬什·拉德諾不僅執導了一部被聖丹斯電影節所認同的獨立作品,而且還在裡面擔任了主要角色,這讓人忍不住想起了扎克·布拉夫(Zach Braff)在《情歸新澤西》(Garden State)中做過的同樣的事情,拉德諾說:“對於我來說,布拉夫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典型範例……當然,《情歸新澤西》要比我的影片更有靈性也更鼓舞人心,包括它隨後製造的影響力和收穫的成就,以及如何打動了整整一代人的心的方式,都堪稱獨立電影業的一部經典之作——如果有人願意拿《紐約客的故事》與《情歸新澤西》做對比的話,我想這對我是無上的光榮和褒獎。”
事實上,喬什·拉德諾最初的時候之所以決定創作這樣一個故事,完全是為了給自己製造一個偉大的表演機會,並沒有想過一定要親自執導它,拉德諾形容道:“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我確實是沒什麼計劃要做導演,只是單純地在給自己尋找一個優越的表演環境和電影角色,因為我雖然總是能夠在電視的領域得到回應和反饋,可是在電影的世界卻駐足不前,所以我只能自給自足了。”
包括舞台劇在內,也是喬什·拉德諾想要迫切觸及的發展領域,他承認道:“其實我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形容這種感覺,要知道我已經完成了100多集的《老爸老媽的浪漫史》了,雖然也參與過大量的電影試鏡,可每次看起來都是觸手可及,到了最後偏偏又失之交臂……說實話,我確實是有點著急,想要有所轉變的心情也是與日俱增。如今,通過這部《紐約客的故事》,我為自己開創的是事業上的一個全新的局面與空間,我有一個預感,那就是我可能找到了自己真正擅長的東西了——我可以靠著自己的實力來搞創作,通過我做演員的感觸與經驗,完成一些我真正想去詮釋的電影角色,這就等於是我給自己找到了更多的表演機會,而且全部都是我夢寐以求的。”
對於自己升級為電影人的全新身份,喬什·拉德諾還在努力地適應當中,畢竟想要一下子調整好心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拉德諾說:“我已經將5年的時間都花在了《老爸老媽的浪漫史》上,而且是以同樣的人物形象……當然,不能否認這是一個非常棒的角色,可是也在無形中壓抑住了我的一些性格層面,無法得到全面的共鳴與響應。作為一部情景喜劇,它也有著屬於自己的天性和本質,比如說22分鐘的片長,包括講故事的節奏與韻律,還有笑料的份額和比重也都是得到了精確的計算的。我希望得到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去挖掘一些更深層的內容或信息,我也想象著從我的嘴裡說出來的並不都是搞笑的對白——雖然《老爸老媽的浪漫史》給予了我很多東西,可是我仍然期待著一個全新的可能性,現在終於通過《紐約客的故事》全部實現了。”
從學會愛與被愛開始
與在《老爸老媽的浪漫史》中的角色特德·莫斯比相比較而言,喬什·拉德諾顯然更願意嘗試薩姆這種活力十足且有點放蕩不羈的人物,他表示:“在我的視覺想象力中,薩姆是一個懼怕改變的人,他希望自己的生活圈子越小越好——而這都是我故意為這個角色設置出來的。薩姆經常喝酒,他是那種流連於酒吧中和女服務生調情的人,基本上而言,他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沒辦法吸引他太長的時間,就連身邊的女友也是常換常新,他是一個無法和別人維持太長時間的關係的男人,可是他也並不是那種通常意義上的花花公子……《紐約客的故事》與薩姆有關的這一部分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無非在講述他是如何敞開心扉,開始與其他人建立更深刻的情感聯繫的。瑪琳·阿克曼(Malin Akerman)飾演的安妮在故事即將結束的時候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讓自己時刻被愛環繞著。’
我想這正好也是我們的影片所傳達出的一個最重要的主題,而她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我不斷地把玩和揣摩這一電影概念,很快就迷上了裡面蘊含的與愛有關的信息,事實上,對於任何人來說,不管是被愛還是愛人,都不是什麼很容易實現或讓人接受的事情。以我自己為例,當有人面對面地恭維我的時候,我就會感到情不自禁地羞愧和畏縮,顯然沒辦法一下子適應,我相信很多人的反應應該跟我是一樣的。反過來也是如此,當你由衷地稱讚某個人的時候,可是對方根本就不接受甚至拒絕,你肯定會感到非常地沮喪。我喜歡創作一部不會對愛進行冷嘲熱諷的電影作品,因為我的出發點既直觀又明確,為什麼我們就不能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著某種擁有著令人畏懼的強大能量的情感呢?”
在喬什·拉德諾看來,絕大多數描述愛的影片,感覺上都有那麼一點點憤世嫉俗,又或者它們是以一種嘲弄的心態被製作出來的,拉德諾說:“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很多作品都是出於愚蠢的商業目的拍攝出來的,自然包含了某種程度上的玩世不恭……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大量飽含著真正的精神與靈魂的喜劇,不過我覺得人們還是比較害怕以一種更加開放式的辦法去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的,而這正好也是我常常挑戰自我,逼自己去嘗試的事情。努力地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不需要縮手縮腳,也不用害怕被別人當成傻瓜——從觀眾對《紐約客的故事》的反應來看,他們真的是對這種感情如饑似渴,他們希望自己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也迫切地想要在這個日漸冷漠、黑暗的世界中重新尋找到一些值得無條件地信任的東西。”

影片評析


從影片的內容,尤其是對話中,也可以窺探到喬什·拉德諾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與愛好,包括他對此的評價和看法,拉德諾解釋道:“以佐伊·卡贊(Zoe Kazan)飾演的瑪麗·凱瑟琳為例,她的台詞里有一段是評論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她說她希望他不要拍那麼多部作品……因為我本身就是艾倫的一位狂熱的粉絲,所以當《紐約客的故事》涉及到與電影有關的話題時,我第一個想到了他——這一部分內容是關於討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看電影是最理想的狀態的,最終得到的答案是在一個坐滿了人的黑屋子裡。我們不僅一氣呵成地拍完了這組場景,而且還借用了幾句艾倫作品中的經典的對話,所以我必須得聲明的是,我無心冒犯他,可能當時是因為我剛剛看了他的那部拉里·戴維(Larry David)主演的《怎樣都行》(Whatever Works)吧,說實話我實在是不太喜歡這部影片,所以一氣之下,才有了瑪麗的那句評論,並沒有任何不尊敬的意思。”
《紐約客的故事》中的瑪麗同樣是一個矛盾的混合體,當她的男朋友查理讓她和自己一起搬到洛杉磯的時候,她不但搖擺不定,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地憤怒的,喬什·拉德諾說:“從我個人的觀點出發,我是非常地喜歡這座城市的,被說成是一個忠實的擁護者也不為過……影片中的查理對紐約和洛杉磯所做出的描述代表的是正反兩方面的爭論,包括瑪麗也是一樣,我同樣相信她所說的一切——洛杉磯是一個更容易留下普遍印象的地方,而紐約則帶著很多個人化的色彩和聯繫,這兩座城市都是我的最愛,但身為一個演員,你顯然更容易在加州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不管你以前是什麼樣的,似乎只要到了這裡,你就能得到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那種感覺真的讓人很嚮往,因為好運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在你的身上,你覺得自己擁有的是前所未有的強大能量。我對此絕對是深信不疑的,當我從紐約來到洛杉磯之後,最直接的感觸就是時間突然變得很快,你甚至無法察覺到光陰的流逝,比如說我得到了《老爸老媽的浪漫史》的表演機會,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個足以改變一生的機遇,現在一晃5年過去了,我也有了這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大銀幕處女作,勢必需要再一次迎接來自於生活的挑戰——這就是我眼中的洛杉磯,一座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花絮


·本片在2010年聖丹斯電影節獲得劇情片觀眾選擇獎。

獲獎履歷


Sundance Film Festival 2010
Dramatic 喬什·拉德諾
Dramatic (提名) 喬什·拉德諾

相關評價


媒體評論

或許,影片的故事是所謂的獨立電影“俗套”,年輕人被瘋狂的現代生活困擾,關於愛與幸福的探討,既有憂鬱傷痛也有機智歡樂,以及小清新的影像風格。但我們總會被這種東西打動,不是么?據看過影片的觀眾講,影片甜美、有趣、溫暖,有點《情歸新澤西》的感覺卻不那麼憤世嫉俗。但預告片的製作卻令人失望,它選擇了錯誤的素材,顯得缺少原創性。

網民評論

該片為何會在2010年聖丹斯電影節獲得劇情片觀眾選擇獎呢?不是因為它導的有多出色,故事有多優秀,只是因為他在講大眾自己的感情故事,用某局的話說就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影片只是將三個感情故事簡單的串聯起來,探討普通人也就是“紐約客”們在愛情上的種種思想,但是關聯性有點差,沒有呈現出一個明確有價值的主題,不過貼切與實際倒應該是貨真價實的,影片里偶爾還能找到美劇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