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公辦高校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Minxi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坐落於福建省龍岩市,學校是龍岩市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校,是國家級示範性骨幹高等職業院校、福建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閩西徠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983年的閩西職業大學,2004年2月龍岩工業學校(前身為創辦於1979年的龍岩地區工交大專班)併入閩西職業大學,更名為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院2008年被確定為福建省示範性高職院校,2010年被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550畝,建築面積22.8萬平方米;設有二級院系12個,開辦高職專業39個;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多人,在編教職工534人;館藏紙質文獻63萬冊。 

歷史沿革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為公辦高等職業院校。閩西職業大學創辦於1983年;龍岩地區工交大專班創辦於1978年,1980年改為龍岩工業學校。2004年閩西職業大學、龍岩工業學校合併,更名為閩西職業技術學院。2008年被確定為福建省示範性高職院校,2010年被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2016年1月被確定為“福建省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培育項目院校。2016年2月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通過“兩部”驗收,學院躋身國家200所示範(骨幹)高職院校行列。據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教科評價網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排行榜”顯示,學院競爭力排行福建省高職高專第4、全國高職高專第212位。
閩西職業大學
19徠83年11月,學校成立。
1984年9月,學校開學。 
龍岩工業學校
1978年,龍岩地區工交大專班創辦。
1980年,學校更名為龍岩工業學校。 
龍岩衛生學校
民國23年(1934年)秋,漳州協和醫院護士學校創建。
民國31年(1942年)春,學校設立董事會,並更名為“仁恕高級護士學校”。
民國33年(1944年),學校遷往漳平縣永福鎮;抗戰勝利后,學校遷回漳州。
民國36年(1947年),學校更名為“私立龍溪仁恕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1952年3月,政府接辦私立龍溪仁恕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1955年夏,學校搬遷至龍岩。
1961年,學校與龍岩專區中醫學校(1958年創辦)合併,並更名為龍岩專區衛生學校。
“文革”期間,學校停辦。
1978年冬,學校恢復。
2004年,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
2007年,學校被選為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教學研究會成員單位。 
龍岩財經學校
1980年,學校成立。
合併發展
2004年,閩西職業大學、龍岩工業學校合併,更名為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2008年,學校被確定為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2010年,學校被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6年1月,學校被確定為“福建省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培育項目院校;同年2月,學校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通過“兩部”驗收。 
2019年5月,龍岩衛生學校、龍岩財經學校整體併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大門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二級院系12個,開辦高職專業39個。
2020年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一覽表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信息與製造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電梯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移動通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厚溥IT學院軟體技術
城鄉建築學院建築工程技術、市政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建築設計
文旅創意學院動漫製作技術、建築室內設計、藝術設計、酒店管理、旅遊管理、風景園林設計、影視多媒體技術
財經商貿學院金融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會計
醫學護理學院醫學檢驗技術、藥學、助產、老年服務與管理、護理、康復治療技術
教育系學前教育、早期教育、表演藝術
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應用化工技術

師資隊伍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在編教職工534人,其中高級職稱(教授、副教授等)164人,中級職稱(講師等)209人,碩士學位教師239人,雙師素質教師佔92.71%;有省級職業院校名校長1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3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黃炎培傑出教師獎”教師2人,省“千百萬”人才1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市級教學名師10人。 
省級職業院校名校長
吳新業 --
省級專業帶頭人
傅生生張源峰盧德湖
李志王曉劉立峰
郭舜胡海鋒李順芳
陳碧美--
省級教學名師
張源峰檀小舒盧德湖 
“黃炎培傑出教師獎”教師
吳新業--
市級教學名師
來永寶吳新業呂建林
潘偉彬吳國章羅東遠
鄧元德章穎傅生生
林振東--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省級精品專業7個、省級示範專業9個、省級職業院校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4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二元制”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示範專業點2個、省級精品課程14門;建有校內實訓室148個、生產性實訓基地12個、校外實訓基地263個,其中中央、省級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4個。 
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園林技術 
省級精品專業(7個):電子信息類專業、會計、建築工程技術、旅遊管理、數控技術等
省級示範專業(9個):應用電子技術、酒店管理、旅遊管理、建築室內設計、機電一體化技術、建築室內設計等 
省級職業院校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4個):環保裝備製造專業群、文旅創意設計專業群、健康服務專業群、現代商貿專業群 
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物流管理、學前教育 
省級“二元制”改革試點專業(5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化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電梯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省級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示範專業點(2個):建築室內設計等 
省級精品課程(14門):《秘書理論與實務》《數字技術與邏輯設計基礎》《酒吧經營》《C語言程序涉及》《園林規劃設計》《會計學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 
中央、省級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4個):建築技術專業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專業實訓基地等 
教學成績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近三年,學校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獲全國一等獎4項(行業)、二等獎10項、三等獎6項;省級一等獎12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67項。
2018年,學校學生參加全國、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國家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省一等獎6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23項;在福建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省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福建省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獲2項三等獎,第四屆福建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1項獲銅獎,第二屆福建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新創業大賽1項獲銀獎,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獲1項三等獎,科雲杯高職大學生財會職業能力網路大賽獲賽區一等獎2項。2019年,學校學生參加省技能大賽45項,122名學生參加。 

人才培養

學院坐落於全國著名革命老區、閩粵贛邊交通樞紐、“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快崛起的新興城市--福建省龍岩市。學院佔地550畝,規劃用地690畝,建築面積22.8萬平方米。現有在編教職工534人,其中高級職稱(教授、副教授等)164人,中級職稱(講師等)209人,碩士學位教師239人,雙師素質教師佔92.71%。有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職業院校名校長1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3人,省級教學名師3名、“黃炎培傑出教師獎”教師2名,省“千百萬”人才1名。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多人,設有39個高職專業,其中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省級精品專業7個、省級示範專業9個、省級職業院校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4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二元制”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示範專業點2個、省級精品課程14門。建有校內實訓室148個、生產性實訓基地12個,校外實訓基地263個,其中中央、省級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4個。教儀設備總值13000多萬元,館藏紙質文獻63萬冊。在2012-2013年度福建省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結果中,學院26個專業進入全省排名前十名,其中15個專業進入前五名。2013年開始與本科院校合作開展“機械設計及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工程”兩個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試點專業。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堅持“立足龍岩、面向全省、輻射周邊,為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圍繞“根植中央蘇區的示範性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全面推進產教融合,主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全面加強現代製造類、信息雲互聯類、建築技術類、文旅創意設計類、商貿服務類、環保生化類、醫藥健康類、幼兒教育類等專業群建設,以專業群為核心打造教學團隊及專業品牌,形成對接產業的特色專業體系。積極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與300多家企業在人才培養、基地共建、技術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建新龍馬汽車學院等專業學院,共建17個“校中廠”“廠中校”,共同試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舉辦7個行業企業訂單班、冠名班。積極推進閩西職業院校聯盟建設,在上杭、武平、永定等中職學校設立分校,發揮國家骨幹校的示範輻射作用。加快建設具有公共性、公益性、開放性、職業性和先進性的市職業教育公共培訓實訓基地。
學院遵循“弘毅篤行、技精業成”的校訓,圍繞“培養一技在手現代陽光工匠”的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推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方法,試行多學期、分段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推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準、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對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學習能力、發展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強化思想引領,全面實施人文素質教育“1234”體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基地兩個平台建設,利用課程、活動、拓展三種途徑,實施立德、立身、立行、立業四個模塊教育),推進文化育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導向,完善“閩大觀”辦學理念,努力踐行以輔導員“思政教育”為核心,班主任“集體主義教育”和訓導師“個體關愛”為兩翼的“三維育人創新體系”,探索閩西高職教育特色之路,鑄造閩西高職教育的新品牌。近三年,學院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取得優秀成績,獲全國一等獎4項(行業)、二等獎10項、三等獎6項;省級一等獎12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67項。近三年,畢業生年度就業率始終在95%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在94%以上。
學院牢固樹立開放開門辦學理念,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服務發展的貢獻度。建立環境檢測中心、會計服務中心、普通話培訓考試中心、汽車發電機研究所等技術服務、培訓測試機構,開展社會服務、課題研究、產品開發,開展職工培訓、技能鑒定、創業培訓、社區培訓等。成立“管理創新應用文科研究中心”等7個科研創新平台和“環保科研創新團隊”“物聯網創新團隊”“企業信息化管理科研創新團隊”等9個創新團隊,打造一流科研技術服務隊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始終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發力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努力把學院打造為區域技術技能積累、科技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的聚集高地,形成了“一個根本(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兩翼並舉(學歷教育與繼續教育並舉)三維齊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科技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四方融合(政府、行業、企業、學院)”的辦學模式。學院先後被評為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福建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福建省綠色學校、平安校園等。站在新的起點上,學院將鞏固和發展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成果,全力實施福建省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重內涵、勇創新、強特色、打品牌、建示範、鑄名校,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辦學定位準確、辦學理念先進、專業特色鮮明、服務能力強、綜合辦學水平領先、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契合度高的優質高職院校。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科研創新平台7個、創新團隊9個。 
科研創新平台(7個):管理創新應用文科研究中心、會計信息化應用文科研究中心、客家文化旅遊應用文科研究中心、植物應用技術工程中心、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工程中心、嵌入式與物聯網應用技術工程中心、環保應用技術工程中心 
創新團隊(9個):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研究創新團隊、企業信息化管理科研創新團隊、“文化旅遊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創新團隊、教育系創新團隊、植物應用創新團隊、物聯網技術創新團隊、新一代軟體技術研發創新團隊、新型交流充電樁、環保科研創新團隊 

學術交流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300多家企業在人才培養、基地共建、技術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建新龍馬汽車學院等專業學院,共建17個“校中廠”“廠中校”,共同試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舉辦7個行業企業訂單班、冠名班;在上杭、武平、永定等中職學校設立分校。

科研成就

2016年,學校完成福建省教育廳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市社科聯2016年度社科項目、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等項目的申報工作,共獲得立項19項;在各類學術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129篇;共有7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專利認證。 
2017年,學校獲得市級以上課題29項。其中,福建省教育廳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課題立項科技類5項、社科類9項,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立項2項,福建省社科規劃辦課題1項,龍岩市社科聯委託課題1項,龍岩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重點調研課題6項,龍岩市科技局課題1項,橫向課題2項。 
2018至2019學年,學校立項課題共11項,其中省級課題1項,市廳級課題10項,結項課題12項;共有11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授權專利10項;在各類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共118篇。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0年8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63萬冊,電子資源有《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讀秀知識庫》、起點醫考網、起點考試網、龍源期刊網等;每年征訂中外文期刊300多種,報紙近100種。 
● 學術期刊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創刊於1999年,是由中共龍岩市委宣傳部主管,閩西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學術期刊。學報主要設有閩西區域研究、文史研究、政治與經濟、教育教學研究、農業、工業技術等欄目。學報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等收錄。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學院校標為雙圓形徽標,外圓上部為學院中文名稱,下部為學院英文名稱;內圓上部主體為閩西開頭字母MX的造型,下方為學院創辦時間1983;色彩由紅、綠兩色組成。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校徽為教職員工和學生佩戴的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教師為紅底黃字,學生為藍底白字。 
● 校旗
學院校旗為紅色長方形旗幟,印黃色、規定字體的“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校名。 

精神文化

● 校訓
弘毅篤行、技精業成 
釋義:弘毅篤行——“弘”是寬廣之意,“毅”是強韌之意,“弘毅”指的是寬廣、堅韌的品質、態度,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一語,意謂抱負遠大,堅強剛毅,這是完成學業、達成事業必須具有的精神狀態。“篤”是專一,是堅定;“行”是實踐、是行動;古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成功成才的路有千條萬條,但有一條是必經之路,那就是堅定不移和持之以恆的行動和實踐。
技精業成——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直接,課程內容與實際工作聯繫緊密,讓學生熟悉行業、融入行業,掌握熟練的職業技能,讓觀念從“學優則仕成”向“技精則業成”轉變,這才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真正開始。 
● 校歌
學院校歌為《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校歌》 
歌詞曲譜
梅花山下龍津河畔,那裡有我們閩西職院箐箐校園,春天的音訊帶來了無限希冀,青春的求索編織美好的憧憬。
把紅土地鄉親的囑託寫進心懷,用火紅燃燒青春為你增添光彩,啊弘毅篤行,技精業成,我們擁抱著光榮夢想,豪情滿懷奔向未來。
奔向未來。
校歌曲譜
社團文化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展了線上讀書會、迎新晚會、校園音樂節、社團巡禮月、院系排球賽等學生活動。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盧偉耀
黨委副書記李貞鑫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溫獻榮
校長鄭志強
黨委委員、副校長吳新業、劉路永、盧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