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花燈

春牛花燈

燈彩“春牛花燈”又名“漁樵耕讀”。

基本介紹


源於湖南的送“春牛”,三都鎮張以發在送“春牛”形式上改造、充實,在原有送“春牛”1人或2人,用竹篾紮成牛頭,牛尾狀,蒙上黑布或黑紙系在身上,每至一家便唱幾段花鼓小調,祝願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基礎上,增加了“漁翁”“樵夫”“農夫”“讀書郎”組成“漁樵耕讀”燈彩,后又加了一旦一丑,配上民間小調,載歌載舞,一旦一丑為燈彩主角,一問一答,各角色有鮮明性格特色,丑角才思敏捷、機靈調皮,旦角聰穎坦率、熱情活潑,漁翁駝背拐腳、滑稽可笑,樵夫農夫插稈打渾、風諧詼諧,讀書郎文質彬彬、純樸敦厚,各角色均有各自規定舞步。表演中常用民間小調,唱詞均用江西宜春市銅鼓縣本地話,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