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小兒消化不良的結果 展開

小兒消化不良

小兒消化不良

小兒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兒科消化系統疾病。小兒消化不良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胃腸運動功能障礙、內臟高敏感性、胃酸分泌異常、精神心理因素等。小兒消化不良主要表現為上腹痛、腹脹、早飽、噯氣、噁心、嘔吐、上腹灼熱感等。小兒急性胃炎主要採用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營養吸收差,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兒科

病因


● 小兒消化不良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胃腸運動功能障礙、內臟高敏感性、胃酸分泌異常、精神心理因素等。

癥狀


● 小兒消化不良主要表現為上腹痛、腹脹、早飽、噯氣、噁心、嘔吐、上腹灼熱感等。

檢查


● 確診嬰幼兒消化不良主要依靠血常規、糞便隱血試驗、X線鋇劑造影檢查、CT、彩超等。
● X線鋇餐檢查、CT、彩超
● ● 用於排除臟器器質性疾病。
● 血常規
● ● 提示有無感染。
● 糞便隱血試驗
● ● 無特異性,可為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的一個篩選指標,排除惡性腫瘤。
● 其他檢查
● ● 體表胃電圖檢查、胃動力檢測等也可用於小兒消化不良的輔助診斷。

診斷


● 醫生診斷小兒消化不良,主要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排除臟器器質性疾病後方可診斷。
● 患兒持續或反覆發作的上腹部(臍上)疼痛或不適、早飽、噯氣、噁心、嘔吐、反酸。
● 癥狀在排便后不能緩解,或癥狀發作與排便頻率或糞便性狀的改變無關(即除外腸易激綜合征)。
● 無炎症性、解剖學、代謝性或腫瘤性疾病的證據可以解釋患兒的癥狀。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上腹部(臍上)疼痛或不適、早飽、噯氣、噁心、嘔吐、反酸等癥狀,容易與小兒消化不良混淆,這些疾病有胃食管反流、腸易激綜合征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癥狀、X線、CT、彩超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小兒消化不良主要採用一般治療、藥物治療。

一般治療

● 改善患兒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
● 去除與癥狀相關的可能發病因素,提高緩解癥狀的能力。

藥物治療

促動力葯


● 多巴胺受體拮抗劑甲氧氯普胺,具有較強中樞止吐作用,可增強胃動力。
● 5羥色胺受體激動劑,如枸櫞酸莫沙必利,可明顯改善早飽、腹脹等癥狀。

抗酸及抑酸葯


● 已廣泛應用於消化不良的治療。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酸劑有鋁碳酸鎂、復方氫氧化鋁、碳酸鈣口服混懸液等,可以緩解癥狀。

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


● 雖然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小兒消化不良的發病和癥狀間的關係尚不確定,但臨床上對於伴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消化不良患兒仍建議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有研究表明對於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患兒,用奧美拉唑及抗生素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后可使部分患者癥狀得到長期改善,比單一使用奧美拉唑療效好。

其他藥物


● 對抑酸和促動力治療無效、且伴明顯精神心理障礙患兒,可適當給予抗焦慮、抗抑鬱葯。

精神心理調整

● 醫生應該具備足夠的同情心、耐心。給予一定的行為治療、認知治療或心理干預,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安慰劑,大部分癥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善。對抑酸和促動力治療無效,伴有明顯精神心理障礙的患兒,需要心理科醫生協助診治。

危害


● 小兒消化不良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營養吸收差,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預后


● 小兒消化不良及早發現、積極治療、預后較好。

預防


● 注意避免進食誘發癥狀的食物,如咖啡、酒以及高脂食物等。
● 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不要過飽,按時進餐,多吃蔬菜、水果是調整消化功能的好方法。
●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使排便正常化可能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癥狀。
● 有心理疾病的患兒,適當進行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