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新視野的結果 展開

新視野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主辦綜合性政治理論刊物

《新視野》創刊於1984年,是由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

據2020年1月《新視野》編輯部官網顯示,《新視野》編輯委員會有顧問有15人、委員18人,編輯部有編輯7人、美術設計1人。

據2020年1月21日中國知網顯示,《新視野》共出版文獻量4932篇、總下載次數1235201次、總被引次數26588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284、(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20。據2020年1月2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新視野》載文量為2914篇、基金論文量為779篇、被引量為17508次、下載量為228431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學報影響因子為0.92。

歷史沿革


1984年,《黨校教學》創刊。
1992年,該刊更名為《陣地與熔爐》,開始公開發行。
1993年,該刊更名為《新視野》,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新視野[綜合性政治理論刊物]
新視野[綜合性政治理論刊物]
本刊設有經濟決策分析、社會建設、公共管理科學、政府改革與創新、公務員制度放談、執政黨建設、學科 前沿、首都科學發展論壇、法治文明、理論與實踐、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文化廣角、借鑒與參考、環球經緯等欄目。
刊發內容
《新視野》主要刊發具有理論深度和學術價值的人文社會科學文章。

人員編製


據2020年1月《新視野》編輯部官網顯示,《新視野》編輯委員會委員顧問有15人,委員有18人,編輯部有編輯7人、美術設計1人。
《新視野》編委會成員名單
顧問
石仲泉平新喬
寧騷朱景文
張卓元許耀桐
樊綱趙敦華
李忠傑李強
顧海良韓震
薄貴利趙曜
魏傑
委員
王民忠袁吉富
孫艷霞李鐵牛
鍾勇秦德佔
董武童萍
鄂振輝趙莉
張軍尹德挺
周美雷呂廷君
高壽仙金國坤
鄯愛紅梁駿
編輯
高壽仙李鐵牛
余茜車文婧
顧偉偉馬相東
劉秀秀
美術設計
姜希智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新視野》學報編輯委員會領導
職務姓名
主任、主編高壽仙
副主任、副主編李鐵牛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1月21日中國知網顯示,《新視野》出版文獻量4932篇。
據2020年1月2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新視野》載文量為2914篇,基金論文量為779篇。

收錄情況

《新視野》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年)政治學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引文(CSSCI)來源期刊,被CSSCI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1月21日中國知網顯示,《新視野》總下載次數1235201次、總被引次數26588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284、(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20。
據2020年1月2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新視野》被引量為17508次、下載量為228431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學報影響因子為0.92,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1658名。

獲得榮譽


《新視野》是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主辦的綜合性政治理論刊物,創刊於1984年,1992年起公開發行,1993年定名為《新視野》,為雙月刊,每逢單月10日出版。現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並連續數年被北京新聞出版局評定為一級期刊。該刊獲評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新視野
新視野

精神理念

辦刊宗旨
《新視野》以“新時代需要新視野,《新視野》服務於新時代”作為辦刊宗旨,為繁榮和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為奮鬥目標,刊發具有理論深度和學術價值的人文社會科學文章,鼓勵創新,關注現實問題,提倡前瞻性研究,力求做到時代性、應用性、學術性的統一。
雜誌以“新時代需要新視野,《新視野》服務於新時代”為辦刊宗旨,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為靈魂,以繁榮和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為奮鬥目標,高度關注當代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前沿問題,形成了“新”、“深”、“寬”、“活”的特色。
“新”,即新的視野、新的觀點。
“深”,即注重選題、論證深刻。
“寬”,即信息量大、覆蓋面寬。
“活”,即思想活躍、時代氣息。

投稿指南

1.該刊歡迎人文社會科學和改革開放方面重大題材的稿件,特別歡迎理論聯繫實際的、學術性較強的,並能體現該刊“新”“深”“寬”“活”風格特點的稿件。
2.來稿篇幅以8000~12000字為宜。論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並譯成英文。稿件正文之前需有200字左右、精鍊表達本文主要觀點的“摘要”,需有3-5個反映本文主題的“關鍵詞”。基金項目或資助項目請註明具體名稱及編號。
3.來稿請附上作者學術簡歷以及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電子郵箱等相關資料。
4.關於該刊的編排格式,詳見《〈新視野〉技術規範》,關於該刊的引文註釋,詳見《〈新視野〉關於引文註釋的規定》。
5.嚴格遵守著作權法和學術規範,不應存在任何形式的剽竊和抄襲行為,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應予註明。切勿一稿兩投,凡發現有此類行為者,今後將不受理該作者的稿件。
6.該刊對擬用稿件有權進行刪節和摘要,作者如不同意此處理,來稿時請註明。來稿請勿一稿多投,作者在投稿三個月後未接到用稿通知的,可自行處理。
7.因來稿量大,該刊不退稿件,務必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一經刊出,即付稿酬和樣刊。
8.來稿凡經該刊錄用,如無特殊聲明,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該刊及該刊合作媒體複製、發行及進行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使用費與該刊稿酬一併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