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風山

道風山

道風山,是以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命名之一座山。現已成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而其東面屹立著一座高12米的十字架,成為該處的地標。

基督教叢林


道風山位於九廣東鐵沙田站與大圍站之間的北面。從沙田站出發,沿道風山路直上約20分鐘便可抵逹山上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亦可從大圍站上銅鑼灣山,經百樂徑(私家路)穿過曉翠山莊,接入道風山路。
該建築群是一個揉合了中西文化之地,建築富中國園林特色,尤以有類似佛教寶塔建築設計聖殿的為最具特色,而且名字更有“道”一字,不禁令人聯想起中國的宗教,故常常被人誤會為一座中式廟宇群。其實,道風山是一個由西方傳教士興建的一個基督教建築群,是由一所教堂、一個圖書館,以及一個專門製作和售賣基督教工藝品及書籍的藝術軒組成的。早前政府有意將之列為香港法定古迹,但教會考慮過後,認為有兩個弊處,除要將機構開放予外人參觀影響清靜環境外,建築物亦不可作任何改動,對教會將來的發展有影響,因此拒絕政府要求。政府只能將該處列為二級文物。
入口為一道石拱門,上刻有“道風境界”的四個大字,另一邊則刻上“道風大千”。道風山的主要建築物“聖殿”殿頂瓦列分兩行,外形成八角形,藍瓦紅梁,檐角飛翹,尖頂中央豎立一十字架,每一檐角上,都豎立四個僧侶小像,聖殿外掛著一口從“景風山”搬來的大銅鐘。殿內有“講課室”,是牧師講道的地方,兩旁有聯語:“道與上帝同在,風隨意思而吹”。聖殿下方為靜室,名“蓮花洞”,內懸長明燈,十字架下安放蓮花座,仿如佛堂靜室。
在主建築群外圍小徑經過一條窄路,通過“博愛門樓”及一牌樓式的窄門名“生命門”,題字的人是孫文,旁有“感恩亭”,上鑲六幅彩瓷,是聖經上的六個著名故事。前面便是“大十字架”,昔日面向沙田海(現時沙田市中心),上刻“成了”。旁邊有大石鐫刻著“活在主內”。十字架下還有“望夫石塑像”

名字由來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中,各詞字皆有意義。其中:道是指“神的話”;風是指“聖靈的能力”;山是提該建築群位於山上;而叢林則有“茂林綠野”之義。而整句的含意為:“神的話如靈風颯颯,居高於道風山上,使這片茂林綠野成為聆聽上主聖言之地。”而徽號則是一個插在蓮花上的十字架,表示了道風山最初是向佛教徒傳播基督信仰的教會。

歷史傳說


關於道風山的傳說,坊間有多個版本:
·其一是從前有一個佛教徒因為信了耶穌,自此將充滿佛教色彩的寺廟建築改建為敬拜上帝的聖殿和基督教叢林,而這地就成了今天的道風山了;
·而另外一個則是說一個信奉了基督的佛教僧人把寺廟捐給一名的傳教士,而該寺成為了今天的道風山了。
可是,道風山建築群雖是古色古香,富中式寺廟特色,但它一開始已是由一名挪威籍宣教士艾香德牧師(Dr. Karl Ludvig Reichelt)創辦。他於1904年抵達中國湖南傳道。在當時,他對中國的宗教興建日濃,並燃起專向佛教徒傳道的異想。他在1922年在南京創立“景風山”,主要傳教對象是佛教及道教徒。后因軍閥內戰的緣故,艾香德牧師於1930年把工作由內地遷移至香港,在沙田創辦“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為了吸引佛、道教徒前來道風山學道,艾香德牧師更邀得丹麥著名建築師艾術華(Johannes Prip-Moller)設計龐大的中國式建築群。故山上的中式庭台樓閣皆是由教會興建,和坊間傳說有所不同。
不過經過幾十年的風雨侵蝕,基督叢林的確是有翻新的需要。再加上1999年一場大火把側堂燒毀,其他僅存的建築物也被白蟻嚴重破壞,再不能發揮其功用。所以道風山當局為了回復古迹的光彩,他們決定為基督叢林進行全面復修,並在其毗鄰動工興建之信義宗神學院,增大其建築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