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連義的結果 展開

李連義

山東作協會員

李連義,出生於1967年,農工民主黨黨員,大專學歷,筆名穎之、楊柳、李岩、若愚等。

個人簡介


1967年出生於汶河南趕牛溝邊的高庄村,十四歲時開始文學寫作,先後創作了二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很多作品被《人民日報》、《法制日報》、《山東文學》、《冶金報》、《新世紀文學選刊》等報刊刊發,出版作品集《時代的報告》、《情系趕牛溝》、《夢中的河》,長篇小說《味道》,作品多次獲獎。1991年加入泰安市文聯,成為該組織最年輕的會員之一,1993年被《文學評論家》、《山東冶金報》聘為記者,2008年作品《苦果》獲人民網、新華網、經濟網等網站舉辦的“遠離非法集資,構建和諧社會”徵文銀獎,作品《網路女孩》獲草原杯散文徵文一等獎,2009年創作散文《父親的三次北京之行》獲國家外宣辦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徵文二等獎,《我歌唱親愛的祖國》獲大眾報業集團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徵文三等獎。

個人經歷


李連義自幼喜愛創作,1985年,他牽頭成立以業餘文學愛好者組成的汶河文學社,出版刊物《汶河文學》,汶河文學社是改革開放后萊蕪市第一個自發組織的文學社團。1990年,李連義調入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擔任集團的宣傳幹事,在干好本職工作,積極為上級新聞媒體提供優良稿件的基礎上,他創作了很多反映鋼鐵工人生活、學習、工作、理想的小說、散文、詩歌、歌詞等,1993年他創作的詩歌《高爐》被人民日報大地副刊選用,在萊蕪引起轟動;1994年,經過半年醞釀創作的報告文學《豐碑是怎樣立起來的》被《山東文學》選用,對於宣傳泰鋼這個艱苦創業的典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06年,他利用一年的時間構思創作反映創業者酸甜苦辣的長篇小說《味道》,2007年出版《夢中的河》,該文集得到了著名作家劉玉堂的肯定。2014年李連義創作的37萬字報告文學《大道直行》在《中國報告文學》雜誌第三期整期刊發。自2008年起,李連義開始以宣傳“趕牛溝”品牌為主的小說、散文等體裁的創作,這是李連義文學創作的一次嘗試和創新,並結集由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王兆山、孫方之對於該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