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成立於1966年,是中國地震局直屬地震地質勘查與研究公益類非盈利性科研單位,其前身是地質部地震地質大隊。

重點研究領域和方向主要有地殼動力學理論、地殼應力場和形變場、地震構造力學機理、地震預測理論與方法、地震前兆理論和觀測技術、大地測量理論與觀測技術、重力和固體潮理論與觀測、遙感和衛星影像等空間信息技術的應用、地震與地質災害的機理與監測預警技術、電磁衛星系統總體設計建設與運行,衛星電磁數據處理技術與數據應用研究。

根據2018年10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具有高級研究人員100人,中級研究人員1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高級專家30人;有一個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及2個中國地震局研究中心,另下設10個所屬科研機構。

歷史沿革


1966年4月25日,地質部宣布地質部地震地質大隊成立。地震地質大隊為地質部的直屬單位,下設華北、西南、西北、中南四個區隊。
1970年3月25日,地質部將地震地質大隊交由中國科學院領導。同年5月,將地震地質大隊下屬的華北、中南、西南、西北區隊移交各省(市)地震工作部門領導。
1972年,地震地質大隊遷至北京市海淀區西三旗。
1972年8月,中國科學院辦公會議決定,地震地質大隊由國家地震局直接領導。
1986年2月6日,國家地震局批准國家地震局地震地質大隊更名為國家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
1998年3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家地震局更名為中國地震局。同年4月20日,中國地震局批准國家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更名為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
2000年至2002年,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被列為科技部社會公益科研院所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單位。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
2002年至2004年,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列入科技部、財政部、中編辦、中國地震局等部委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單位。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研究所內景
研究所內景
根據2018年10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具有高 級研究人員100人,中級研究人員1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高級專家30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陳顒(雙聘)、石耀霖(雙聘)
中共中央組織部“萬人計劃”(1人):雷建設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雷建設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1人):黃帥
中國地震局“新世紀優秀人才百人計劃”(2人):張景發、呂悅軍
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人才百人計劃”(2人):王成虎、任俊傑

科研部門

根據2018年10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有一個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及2個中國地震局研究中心,另下設10個所屬科研機構。
所內活動
所內活動
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1個):地殼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震局研究中心(2個):地震衛星應用中心、北京市地震觀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研機構(10個):地殼動力學研究室、地震前兆觀測技術研究室、斷層力學研究室、地殼應力研究室、地震監測與預測研究室、工程地震研究室、地球物理探測與地震救援技術研究室、地殼運動與遙感應用研究室、地震信息網路研究室、電磁衛星技術與應用研究室

設施資源

• 圖書資源
中國地震局圖書館是由中國地震局主辦、中國地震台網中心承辦、中國地震局系統各單位協辦的專業圖書館,為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禦、應急救援等領域的科學研究人員及相關管理部門提供服務。其中包含中國知網、萬方、維普、超星等23種資料庫。
• 設施設備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殼動力學重點實驗室房屋面積約1000平方米,擁有宇宙成因核素超凈實驗室、三維滯彈性應變恢復系統、熱/光釋光自動測量儀等主要實驗設備211台,價值人民幣4016萬元。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截至2018年10月,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科技人員承擔過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地震科學基金項目,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0餘項。
• 獲國家級獎勵的成果
成果名稱主要完成人獎項名稱與等級獲獎時間項目起止時間
中國主要構造體系與震中分布圖(1:400萬)地震地質大隊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1970
震前應力場的研究實驗室、分析室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19751977
京津及華北地區地震地質研究地震地質大隊一隊、實驗室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1968~1971
長江三峽工程壩區及外圍深部構造特徵研究陳學波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1987~1990
斷層形變系列化觀測儀器及其推廣應用勾波、張鴻旭、陳浩、羅光祿、陳葛天、劉鳳秋、趙營海、張周術、孫起偉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1991~1996
參考資料來源 
• 國家級合作研究課題獲獎成果
成果名稱地殼所參加人員獎項名稱和等級獲獎時間項目起止時間
中國地震烈度區劃的綜合研究地震地質大隊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1973~1976
西南烈度區劃的綜合研究地震地質大隊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1968~1971
中國活動構造和強震震中分布圖(1:300萬)地震地質大隊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1973~1976
地應力絕對測量系統和方法的研究地震地質大隊四隊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1972~1975
《地震地質》地震地質大隊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
CW—250型感測器圍壓率定機李立球、李方全國家發明三等獎19791972~1975
金川資源綜合利用---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61975~1981
地質力學地應力測量技術及應用李方全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871980~1986
國土衛片在京津唐地區國土資源與環境調查中的應用吳淑敏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01986~1988
地質礦產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鄂爾多斯周圍斷陷盆地帶現今活動特徵及其與大地震複發關係的研究聶宗笙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1984~1987
六枝礦務局綜合防突措施的研究李建春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1987~1989
能源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阿爾金活動斷裂帶劉光勛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51985~1991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編製謝富仁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2001
青藏鐵路工程陸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082001~2002
煤礦井下地質力學原位快速測試及圍岩控制技術謝富仁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
參考資料來源 

學術交流

截至2018年10月,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與中國國內研究所和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同美國、日本、德國等中國以外研究所和大學也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關係。
• 2018年“地震英才國際培養項目”學術論壇
2018年4月20日,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2018年“地震英才國際培養項目”學術論壇第四期學術交流會召開,科研人員及在讀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 “地震科技青年骨幹人才培養項目”學術沙龍活動
2016年5月31日,“地震科技青年骨幹人才培養項目”學術沙龍活動在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舉辦,來自地質所、地球所等11家單位的60餘位青年科技人員和教育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活動。

人才培養


截至2018年10月,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為地球物理學的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碩士點
地球物理學、地質學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中國研究所內有1個博士后工作站,此外,研究所還與清華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后。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所長、黨委副書記徐錫偉
黨委書記、副所長劉宗堅
副所長陳虹、楊樹新
紀委書記李麗華
總工程師申旭輝
參考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 地震地質大隊領導更替(1966~1986年)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朱林青籌備負責人、大隊長、黨委書記(代理)1966.5~1967.6
趙景玉軍管組組長1966.4~1967.6
趙奎華革命委員會主任1967.7~1971.10
王國亮黨委書記1971.11~1973.5
徐炬大隊負責人、黨委書記(代理)1973.4~1975.9
王劍一黨委書記1975.10~1977.9
解兆元黨委負責人、黨委書記1978.2~1983.4
宮士湘
王樹華
黨委書記、紀委書記
大隊長
1983.5~1984.12
1983.5~1986.2
參考資料來源 
• 地殼應力研究所領導更替(1986~2018年)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王樹華
郭志濤
所長
黨委書記
1986.7~1988.5
1986.7~1988.5
郭志濤所長、黨委書記1988.5~1991.6
趙國光
陸遠忠
所長
黨委書記、副所長
1991.6~1995.7
1991.6~1995.7
杜振民所長、黨委書記1995.7~2000.6
杜振民
唐榮余
張衛東
所長、黨委書記
所負責人、所長
副所長、黨委負責人、黨委書記
2000.6~2001.3
2001.3~2004.3
2001.3~2004.3
唐榮余
唐榮余
鞏曰沐
所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書記
黨委書記、副所長
2004.3~2010.2
2006.8~2010.2
2004.3~2006.3
謝富仁
劉宗堅
所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書記、副所長
2010.2~2017.2
2012.9~2017.2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