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

江漢大學教授

馬丹,醫學博士,呼吸內科專業,主任醫師,副教授。2008年起擔任江漢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主任。

馬丹博士以張應天教授為榜樣,長期堅持臨床一線診療工作和臨床醫學教育工作,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待病人如親人,技術上精益求精,多次成功救治疑難危重病例。同時在教學中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大力踐行人材培養方針的核心內容“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

人物經歷


馬丹博士於1999年擔任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2000年擔任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2001年擔任江漢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2003年“非典”期間擔任江漢大學附屬醫院發熱門診主任,2005年擔任江漢大學醫學院臨床技能實驗室主任,2006年擔任江漢大學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副主任,2008年擔任江漢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主任。
2001年擔任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呼吸學會委員; 2003年擔任江漢大學學報兼職編審;2005年擔任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理事;2006年任湖北省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臨床醫學教育學組委員;2007年擔任中國中西結合學會湖北省分會委員;2009年擔任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臨床醫學教育研究會第九屆理事。

主講課程


講授的課程有“診斷學”、“內科學”、“急診醫學”、“老年醫學”、“臨床技能學”和“院前急救”等多門臨床醫學課程。

主要貢獻


馬丹博士以張應天教授為榜樣,長期堅持臨床一線診療工作和臨床醫學教育工作,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待病人如親人,技術上精益求精,多次成功救治疑難危重病例。每年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
馬丹博士在教學中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大力踐行人材培養方針的核心內容“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根據國際通行的“全球醫學教育最低標準”(GMER)的要求,在教學方法方面積極開展以模擬醫學教育為基礎的臨床醫學實驗和實踐教育,主持籌建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功能齊全的臨床技能實驗室,在湖北省內高等醫學院校中率先培訓和應用“標準模擬病人”;在課程設置方面積極開展課程改革,獨立設置了“臨床技能”實驗教學課程,並為該課程的教學主持編寫了相關教材;在考試方法方面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注重形成性考核,並在湖北省高等醫學院校中率先實施了多站式客觀結構臨床考試(OSCE)。在馬丹博士的帶領下教研室多位教師獲得江漢大學教學質量獎。
馬丹博士多年來潛心研究,公開發表臨床醫學論文10餘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篇,中國科技核心期刊5篇,指導青年醫生完成並公開發表臨床研究論文多篇;主持並完成湖北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老年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生存質量的研究”;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廳重點教育改革研究項目“醫學模擬教育對臨床醫學教育的促進作用”;參與完成武漢市科技局研究項目“臨床檢測血清中CYFRA21-1和NSE對肺癌診斷和預測的意義”;主持編寫了70餘萬字的教材《臨床技能學基礎》(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5)和70餘萬字的專著《急診醫學》(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2)。在馬丹博士的帶領下臨床技能實驗室已獲得多項湖北省科技廳和湖北省教育廳研究項目立項,實驗室的多位教師成為項目負責人。
曾多次出席全國臨床呼吸疾病專業年會和各種臨床醫學教育的全國性會議,並在大會中作學術交流;積極參與地方醫學會的各種活動,多次以主講和諮詢專家的身份在各種醫學會專業學術活動中發言。

獲獎記錄


馬丹博士曾獲得“江漢大學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工作先進個人”、“江漢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其中負責主講的“物理診斷”課程於2007年被評為江漢大學校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