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癌

鼻腔癌

鼻腔癌是指原發於鼻腔內的惡性腫瘤,多見於鼻腔外側壁。多發於男性。鼻部長期慢性炎症刺激、接觸致癌物質或放射性輻射、交界性或良性腫瘤惡變、內翻乳頭狀瘤和多形性腺瘤惡變等可導致,此外,與病毒感染等可能也有關。鼻腔癌的表現為鼻塞、鼻出血或血性鼻涕、疼痛與麻木感,隨病情的發展及腫瘤侵襲可有流淚、復視、視力下降、耳悶、聽力減退、張口困難、貧血貌(如面色蒼白、頭昏眼花)、消瘦等。鼻腔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綜合療法。鼻腔癌為惡性腫瘤,可危及生命。鼻腔癌患者早期診斷,合理治療,部分患者可治癒,否則預后不良。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科、腫瘤科

病因


● 鼻腔癌的病因有很多,常見的因素如下:
● 長期鼻部慢性炎症刺激。
● 接觸致癌物質或放射性輻射。
● 鼻部交界性或良性腫瘤惡變。
● 內翻乳頭狀瘤或多形性腺瘤惡變。
● 病毒感染(如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可能有一定的關係。
● 煙草煙霧是鱗狀細胞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 機體免疫力低下。
● 吸入木屑,膠水和粘合劑的職業和慢性暴露與鼻腔癌有關。

癥狀


● 鼻腔癌的主要表現為:
● 鼻塞,一側漸進性鼻塞,發展迅速,晚期為持續性鼻塞,可為雙側。
● 鼻出血或血性鼻涕。
● 疼痛與麻木感。
● 隨病情的發展及腫瘤侵襲可有流淚、復視、視力下降、耳悶、聽力減退、張口困難、貧血貌(如面色蒼白、頭昏眼花)、消瘦等癥狀。

檢查


● 確診鼻腔癌主要依靠鼻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及細胞塗片、手術探查、頸部淋巴結活檢。

鼻鏡檢查

● 直接觀察腫瘤所在的部位、形態及累及部位。

影像學檢查

● 通過X線、CT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腫瘤所在的部位和範圍、形態、組織侵犯情況及骨質破壞程度等。

病理學檢查及細胞塗片

● 確診腫瘤依賴病理學檢查,高度懷疑鼻腔鼻竇腫瘤時,可進行組織活檢或細胞塗片。

手術探查

● 對多次活檢陰性、診斷特別困難且又確實很可疑病例的患者可採取鼻竇探查術,用於確診。

頸部淋巴結活檢

● 檢查是否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但此種檢查可能出現導致腫瘤擴散的情況,應盡量避免。

診斷


● 醫生診斷鼻腔癌,主要依據癥狀、鼻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及細胞塗片、手術探查、頸部淋巴結活檢等進行診斷。具體診斷依據如下:
● 癥狀:鼻塞、鼻出血或血性鼻涕、疼痛與麻木感,隨病情的發展及腫瘤侵襲可有流淚、復視、視力下降、耳悶、聽力減退、張口困難、貧血貌(如面色蒼白、頭昏眼花)、消瘦等。
● 鼻鏡檢查:前鼻鏡可見鼻腔中的新生物常呈菜花狀,基底廣泛,表面常伴有潰瘍及壞死組織,易出血,后鼻鏡可顯示后鼻孔區、鼻咽頂部、咽鼓管咽口是否已被累及,並可觀察到腫瘤的原發部位、大小、外形以及鼻竇的開口情況等。
● 影像學檢查:CT、X線片可見骨質破壞、腫瘤所在的部位和範圍,可勾畫出腫瘤的立體輪廓;磁共振成像可顯示軟組織受侵犯情況等。
● 病理學檢查及細胞塗片、手術探查:可確診為鼻腔癌。
● 頸部淋巴結活檢:頸部淋巴結出現腫大,活檢可顯示是否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的發生。

分型


● 鱗狀上皮細胞癌。
● 腺癌。
● 淋巴上皮癌。
● 嗅神經母細胞瘤。
● 惡性黑色素瘤。
● 惡性淋巴瘤。
● 內翻性乳頭狀瘤惡變等。

鼻腔癌是如何病理分期的


0期

● 鼻腔原位癌,無頸部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1期

● 局限於鼻腔,伴有或不伴有侵蝕,無頸部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2期

● 腫瘤侵蝕或破壞下部結構,無頸部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3期

● 分三種。
● 腫瘤局限於鼻腔,伴有或不伴有侵蝕,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等於或小於3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侵蝕或破壞下部結構,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等於或小於3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侵犯面頰皮膚、上頜竇後壁、眶底、前組篩竇或侵犯眶前部、上頜竇,無頸部淋巴結轉移或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等於或小於3cm,無遠處轉移。

4期

● 分三種。
● 腫瘤侵犯顱內、篩板、顱底、蝶竇、鼻咽、額竇及眶尖、鼻皮膚,無淋巴結轉移或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等於或小於3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原發於鼻腔任何部位,同側或雙側單個或多個淋巴結轉移,腫瘤最大可超過6cm,無遠處轉移。
● 腫瘤原發於任何位置,頸部淋巴結轉,遠處轉移。

鑒別診斷


● 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鼻塞、鼻出血等癥狀,容易與鼻腔癌混淆,如鼻腔良性腫瘤、鼻竇囊腫等。
● 如果出現上述不適表現,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詳細檢查,請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治療


● 根據腫瘤的性質、大小、侵犯範圍和患者全身情況而全面考慮,大多數鼻腔腫瘤患者需要包括外科手術和放射治療(RT)在內的多學科方法進行治療。

手術治療

● 為使手術取得較好效果,並盡量保存患者重要器官的功能,術前須有周密的估計和計劃,術中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換術式。主要的手術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 鼻側切開術。
● 上頜骨切除術(包括上頜骨部分切除術)。
● 擴大上頜骨切除術。

綜合療法

● 手術結合放療。
● 化療結合手術。
● 手術結合放療、化療。
● 擇區性或根治性頸淋巴結清掃術,適用於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

危害


● 鼻腔癌為惡性腫瘤,可危及生命。

轉移性


● 淋巴轉移。
● 早期轉移者較少,轉移部位多在頸淋巴結。

預后


● 鼻腔癌早期診斷,合理治療,部分患者可治癒,否則預后不良。5年局部控制率大約為60%~80%,總體5年生存率基本與此相似。

預防


● 注意鼻腔衛生,防止鼻部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等。
● 慢性鼻部炎症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的發展。
● 避免接觸致癌物質和放射性輻射。
● 鼻腔鼻竇良性腫物應儘早就醫治療。
● 適當鍛煉身體,增強機體免疫力。
●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