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
馬哈拉施特拉邦境內的景點
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境內,背負文底耶山(溫迪亞山脈),面臨果瓦拉河(戈達瓦里河)。始鑿於公元前2世紀,直延續到7世紀中葉。現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余皆為僧房。
阿旃陀(ā zhān tuó)以其壁畫藝術著稱於世。由於洞窟開鑿年代分屬三個不同時期,所存16窟壁畫亦呈現出三種不同風格。
第9、10窟壁畫涉及佛教的小乘形式。繪製於公元前後,以本生故事為主。
第16、17窟為第二期壁畫,約繪製於6世紀左右。以人像和建築圖案的配合為特色,構圖富於變化,線條流暢,筆法洗鍊,色彩絢麗,內容多為佛教宣傳。
第1、2窟為第三期壁畫,約繪製於7世紀左右。世俗性題材增多,與外來的中國、波斯風格融合混雜,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表現,如帝王宮廷歡宴、狩獵、朝覲的場面,飛禽走獸、奇花異卉等等,構圖活潑,栩栩如生。《波斯使節來朝圖》記錄了波斯和印度的聘問通好。
中國高僧玄奘曾在7世紀初朝聖阿旃陀(ā zhān tuó),《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記為摩訶剌他國東境的阿折羅伽藍及石窟。隨著佛教的衰落,這裡門庭冷落,逐漸被人忘卻,成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紀初才被重新發現,引起世人矚目。
阿旃陀石窟
壁畫依早、、晚。
早壁畫構圖橫幅形,造型、技較遺跡佛藝術,顯步。窟殘存佛傳佛故,線柔純樸;窟索姆、六牙禮拜菩提樹畫,運筆膽,豪。
阿旃陀石窟
到了晚期,壁畫創作在藝術上更臻完善。此時壁畫構圖宏大莊重,整體感強,線條穩健,色彩典麗,講求透視,畫面景物立體感有所加強,人物裝飾更加華美,為阿旃陀石窟壁畫藝術的最佳者。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和壁畫藝術,對以後印度的美術創作產生了巨大作用,而且隨著佛教的傳播,對其他國家的美術亦有很大影響。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
刻畫細膩精巧,形態優美。中間有一大廳,四周壁畫上有 五百羅漢像,其貌各異,表情豐富。第 1 窟內壁畫場面的幅度皆較大,最著名的是持青蓮菩薩像,妙相莊嚴,頭戴寶 冠,肌肉勻稱。窟內前壁的波斯使節來朝圖,反映了印度和波斯聘問通好的場面。該窟中的灌頂圖、屍毗王本生圖和降魔圖,也都是十分精彩之作。第 2 窟時代最晚,其前廊壁上與藻井等處都有壁畫。洞內左右的小佛龕壁畫尤引人注意,右龕以山嶽為背景,塑造了婦女和兒童的形象,左龕的重層室內,奴婢們簇圍一貴婦人,人物頗為寫實。另外,周壁上的鹿王本生、摩耶夫人之夢等佛教故事,情節曲折,內容更為廣泛。在第 16 窟內左邊牆上的壁畫,是喬達摩出家修道時他妻子的悲哀畫面,喬達摩出家修道后,妻子耶輸陀羅斜坐在椅子上,微微低頭,憂傷欲絕、痛不欲生的神情活現於畫面。在 16 窟的外面,有一條小路,是在岩石上鑿成的,從石階下去有一門,門外兩旁各有一隻用黑石雕成的大象守門,再往前就是巴哥拉河岸。據說,唐朝玄奘法師在公元 638 年曾航行到此登岸,訪問阿旃陀石窟。在第 17 窟里的佛在兜率天宮說法一畫,生動地描繪了眾多善男信女騎馬、乘車從各個地方趕來,集中精力聽講的情景。畫中人物表情各異,不 同的坐騎也表現得生動逼真。阿旃陀石窟集印度古代建築、雕刻和繪畫之大成,融三者於一體。它雖然取材於佛的生平事迹,但卻如實地反映了當時印度古代宮廷生活和社會風貌。壁畫和雕刻的優秀藝術,不僅對後來印度的美術產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對東方佛教所曾傳布的國家和地區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要進入阿旃陀石窟區只有一個入口,首先見到的是第一窟,然後依次按編號進入其他洞窟。石窟所在的河岸崖壁高76米,洞窟區沿河灣外側崖壁延伸約550米,共有30個洞窟,洞窟大體上橫向排列為一排。洞窟在早晚兩個時期建造,屬於早期的只有4個洞窟,其中第9、第10兩個窟是塔堂窟,原來都有壁畫,但保存下來的很少,其餘兩個是僧房窟。
阿旃陀第2次開窟約在公元4、5世紀開始,當時該地是在瓦卡塔卡王朝統治之下。瓦卡塔卡王朝和笈多王朝有聯姻關係,所以洞窟的浮雕和壁畫也受到笈多王朝地區的影響。後期的塔堂窟有3個,即第19、26和29窟。洞窟正廳內的塔基大大升高,在塔基正面開出大龕,龕內刻高大的主尊佛像,主尊佛像和塔身連為一體,佔去塔身正面絕大部分。第26窟規模龐大,前庭正壁有建窟銘文,銘文作者是高僧阿折羅,施主是當朝權臣。7世紀時我國唐代名僧玄奘在印度曾經拜訪這裡,他有精妙確切的記載,他寫道,“爰有伽藍,基於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台,背岩面壑”。從中可以看出是一處深谷古剎。
後期的僧房窟共有21個,形制的突出變化是在中廳正壁的正中向內增開一間佛堂。佛堂多數為前後兩進,裡間有龐大的石雕佛像。大部分僧房都有許多裝飾,在中廳的頂部和迴廊的外側壁畫滿了壁畫,正門裡外和迴廊列柱面都有細緻繁複的浮雕。僧房也不再是過去的樸素無華,而成了富麗堂皇的佛陀壁畫世界。
印度古代繪畫在阿旃陀石窟保存得最多,水準也最高,因而這裡被稱為印度古代繪畫的寶庫。後期洞窟的壁畫以第1、2、16和17這四個僧房窟最多,這是因為僧房內能作壁畫的壁面比塔堂窟多。由於洞窟建築空間進深很大,白天中廳里的光線也很暗,因而壁畫才保存了新鮮的顏色,可謂琳琅滿目。這四個洞窟的壁畫是笈多盛期重彩畫的代表作。窟內壁面的塗層製作相當細緻,平整的岩石面上先作兩層草泥塗層。泥層表面砑光,再塗白灰漿,然後作畫。所用顏料除炭黑外都是礦物質,所用的青金石藍顏料從阿富汗輸入,極為昂貴。調和顏料用的是水溶膠。壁畫題材的分佈也十分有規律,在前廊正壁和列柱畫佛像和菩薩像,中廳四壁主要畫佛傳和本生。天花板畫各種紋飾、人物、動植物和幾何圖形。這些紛繁的紋飾顯示出熱帶環境下到處生氣勃勃的景象,增加了中廳的華麗氣氛。
第17窟壁畫保存得最好,佛傳題材有從三十三天下凡和調伏醉象等等。故事畫的構圖是,每幅有若干情節和場面,其間用樹木、假山、房屋和門庭等道具隔開。從整體來看,各場面還是混雜交錯在一起,各情節間的時間順序也不明顯,這種構圖也正反映了當時印度人的時間循環觀念不清。第1窟壁畫保存得也比較好,畫面多用鮮明的對比色,畫幅構圖與人物描繪注重動態和表情,是阿旃陀壁畫中水平最高的。在中廳正壁佛堂門的一側畫有一個手持蓮花的菩薩,菩薩寶冠上插滿首飾,表情莊重。菩薩右手持蓮花,身體的頸、腰、臀三處各有一個折彎。菩薩的左右兩側有婦人和武士侍奉。故事發生在山林之中,這描述的正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的寧靜與平和。笈多王朝的繪畫對中亞和對我國新疆的石窟壁畫也有影響。
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 屆會議報告。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位於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達雅山的懸崖上,西距奧蘭加巴德 106 公里。石窟環布在新月形的山腰陡崖上,高低錯落,綿延 550 多米,以壯麗的建築、精美的雕刻和壁畫,與泰姬陵並稱為印度的雙壁。阿旃陀石窟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為佛殿、僧房而開鑿的,距今已有 2000多年的歷史。“阿旃陀”一詞源於梵語“阿謹提那”,意為“無想”。全部石窟 29 座,從建築形式上基本分為支提與毗訶羅兩類。第 9、10、19 和 26窟為支提,其餘 25 座皆為毗訶羅。支提窟當中置窣堵婆,天然岩鑿,內殿四周,建造列柱。毗訶羅內部陳設簡單,有石床、石枕和佛龕。石窟內有精美的壁畫和精工細鑿的雕刻,因建成時間不一,各具特色。內容描繪了釋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當時印度社會生活和宮廷生活等情景,包括山林、田舍、戰爭、樂舞以及勞動人民狩獵、畜牧、生產等場面,內容十分豐富。第 1 號石窟建於 7 世紀,是大乘派佛教建築的典範。窟內有一尊釋迦牟尼雕像,高 3 米,從 3 個角度觀看有 3 個不同的神態:從正面觀看,佛似沉思,左面看似在微笑,右面看又似莊嚴凝視。拱門和 6 根大柱上雕有飛天和仙女,
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是古代石窟建得最多的地方。而在馬哈拉施特拉邦保存的45座石窟中,阿旃陀的石窟是最著名的。從孟買趕到奧蘭加巴德,第二天清晨又坐上當地巴士直奔阿旃陀,再乘上通往景點的大巴,這才終於進入這片布滿石窟群的幽幽山谷之中。隨人流爬上岩石山的半山腰處,山腳下那呈圓弧形的乾涸的瓦格拉河在此蜿蜒而過。這些隱藏於深山密林中的石窟,8世紀后就已經廢棄了,可後來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石窟發現的經過十分有趣且神奇。1819年,受一隻巨大的老虎襲擊而陷困境的軍官約翰·史密斯逃到深山密林中。這位英國駐軍指揮官是應海得拉巴藩王國尼扎姆藩王的邀請參加打獵的。當時,阿旃陀屬該藩王國所轄。躲在瓦格拉河谷中的精疲力竭的史密斯環顧四周,準備開槍射擊時,他的視線被枝葉遮蓋的岩壁的奇異形狀所吸引,走近一看,這是在岩石上雕刻的有精美裝飾的馬蹄形窗戶。當天,史密斯雖然一隻老虎也沒打死,但卻發現了阿旃陀的30座佛教石窟。這些石窟沿瓦格拉河的流向,呈圓弧形排列在長550米、高76米的斷崖上。石窟群已經很久沒有人跡,一排排柱子支撐著的圓形頂部,已成為密集的蝙蝠巢。史密斯趕走蝙蝠,在石窟里刻上自己的名字。
阿旃陀石窟(AjantaCaves)印度佛教石窟群。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從題材上分佛教造像、裝飾紋樣。其中佛教造像可分早中晚3期,由於風化嚴重,早期雕像已很難辨識,中期雕刻手法趨於成熟,出現了許多精品,如16窟中的說法佛、19窟中的列柱和板框上的採花女子像及蛇王像等,技藝精熟,為石窟造像之佼佼者。後期雕像,規模擴大,人物的刻畫更加細膩精巧,形態也更加優美,如26窟中的佛陀降魔和涅盤、1窟中的釋迦牟尼像,以及布滿窟內四壁的佛傳、佛本生故事浮雕等。
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屆會議報告。阿旃陀佛教石窟遺址始建於公元前2至1世紀,公元5至6世紀的笈多王朝時期,又大規模擴建,修飾,增加了很多更加絢麗多彩的石窟。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境內,背負文底耶山,面臨果瓦拉河。始鑿於公元前2世紀,一直延續到7世紀中葉。現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余皆為僧房。阿旃陀以其壁畫藝術著稱於世。由於洞窟開鑿年代分屬三個不同時期,所存16窟壁畫亦呈現出三種不同風格。第9、10窟壁畫涉及佛教的小乘形式。繪製於公元前後,以本生故事為主。佛教認為,佛陀是已入涅盤、徹底擺脫業報輪迴的聖人,是不能再生的,所以多以象徵性手法來表現,如法輪、蓮花、小白象等。第16、17窟為第二期壁畫,約繪製於6世紀左右。以人像和建築圖案的配合為特色,構圖富於變化,線條流暢,筆法洗鍊,色彩絢麗,內容多為佛教宣傳。第1、2窟為第三期壁畫,約繪製於7世紀左右。
世俗性題材增多,與外來的中國、波斯風格融合混雜,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表現,如帝王宮廷歡宴、狩獵、朝覲的場面,飛禽走獸、奇花異卉等等,構圖活潑,栩栩如生。《波斯使節來朝圖》記錄了波斯和印度的聘問通好。中國高僧玄奘曾在 7世紀初朝聖阿旃陀。隨著佛教的衰落,這裡門庭冷落,逐漸被人忘卻,成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紀初才被重新發現,引起世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