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腸胃炎

慢性腸胃炎

慢性腸胃炎是胃黏膜和腸黏膜的慢性炎症的統稱,包括慢性腸炎和慢性胃炎,但本概念過於寬泛,目前正規教科書很少提及這一概念。發病率一般隨年齡增加而上升。慢性腸炎和慢性胃炎的病因不同。慢性腸炎的發生,與微生物感染、飲食不當和藥物影響等因素有關。慢性胃炎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十二指腸-胃反流、藥物食物刺激、免疫力降低、環境氣候變化等因素有關。慢性腸炎的病程一般在2個月以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發熱。大多數慢性胃炎患者沒有明顯癥狀,有癥狀者可表現為中上腹不適、飽脹、鈍痛、燒灼痛等,也可有食慾缺乏、反酸、噁心等消化不良癥狀,嚴重併合並有消化性潰瘍,癌變者可有貧血、嘔血、排黑便等表現。慢性腸炎主要通過病原治療、對症治療。慢性胃炎主要通過一般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對症治療。慢性腸胃炎的病程長,出現腹痛、腹瀉、食慾缺乏等不適,可能會影響正常進食。如果不積極治療,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如果慢性胃炎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癌變。大多數患者經積極規範治療后,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

病因


● 慢性腸炎和慢性胃炎的病因不同。

慢性腸炎

微生物感染


● 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犬瘟熱病毒等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腸炎。
● 痢疾桿菌、空腸彎麴菌和沙門菌等細菌可引起細菌性腸炎。
● 白念珠菌、組織胞漿菌、藻狀菌、麴菌等真菌可引起真菌性腸炎。
● 溶組織內阿米巴、鞭毛蟲、球蟲、弓形蟲、蛔蟲等寄生蟲可引起的寄生蟲性腸炎。

飲食不當


● 誤食污染、腐敗變質的食物,易引起急性腸胃炎。

藥物影響


● 濫用抗生素可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可能引發腸炎。

慢性胃炎

幽門螺桿菌感染


●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 不注意飲食衛生、與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共餐,均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十二指腸-胃反流


● 長期存在十二指腸-胃反流,也會導致胃黏膜產生慢性炎症。

藥物食物刺激


● 長期大量服用非甾體抗炎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是慢性胃炎的常見誘因。
● 長期食入濃茶、烈酒、咖啡、過冷、過熱或刺激性食物,可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

免疫力降低


● 長期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患有尿毒症、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可因自身免疫功能降低而引發慢性胃炎。

環境氣候變化


● 對於環境氣候變化,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就可能會引起支配胃的神經功能紊亂,便胃液分泌和胃的運動不協調,引起慢性胃炎。

癥狀


慢性腸炎

● 病程一般在2個月以上,主要表現為:

腹痛


● 長期存在、反覆發作。

腹瀉


● 輕重程度不一;
● 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 重者可每1~2小時一次,甚至出現排便失禁;
● 部分患者可有夜間腹瀉和(或)餐后腹瀉;
● 直腸嚴重受累時,可出現里急后重感。

消化不良


發熱


慢性胃炎

● 大部分人沒有明顯癥狀,也可以出現以下癥狀:

典型癥狀


● 中上腹不適、飽脹、鈍痛、燒灼痛,反覆發作,沒有規律;
● 飯後打飽嗝;
● 不想吃東西;
● 飯後感覺噁心、反酸。

其他癥狀


● 面色蒼白
● 乏力
● 體重下降
● 嘔血
● 排黑便

檢查


● 內鏡檢查是慢性腸胃炎診斷的關鍵,為進一步了解病情,還可能會做胃腸X線鋇餐檢查、糞便常規、胃液檢查、血清學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測等檢查。

內鏡檢查

● 結腸鏡和胃鏡檢查是診斷慢性腸胃炎的主要方法。
● 通過內鏡可以觀察病變範圍、大小、形態,幫助判斷病情。
● 內鏡下取活檢標本做病理學檢查,幫助診斷和確定疾病類型。

胃腸X線鋇餐檢查

● 通過鋇劑灌腸造影可以看到消化道輪廓,幫助判斷消化道有無息肉、水腫、狹窄等病變。
● 用氣鋇雙重造影還可以觀察黏膜的細微結構,幫助發現病變。

便常規

● 如果懷疑為細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腸炎,可以通過檢測糞便中的細菌,來幫助診斷疾病,尋找病因。

胃液檢查

● 基礎胃液分泌量測定及組胺試驗,可以判斷胃泌酸功能,有助於慢性胃炎的診斷及指導臨床治療。

血清學檢查

● 主要是測定血清促胃液素、胃蛋白酶原的含量。有助於協助判斷是否存在胃黏膜萎縮。

幽門螺桿菌檢測

● 通過胃鏡檢查取胃黏膜活組織進行檢測,或通過13C或14C尿素呼氣試驗,來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診斷


● 醫生通過詢問病史,結合臨床表現、內鏡檢查來綜合診斷疾病。
● 出現腹痛、腹瀉、消化不良、食慾缺乏等不適。
● 內鏡檢查:根據顯微鏡下的組織表現,可以明確疾病的類型。

鑒別診斷


● 腸易激綜合征、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膽囊炎也可以引起腹痛、腹瀉、消化不良、食慾缺乏等不適,僅根據臨床表現不易與慢性腸胃炎區分。
● 如果出現腹痛、腹瀉、消化不良、食慾缺乏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內鏡檢查、胃腸X線鋇餐檢查等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慢性腸炎

病原治療


● 病毒性腸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療,可自愈。
● 細菌性腸炎,需要根據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葯。

對症治療


● 腹瀉或嘔吐嚴重的患者,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程,進行補液治療。

慢性胃炎

一般治療


● 避免進食對胃黏膜有強刺激的食物和藥品,戒煙忌酒。
● 注意飲食衛生,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防止幽門螺桿菌在家庭內傳播。

根除幽門螺桿菌


● 目前常用1種質子泵抑製劑+2種抗生素+1種鉍劑的四聯方案來根除幽門螺桿菌。
● 常用的質子泵抑製劑有:埃索美拉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
● 常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 常用的鉍劑有:枸櫞酸鉍鉀、果膠鉍等。

對症治療


● 反酸、腹痛時,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和抑酸藥物可有效緩解癥狀。
● 上腹飽脹、噁心、嘔吐時,常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促胃動力藥物。

危害


● 慢性腸胃炎的病程長,出現腹痛、腹瀉、食慾缺乏等不適,可能會影響正常進食。
● 如果不積極治療,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
● 如果慢性胃炎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癌變。

預后


● 大多數患者經積極規範治療后,預后良好。

預防


● 注意飲食衛生;不與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等;改正不良的餵食習慣。
● 家人中如果有人患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應該勸告其及時治療。
● 飲食要規律、清淡,避免暴飲暴食以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避免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葯,避免濫用抗生素。
● 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
●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