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靈生
樂靈生
樂靈生(Frank Joseph Rawlinson,1871年—1937年8月14日),祖籍英國,后入美國籍,著名的來華傳教士,社會福音派的代表人物。
樂靈生(Frank Joseph Rawlinson,1871年-1937年8月14日),他祖籍是英國,出生於一個傳統的宗教家庭,後來移民美國,在那裡開始學習神學,決定到中國傳教。1902年樂靈生申請加入了美國國籍,並得到美國南浸禮會的批准,到達中國上海,開始自己的傳教事業。到中國后,他首先學習中文,不久還擔任了幾所學校的領導。1912年任上海《教務雜誌》編輯,由於他的努力,使該雜誌成為全國基督教的一本權威雜誌。1919年前後參與大型統計資料《中華歸主》的編輯工作。曾擔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中國學校部主任。
從1911年開始,他擔任上海基督教出版的英文雜誌《教務雜誌》的領導,直到1937年為止,這也成為他在中國所從事的主要活動。在對於當時中國出現的各種社會運動,樂靈生的態度是很複雜的。1937年在中國與日本在一次戰鬥中,樂靈生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基督教在中國的歸化》、《西方的金錢與中國的教會》等。曾擔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中國學校部主任。
1937年8月14日,淞滬會戰爆發的第二天,一架中國飛機在去轟炸日本出雲號軍艦的途中,受到日本戰鬥機的攻擊,結果將原打算扔到跑馬廳空地上的兩枚重磅炸彈,誤投到上海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之一,公共租界與法租界分界線的愛多亞路和西藏路(當時叫虞洽卿路)路口的中央,炸死了擁擠在十字路口東南角大世界娛樂場前等候施粥的數千難民,而恰好在那裡等候紅燈的樂靈生牧師也被擊中身亡。
淞滬會戰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戰役,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這場戰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前後共歷時3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6個旅30萬餘人,死傷7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75個師和9個旅60餘萬人,傷亡達15餘萬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淞滬會戰結束,江陰保衛戰開始。在淞滬會戰中中國軍民浴血苦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並爭取了時間,從上海等地遷出大批廠礦機器及戰略物資,為堅持長期抗戰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