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東村

浙江省紹興縣錢清鎮梅東村

錢清鎮梅東村位於紹興縣西部,緊靠杭甬鐵路和104國道,與中國輕紡城錢清原料市場僅一河之隔,距柯橋縣城12公里,離蕭山國際機場10公里,水陸交通極為便利,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全村村域面積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45畝,山林面積1140畝,農戶701戶,人口2521人,黨員108人。

梅東村依靠村黨委的堅強堡壘和村委會一班人的紮實工作,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認真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村各項事業齊頭並進。2006年全村實現三產總產值11.5億元,利潤2800萬元,村級可支配收入780萬元,人均收入12578元。全村主幹道路硬化率、路燈安裝率、自來水入戶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衛生公廁凈化率等均達100%;以社會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為主的多種保障體系已基本形成,計劃生育、義務教育普及率均為100%,近幾年,梅東村已獲得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省級文明村、省級衛生村、縣級綠色生態村等榮譽稱號,被市、縣愛衛會評為“愛國衛生先進單位”,被《農民日報》譽為春色滿園梅東村。

加強組織網路建設


村裡成立了由黨委書記孔永華為組長的“綠色生態村”創建領導小組,由黨委副書記金松富、村委主任邵建立任副組長,下轄工作班子,負責全村包括“綠色生態村”在內的“兩個文明”的創建工作。在擁有一支20餘人的環境保潔隊的基礎上,村裡專門建立了一支由8人組成的花木養護隊。健全村愛衛會組織,強化各專業組職能,做到分工明確,工作落實。

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村裡在環境綜合整治中完成了以下相關工程:
1、改水工程。100%村民用上了潔凈衛生的小舜江自來水。
2、排水工程。村莊內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進行無害化處理,並有專人負責 清撈河道水面雜物水草,常年保持河道清澈。
3、改廁工程。全村原有280隻“露天糞坑”已全部清除,新建公廁21隻,每天有專職人員清掃,100%住戶建有戶廁。
4、新建垃圾箱25隻,安放玻璃鋼垃圾桶120隻,環境衛生每天有專職人員清除,責任、區域落實包干。
5、自費僱用挖泥泵對本村區域內2000餘米河道進行清淤疏浚,河道清淤1.8萬立方,並完成沿河兩邊河道砌石坎3600多米和綠化工程。
6、通過幾年來拆舊建新,拆除各類舊房及違章建築累計達7500平方米,清除建築垃圾1000餘噸,與此同時,按舊村改造規劃,打通並拓寬村道45條。全村道路硬化面積達5萬餘平方米。

全面小康新農村建設


按照建設全面小康新農村建設三大標準(小康環境、小康設施、小康住宅),積極建設生態村莊。
1、舊村改造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村建立了有黨委、村委會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舊村改造領導班子。工作班子委託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了既美觀實用,又節約土地的連體式別墅套型,在村務公開欄紗上公示,廣泛徵求群眾的意見。並在舊村改造中,為村民提供配套服務,實行“十個統一”。即:(1)對近年申請建房的農戶按申請時間先後統一登記;(2)按《規劃》統一定點布局;(3)統一新建住宅的格式、風貌;(4)統一道路、管線、綠化建設;(5)在統一招投標后,實行統一登記;(6)施工期間聘請有資質的專門機構,統一實行工程質量監理;(7)竣工后統一組織驗收;(8)驗收後由村裡組織建房戶統一抽號;(9)按每幢住宅實際造價間向建房戶統一回收建房成本款;(10)建房戶搬入新居后,統一拆除舊房。目前已翻造和改造別墅156餘幢,爭取在兩年內讓80%的村民住上環境優雅的別墅。
2、在進行舊村改造的同時,制訂了專項綠色規劃。在規劃中,小區內綠化布置堅持“點、線、面”相結合。“點”,為本村沿河及主要道路交叉口的公共綠化;“線”,為路旁綠化;“面”,為庭院間周邊綠化。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為村民創造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
(1)村區域內道路、河道宜林段2000米,已有1600米實現路旁、岸邊綠化,綠化率80%。
(2)村內新建成區佔地100畝,綠化覆蓋率81%;見縫插綠,其中拆舊建新面積約1380平方米。農戶庭院周邊綠化率80.7%。
(3)建有苗木3萬餘株的村苗木培育基地1個,面積6畝。
目前全村綠化苗木的品種,有古木銀杏、桂花、羅漢松、茶花、扁柏香樟金葉女貞、紅花季木、杜鵑、月季等20餘個品種,共4萬餘株。其中,喬木品種10餘種,總數量為3萬餘株,樟樹9500多株。
(4)新建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村民綠色休閑公園)2個,聘請專業隊伍搞好綠化,面積8畝,並有2名專職人員負責內部衛生、綠化管理。
3、制訂《錢清鎮梅東村村莊規劃》。本著改善村內整體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促進村莊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我村請專家進行實地考察后,制定了《梅東村村莊規劃》。根據《規劃》,我村將在今後5年內,對村莊的總平面布局、各相關指標、豎向設計、給水及消防、排水、電力、電信及有關電視、環衛等方面進行建設。力爭把我村規劃建設成為面向未來的新型的標準住宅小區,把社會、經濟、環境三效有機的統一。

生態文化建設


運用黑板報、宣傳窗和發送宣傳資料、張貼標語等形式大力開展生態環境的宣傳教育與引導,普及生態知識,弘揚生態文化。村老年活動室、文化娛樂中心、健身中心、籃球場由專人管理,並常年向村民開放。組建有村“兩委會”、民兵、婦女、共青團負責人參加的男女乒乓球、籃球隊、歌詠隊、農民書法興趣小組等農村基層文化骨幹隊伍,建立農民文化節,帶領全村村民開展健康文明的群眾問題活動。
綠色生態村建設有利於該村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保障資源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有效改善環境質量,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實現環境文明、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全面建成小康新農村,提高基本實現農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