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戲

白戲

白戲俗稱白戲仔,是廣東省的地方傳統木偶戲劇。在廣東湛江市的廉江市城鄉頗為流行,深受群眾的喜愛。

白戲作為一種杖頭木偶戲,追溯其起源,始於清朝乾隆年間。當時,安鋪鎮已成粵西重要商埠,經濟發達,文化日漸繁榮。距安鋪鎮六里的曲龍村農民創造了一種“竹筒戲”,這種戲,用本地白話民歌演唱,輔之以自制簡易木偶,一般二至五人即可演出(一人主演,一人協助操縱木偶,一人敲擊竹筒)。由於竹筒配擊節奏,又稱為“木魚班”。這是白戲的雛形。

起源


廉江。白戲
廉江。白戲
至嘉慶年間,曲龍村藝人受到各地戲曲的影響,在演出時;加進音樂伴奏。最初取本地一種野生植物“簕古”,的頭部和杉木板,仿二胡製成“簕古頭胡”伴奏。音色粗獷而渾厚、頗具特色。隨後,逐步加進月琴、笛子、銷吶等樂器伴奏,並由竹筒改為木魚、小堂鼓、大鈸、高邊鑼等敲擊樂器,從此,“竹筒戲”改稱白戲。
道光年間,白戲發展已進入興旺時期。唱腔不斷革新音樂曲調不斷豐富,木偶製作引入粵劇臉譜,技法細緻逼真,白戲已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戲.白戲的演出盛行粵西。曲龍村就有八個白戲班,每班有藝人五至六人.四鄉藝人紛紛到白龍村從師學藝,學成后又組織戲班四處演出,往往打出旗號稱“曲龍班”。在廣東廉江遂溪一帶,約有四十多個白戲班串鄉演出。
白戲
白戲
以後,由於歷史和社會的局限,白戲藝術發展又較為緩慢,有所停滯。
解放后,白戲藝術獲得新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白戲演出的劇目經過搜集整理,推陳出新,改編創作,愈加豐富。已有上百個之多。不但保留了傳統優秀節目,而且創作了許多現代劇目.1961年、縣成立了專業白戲木偶團,對白戲的改革和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現今全縣自戲木偶劇團有90多個.一個劇團藝人多的達十幾人,少的也有七、八人。還打破了清一色里藝人的規矩,有不少女藝人加入了白戲演出行列.七十年代后,還出現了由人演出白戲劇的嘗試,受到了國家和省市戲劇界的重視和讚許。

現狀


經過長期的發展,特別是解放后的改革。白戲藝術眼成熟.借鑒粵劇藝術角色行當分為“三臉”(大花臉、二花臉、黑臉),“四凈”(小生、武生、老生、丑生),“五旦”(花旦、散發、色旦、梅香旦、少旦).唱腔藝術,保留以具有原始民識特色的“慢板”為主,輔之“快板”,“反錢慢板”等.唱詞結構。基本上保留民用的七字句格式,也可根據劇情內容的需要加活動短句。音樂明快活潑,由長腔、變體板腔、小曲曲牌和鑼鼓譜四個部分組成。白戲演出的舞台,仍以臨時舞台為主,村口街邊,隨時可搭台演出.舞台裝置也保留從簡的特色,掛活動畫布。
白戲這一朵傳統民間藝術的奇葩,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享譽粵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