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

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

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是一種地方性肺部真菌病,屬於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流行於美洲的北部及中部。人群普遍易感,尤以免疫缺陷者、嬰幼兒及老年人多見,男性多於女性。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主要由莢膜組織胞漿菌引起。富含鳥類或蝙蝠排泄物的土壤中容易產生莢膜組織胞漿菌,隨氣流飄散。當人體吸入或接觸莢膜組織胞漿菌孢子后,發生感染,導致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本病在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並不直接傳播。主要有發熱、乏力、咳嗽、咳痰等典型表現,嚴重者會出現高熱、持續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表現。輕者無須治療,可在1個月內自愈。嚴重者可採用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抗真菌治療、手術切除病灶促進癒合。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大多可自愈,嚴重者病情發展迅速,可累及全身各個臟器,甚至會危及生命。治療效果取決於病情嚴重程度和患者免疫狀態。病情較輕者,多數可自愈;病情較重者,治療后可改善癥狀。急性肺型嚴重者、播散型患者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免疫力較差者,如艾滋病患者,合併組織胞漿菌病治療效果較差。

就診科室


● 呼吸內科

病因


● 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主要由莢膜組織胞漿菌引起。富含鳥類或蝙蝠排泄物的土壤中容易產生莢膜組織胞漿菌,隨氣流飄散。當人體吸入或接觸莢膜組織胞漿菌孢子后,發生感染,導致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

癥狀


● 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主要有發熱、乏力、咳嗽、咳痰等典型表現,嚴重者會出現高熱、持續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表現。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主要分為急性肺型、慢性肺型、播散型,主要表現如下:

急性肺型

● 主要表現為發熱、寒戰、乏力、肌痛、乾咳、前胸不適、頭痛。
● 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有高熱、持續咳嗽、呼吸急促等表現。

慢性肺型

● 主要有發熱、乏力、食量減少、消瘦、咳膿痰、咯血等表現。

播散型

● 免疫抑制的患者和兒童,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常表現為高熱、寒戰、呼吸困難、面色蒼白、消瘦等。
● 免疫系統正常的患者,如中老年人,病情進展相對緩慢,多表現為低熱、體重下降等,常伴有丘疹、結節、斑塊、潰瘍、皮下膿腫等皮膚黏膜損害。

檢查


● 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主要通過X線檢查、組織胞漿菌素皮膚試驗、血清學檢測、病原學檢查等進行確診。
● X線檢查
● ● 可了解肺部是否存在感染,進行初步診斷。
● 組織胞漿菌素皮膚試驗
● ● 了解是否曾經受過或正在受到組織胞漿菌感染,對於非流行區患者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 血清學檢測
● ● 包括補體結合試驗和免疫擴散試驗,前者敏感性高,後者特異性高,可了解是否有活動性感染,對診斷有重要價值。
● 病原學檢查
● ● 包括真菌培養或真菌組織病理學檢查,觀察是否存在莢膜組織胞漿菌,可明確診斷。

診斷


● 根據接觸史、典型癥狀,結合X線檢查、組織胞漿菌素皮膚試驗、血清學檢測、病原學檢查等進行診斷。
● 吸入或接觸被鳥類或蝙蝠糞便污染的泥土或塵埃。
● 出現發熱、乏力、咳嗽等典型表現。
● X線檢查結果發現肺部病變,呈片狀影或多葉結節影、厚壁空洞、粟粒型肺浸潤影等。
● 在進行組織胞漿菌素皮膚試驗后48~72小時,出現紅腫硬結≥5毫米的陽性表現。
● 補體結合試驗出現效價≥1∶16或近期升高4倍以上。免疫擴散試驗出現“H”或“M”沉澱帶。
● 真菌培養或真菌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莢膜組織胞漿菌。

鑒別診斷


● 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和肺青黴病、肺結核、非結核分枝桿菌病、芽生菌病、肺部孢子絲菌病、細菌性肺炎、肺癌等疾病都可能會出現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發熱、消瘦等表現,因此,出現這些表現不能確定就是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一定要及時就診,醫生會進行X線檢查、組織胞漿菌素皮膚試驗、血清學檢測、病原學檢查等,幫助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輕者無須治療,可在1個月內自愈。嚴重者可採用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抗真菌治療、手術切除病灶促進癒合。

一般治療

● 加強營養,食用富有營養的飲食和適當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C,必要時可輸液、輸血或血漿等。

藥物治療

● 常用藥物有兩性黴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等,起到抗真菌的作用。酮康唑治療對艾滋病患者無效。
● 急性肺型病變廣泛、癥狀明顯者,可使用酮康唑或氟康唑。
● 慢性肺型需要使用兩性黴素B、酮康唑。
● 播散型首選兩性黴素B治療,病情改善後用酮康唑或氟康唑。

手術治療

● 對於肺部局限性病變、藥物治療無效者,可進行手術切除。

危害


● 肺莢膜組織胞漿菌病大多可自愈,嚴重者病情發展迅速,可累及全身各個臟器,甚至會危及生命。

預后


● 治療效果取決於病情嚴重程度和患者免疫狀態。病情較輕者,多數可自愈;病情較重者,治療后可改善癥狀。急性肺型嚴重者、播散型患者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艾滋病患者合併組織胞漿菌病治療效果較差。

預防


● 不要經常在雞舍、蝙蝠巢穴中久留,必要時戴口罩。
● 注意雞舍的滅菌消毒。
● 合理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