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六巷鄉的結果 展開

六巷鄉

甘肅西和縣六巷鄉

六巷鄉 西漢為上綠縣治,晉廢,宋為六漢堡。1949年解放初期屬紙坊區設六巷鄉,1953年分設上巷、下巷鄉。1955年劃歸石峽區。1958年始設六巷公社。1968年合併於石峽公社。1980年又恢復六巷公社建制。1983年改社為鄉。

基本概況


自然環境

六巷鄉位於西和縣東南部,駐地下巷(北緯33度48分、東經105度26分),距縣城34公里,東南與成縣接壤,西依石峽、十里鄉,北接盧河、曬金鄉,北臨曬金鄉,面積124平方公里。全鄉8個行政村,38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5202人(2018),境內居住民族全部為漢族。
境內薤韭、畫眉、箭桿山三條豎形山系,呈北南走向延伸,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石多地少,遍布灌木林帶,地下鉛鋅礦產極為豐富,氣候較寒,東西二溝河谷長曲窄狹,有間斷川壩台地。氣候溫暖,溫差較大,海拔1300米至2400米間,年平均氣溫9—10度,無霜期170天,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

行政區劃

全鄉轄8個行政村38社,分別為:上巷村,槐樹村,廖壩村,閆壩村,下巷村,郭壩村,杜台村,花橋村。

經濟現狀

1、土地資源:全鄉土地總面積107.8平方公里,其中:農業用地1.134萬畝,佔總面積的8.2%;暫不利用地2.07萬畝,佔總面積的15%;不可利用地0.04萬畝,佔總面積的0.3%。
2、農畜產品資源。主要有3大農產品:包穀、小麥、玉米,兼種蕎麥,2008年度糧食總產量1975噸。
3、林業資源。境內有林業用地面積50000萬畝,木材盛產樺、松、楊、竹,蓄積量大。

產業資源


核桃產業

六巷鄉境內氣候溫和,適宜發展以核桃主的特色產業,先後建成了以閆壩、廖壩、下巷、郭壩為中心覆蓋全鄉的核桃基地,全鄉核桃產業達到全覆蓋,2008年全鄉核桃產量達到400噸。

礦產資源

鉛鋅礦藏沿東西兩溝山分佈,儲量大、品位高,境內恆安工礦、尖崖溝等企業成為我縣的支柱產業。

礦泉水開發

六巷鄉郭壩村蘊藏著極為對人體健康有利的天然礦泉水,該水富含鍶,對該水的二期開發正在進行。

養殖業

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及時轉變發展觀念,由政府牽頭引導群眾發展養殖業,多途徑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先後建成了養豬廠5所,養雞廠4所,正逐步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招商項目


西和縣六巷健腦核桃露飲品生產線建設項目簡介,本縣氣候溫和濕潤,是核桃樹種樹的適宜區,全縣核桃種植面積8.3萬畝,149.8萬株,年產量堅果400萬公斤,年產值2100萬元,所有核桃皮薄仁飽、品質優良,出仁率50%,含油量70%,急需將這一產業做大做強做精,走產業化發展之路,實現加工增值,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發展格局。

發展思路


總體思路

以黨的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圍繞農村發展,農民增收這一核心,突出發展與和諧兩大主題,重點加強農村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紮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全鄉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奮鬥目標

1.完成新增加的270戶危房改造項目。
2.完成下巷村新農村建設;
3.完成郭壩便民橋建設工程;
4.完成廖壩村整村推進建設工程;
5.新建沼氣池170座;
6.建成廖壩人飲工程;
7. 新修維修2條村社公路。

地理位置


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六巷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