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外斜視

間歇性外斜視

間歇性外斜視是指眼位處於外隱斜與恆定性外斜視之間的一種過渡型斜視,可通過正常融合功能控制眼位至正位。間歇性外斜視是由於集合與分開功能失衡所致,具體病因機制尚未完全清楚。根據遠距斜視角與近距斜視角的不同分為集合不足型(近距斜視角大於遠距斜視角)、基本型(近距斜視角與遠距斜視角相差相似或相同)、分開過強(近距斜視角小於遠距斜視角)與類似分開過強型(初次檢查遠距斜視角大於近距斜視角,經單眼遮蓋或加+3.00DS球鏡片后近距與遠距斜視角相似或相同)。間歇性外斜視是兒童最為常見的外斜視,2歲之前發病率為25%~35%,平均發病年齡為4~5歲。間歇性外斜視患者在戶外強光下喜閉上一隻眼。斜視角不穩定,在看遠時,注意力不集中,疲勞或長時間近距離閱讀後出現顯性外斜視。間歇性外斜視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首先矯正屈光不正,而大多數間歇性外斜視是通過手術矯正,斜視角度較小者可通過正位視訓練或三稜鏡矯正。間歇性外斜視會喪失雙眼單視功能,但一般不會引起斜視性弱視。間歇性外斜視一般經過手術矯正與正位視訓練能恢複眼位與雙眼單視功能,但存在一定比例的術后欠矯或過矯,需要再次手術。

就診科室


● 眼科。

病因


● 間歇性外斜視具體發生原因不明。
● 可能與集合分開功能失衡,集合功能下降有關。
● 近視長期未矯正或高度遠視,不使用或棄用調節功能導致調節性集合減弱,容易發生間歇性外斜視。屈光參差會破壞融合功能致使外斜視。

癥狀


● 間歇性外斜視好發於4~5歲兒童,其往往有高熱驚厥、過度驚嚇史。
● 間歇性外斜視可表現為疲勞或注意力不集中時出現外斜,注意力集中時眼位可至正位。
● 患者在戶外強光時喜歡閉上一隻眼,偶爾有復視癥狀或視物變小癥狀。

檢查


● 確診間歇性外斜視需要進行遠、近斜視角度測量,眼球運動檢查,雙眼視功能與AC/A值測量。

看近與看遠斜視角度測量

● 在矯正屈光度后,利用交替遮蓋聯合三稜鏡中和法測量看近與看遠斜視角度,遮蔽一隻眼1小時或加用+3.00DS正鏡片后再次測量看近與看遠斜視角度。

遮蓋試驗與眼球運動檢查

● 分別行交替遮蓋與遮蓋去遮蓋試驗,單眼運動及雙眼同向運動檢查,測量集合近點。

雙眼視功能

● 利用Worth 4點燈或Bagolini線狀鏡檢測同時視功能,同視機與立體視覺圖分別測定融合範圍與立體視銳度。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典型的臨床表現與眼科檢查可診斷本病。
● 間歇性外斜視可表現為在戶外強光下喜閉上一隻眼,偶爾出現復視或視物變小、視疲勞等病史。
● 間歇性外斜視在看遠時,注意力不集中,疲勞或長時間近距離閱讀後出現顯性外斜視,但可自我控制至正位,在維持眼位正位時出現遠視力下降。
● 遮蓋去遮蓋試驗檢查提示是顯性外斜視。
● 眼球運動提示單眼運動無明顯受限制,可伴有垂直斜視、斜肌功能亢進、AV征或分離性垂直性偏斜等。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臨床常見的其他類型外斜視進行鑒別。
● 恆定性外斜視:恆定性外斜視的眼位始終向外偏斜,無法控制眼位至正位,斜視角度比較大,而且較穩定,可繼發斜視性弱視。
● 內直肌麻痹:內直肌麻痹有微循環障礙、脫髓鞘、后交通動脈瘤或顱內感染等病因,後天性可存有復視、眼球內轉運動受限制,第一與第二斜視角不等,可伴有瞳孔散大或其他眼運動障礙。

治療


● 間歇性外斜視主要治療方法是首先矯正屈光不正,可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
● 保守治療
● ● 外斜視角小於20PD,顯性外斜視頻率低,無中心凹抑制或雙眼視功能良好者可採取保守治療。首先要矯正屈光不正,通常認為要足矯近視,欠矯或不矯正遠視,再行正位視訓練,方法包括脫抑制、復視知覺訓練與融合性集合訓練等。
● 手術治療
● ● 能配合檢查者、斜視角大於15PD、融合功能不良者與近立體視銳度大於60弧秒,應儘早手術矯正。

危害


● 間歇性外斜視會出現視疲勞或復視,集合功能受損會發展為恆定性外斜視,導致單眼抑制與立體盲。
● 間歇性外斜視會影響患者容貌,導致心理自卑感。

預后


● 間歇性外斜視一般經過手術矯正與正位視訓練能恢複眼位與雙眼單視功能,但存在一定比例的術后欠矯或過矯,需要再次手術。

預防


● 有外斜視家族史,需要定期檢測眼位與雙眼視功能,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 嬰幼兒要盡量避免熱驚厥或驚嚇。
● 及時合理矯正屈光不正或屈光參差,堅持科學配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