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藝伎回憶錄的結果 展開

藝伎回憶錄

2005年美國羅伯·馬歇爾執導電影

《藝伎回憶錄》是羅伯·馬歇爾執導的劇情片,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監製,章子怡渡邊謙楊紫瓊鞏俐主演。

該片根據美國作家阿瑟-高頓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以第一人稱展開,時代背景從1929年開始延續到二戰結束,女主人公回憶了自己從小拚命掙扎、歷盡榮辱的人生經歷。主要講述了有著一雙藍灰色眼睛的小百合(章子怡飾)出生於貧窮小漁村,被賣到京都一家知名的藝伎館。小百合在那裡學習了舞蹈、茶藝等,漸漸成為當地頭牌藝伎,同時也不斷受到京都第一紅伎初桃(鞏俐飾)的壓迫與挑戰。一個偶然的機會,全日本最美麗、知名的藝伎真美羽(楊紫瓊飾)要認小百合為“妹妹”,此舉從此改變了小百合的一生……

該片於2005年11月29日在日本首映。

劇情簡介


根據美國作家阿瑟-高頓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以第一人稱展開,時代背景從1929年開始延續到二戰結束,女主人公回憶了自己從小拚命掙扎、歷盡榮辱的人生經歷。有著一雙藍灰色眼睛的小百合(章子怡飾)出生於貧窮小漁村,被賣到京都一家知名的藝伎館。小百合在那裡學習了舞蹈、茶藝等,漸漸成為當地頭牌藝伎,同時也不斷受到京都第一紅伎初桃(鞏俐飾)的壓迫與挑戰。一個偶然的機會,全日本最美麗、知名的藝伎真美羽(楊紫瓊飾)要認小百合為“妹妹”,此舉從此改變了小百合的一生……
藝伎回憶錄劇照
藝伎回憶錄劇照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小百合章子怡從卑微的女孩成長為頂級的藝伎,在沒有辦法選擇的人生里追求幸福
 初桃鞏俐藝伎館的當紅頭牌,把小百合視為對手
真美羽楊紫瓊  日本殿堂級的藝伎,小百合的貴人
會長渡邊謙小百合的暗戀對象,企業家
和田夫人桃井薰藝伎館的主人
Nobu 役所廣司會長的朋友,一個固守原則的人,喜歡上小百合
千代子大后壽壽花 女主角小時候
南瓜工藤夕貴 小百合的師姐,生性愚鈍,初桃的傀儡,後來變壞
男爵凱里-川田博之真美羽的資助人,喜歡小百合
螃蟹先生蘭德爾·杜克·金一個很有錢的醫生,喜歡收集藝伎的“水楊

職員表


總導演羅伯·馬歇爾
製作人露西·費舍爾、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道格拉斯·維克、Gary Barber、羅傑·伯恩鮑姆、Bobby Cohen
副導演約翰·德盧卡、Emi Fukuda、Eric Heffron、Michael J. Moore、David K. Riebel、Yusuke Takeda
藝術指導約翰·邁爾
美術設計Patrick M. Sullivan Jr.
編劇羅賓·史威考德、阿瑟·高登
服裝設計柯琳·阿特伍德
視覺特效羅伯特·斯托姆伯格
攝影迪昂·比比
配樂約翰·威廉姆斯
剪輯Pietro Scalia
布景師Gretchen Rau

角色介紹


  • 千代子/小百合

    千代子/小百合

    演員章子怡

    原名千代子,從一個弱小無依的小女孩,成長至最為出色的藝伎。九歲被賣到藝伎所,在當紅藝伎初桃的刁難中苟且偷生,後來被殿堂級藝伎真美羽收為義妹,帶她真正進入五光十色的藝伎世界。而那個被她奉為偶像式的男人“會長”,在經歷了數年的兜兜轉轉之後,終於成為她的“旦那”,但不是正式名義上的夫妻。

  • 初桃

    初桃

    演員鞏俐

    京都最當紅的的藝伎,美麗、妖嬈、偏執、凌厲而又絢爛,作為藝伎所的經濟支柱,她盛氣凌人。她想擁有一份平凡的愛情,但這是不符合藝伎的規定的。在競爭上她只懂得嫉妒他人,卻不聰明。與小百合的鬥爭而失手燒掉藝伎館,最後離開了京都。

  • 真美羽/實穗/豆葉

    真美羽/實穗/豆葉

    演員楊紫瓊

    全日本最殿堂級的藝伎,她的“水揚”(初夜權)被首相以破紀錄的價格競拍到,是在任何時代,都可以做到左右逢源的女人。重新發掘了小百合併將其嚴格訓練成最頂尖的藝伎。並為小百合安排了關係著一個藝伎成功與否的兩件大事:一是以歷史高價賣出小百合的“水揚”;二是為她找到一個強大的將軍做她的“旦那”來供養她。

  • 岩丸健

    岩丸健

    演員渡邊謙

    會長,一位風度翩翩,氣宇軒昂的成功實業家,小百合從小暗戀的對象。他痴情於小百合的美貌,他也知道小百合身在祗園只有成為藝伎才能有出路,因此出錢讓真美羽去培養小百合,後來生意夥伴伸江喜歡上小百合,他隱瞞感情因為不想失去好友。戰後他們移居美國,並育有一子。

  • 伸江/野武

    伸江/野武

    演員 役所廣司

    會長的生意夥伴,他不近女色,睿智,固若金湯的恪守自己的原則。真美羽讓小百合來選擇取悅這位出了名的難搞先生來挑戰自己,寂寞的伸江喜歡上了小百合。伸江對會長有救命之恩,在日本那個年代,男人之間的尊嚴與友誼遠大於對女人的愛戀。後來退出與會長的競爭。

  • 南瓜/初美代

    南瓜/初美代

    演員工藤夕貴 

    小百合的師姐,藝名“初美代”,資質較差的藝伎,愚鈍善良,被初桃結交為妹妹,初桃刻意訓練南瓜,將她當做傀儡,以便得到置屋的繼承權。本來是置屋繼承權的首選人,但後來由於小百合,南瓜失去了繼承權,她恨小百合奪去了她的一切,後來故意報復了小百合

音樂原聲


曲目名稱演唱者詞曲作者
Sayuri's ThemeJohn Williams
The Journey to the HanamachiJohn Williams
Going to SchoolJohn Williams
Brush on SilkJohn Williams
Chiyo's PrayerJohn Williams
Becoming a GeishaJohn Williams
Finding SatsuJohn Williams
The Chairman's WaltzJohn Williams
The Rooftops of the HanamachiJohn Williams
The Garden MeetingJohn Williams
Dr. Crab's PrizeJohn Williams
Destiny's PathJohn Williams
A New Name... A New LifeJohn Williams
As the Water...John Williams
The Fire Scene and the Coming of WarJohn Williams
ConfluenceJohn Williams
歌曲專輯封面
歌曲專輯封面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藝伎回憶錄》是一個很難用語言講出來的故事。一直準備導演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在5年的劇本改動中,終於退居二線改任監製。
拍攝過程
該片大部分的場景都是在加利福尼亞拍攝,只在日本的京都和東京取了少許外景。片中所要再現的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風貌,這樣的場景在日本也很難尋覓。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攝影棚中重新搭建一個新的“藝伎區”。最後,搭建攝影棚的地址選在了距洛杉磯一小時路程的文特拉馬場,僅僅14周,曾經綠意盎然的牧場就變成了日本味兒十足的藝伎區。剛到的時候,文特拉馬場全是起伏的山丘和野草。劇組用沉重的設備在當地加了一塊400X400英尺的墊子,然後在上面挖了一條流經全鎮的河流,河上安裝了一個循環系統,創造出流水潺潺的視覺效果。
配樂
約翰·威廉斯與馬友友及小提琴家帕爾曼共同攜手為該片配樂。約翰·威廉斯在《藝伎回憶錄》的電影配樂中,以極限主義與東方的五聲音階概念,融入大編製的管弦樂譜曲,並穿插三味線、日本十三弦古箏、尺八和太鼓等傳統日本樂器,作為該片的主軸樂器。
劇照 2張
劇照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簡稱獎項全稱具體獎項獲獎人物結果
2006奧斯卡金像獎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攝影
迪昂·畢比
獲獎
2006奧斯卡金像獎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John Myhre Gretchen Rau
獲獎
2006奧斯卡金像獎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柯琳·阿特伍德獲獎
2006奧斯卡金像獎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Rick Kline Kevin O'Connell John Pritchett Greg P. Russell 提名
2006奧斯卡金像獎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音效剪輯
Wylie Stateman
提名
2006奧斯卡金像獎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
約翰·威廉姆斯
提名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1.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美國)
2. Spyglass Entertainment (美國)
3. Red Wagon Productions (美國)
4. 夢工廠(美國)
5. 安培林娛樂(美國)
發行上映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台灣2006年1月13日中國香港2006年1月12日
日本2005年12月10日美國2005年12月23日
義大利2005年12月16日加拿大2005年12月16日
英國2006年1月13日俄羅斯2006年1月19日
澳大利亞2006年1月19日德國2006年1月19日

作品評價


影片《藝伎回憶錄》,本身就像一名藝伎:在光鮮靚麗的精緻外表下,掩藏的不過是一顆平庸的心。事實上,撕開它那層華麗的外衣,《藝伎回憶錄》只剩下一堆人造的東方味。它完全是被好萊塢式手法給捏造出來的,僅憑這點就有可能觸犯無數亞洲觀眾以及美國的眾多東方文化迷。不過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它對商業的妥協還恰到好處,並因此成為一部合格的電影。(波士頓環球報評)
一部美國原著、美國導演、中國演員共同打造的日本電影,註定不會是一件純粹的藝術品,滿眼的櫻花、木屐、紙傘、和服,演員們張口說出的卻是英語,無論如何都不太協調。該片最高的水準就是攝影,它為觀眾製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20世紀中期的日本風情畫。除了背景是日本外,其餘一切都是美國的,美式的對白,美式的大團圓結局:這部3小時的電影,如果在兩個半小時的時候就結束可能會更好,小百合的希望破滅,一個人站在山頂把珍藏多年的手絹拋入大海,這時候觀眾更容易對藝伎生涯的無奈與憂傷產生一些共鳴,可是斯皮爾伯格卻偏偏安排了櫻花樹下男女主角重逢,原來多年來一直郎情妾意,最後兩個人忘我擁抱,攜手走向明天——這個歐·亨利式的結尾大大削弱了全劇的一貫性,明顯是蛇身上長出的小爪子。這也不能怪斯皮爾伯格,阿瑟·高頓的原著就是這麼寫的,但是有些情節作為小說可以,作為電影卻不合適。(《濟南日報》評)
劇照 2張
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