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散熱器

有自然冷卻和強迫風冷兩大類

熱管散熱器是利用熱管技術能對許多老式散熱器或換熱產品和系統作重大的改進而產生出的新產品。熱管散熱器有自然冷卻和強迫風冷兩大類。風冷熱管散熱器的熱阻阻值能做得更小,常用於大功率電源中。

基本介紹


現在的CPU、顯卡、硬碟,甚至主板晶元組的發熱量都大得驚人。普通風冷散熱器已經發展到極限了,要想繼續提高散熱性能只能尋求新的散熱技術。好在業界早已開發出諸如熱管、液冷、半導體製冷等技術。雖然這些技術里不乏高性能得散熱方式,但是最貼合實際應用的還非熱管莫數了。
熱管應用於PC上還是近幾年裡的事,真正開始普及也就一年左右。隨著熱管技術的成熟和大規模使用,現在的熱管散熱器已經走下神台,價格也是一落千丈,從最初的500以上,到現在不足百元的售價,的確讓很多玩家為止欣喜。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同樣的熱管散熱器價格會有從幾千元到幾十元這麼大的差價么?你知道熱管散熱器裡面的各種技術和製造工藝么?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關於熱管散熱器的方方面面。
熱管是一種具有極高導熱性能的傳熱元件,1964年發明於美國洛斯-阿洛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並在上世紀60年代末達到理論研究高峰於70年代開始在工業領域大量應用。它通過在全封閉真空管內工質的汽、液相變來傳遞熱量,具有極高的導熱性,高達純銅導熱能力的上百倍,有“熱超導體”之美稱。工藝過關、設計出色的熱管CPU散熱器,將具有普通無熱管風冷散熱器無法達到的強勁性能。
熱管散熱器的工作原理
熱管:是一種傳熱性極好的人工構件,常用的熱管由三部分組成:主體為一根封閉的金屬管,內部有少量工作介質和毛細結構,管內的空氣及其他雜物必須排除在外。熱管工作時利用了三種物理學原理:
 ⑴在真空狀態下,液體的沸點降低;
 ⑵同種物質的汽化潛熱比顯熱高的多;
 ⑶多孔毛細結構對液體的抽吸力可使液體流動。
與熱源靠近的一段(蒸發段)內的液體吸熱而蒸發,蒸汽攜帶汽化潛熱經空腔流向另一段(冷凝段),汽體經管壁與外界冷媒體換熱放出潛熱而完成了傳熱任務,冷凝成液體,經毛細結構的抽吸力量或重力迴流到蒸發段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
熱管利用“相變”傳熱的原理與金屬銅、鋁等實體材料的天然傳熱方式完全不同。熱管的有效導熱性是銅、鋁等有色金屬的成百上千倍,所以熱管是傳熱領域的重大發明和科技成果,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實用價值。
 熱管散熱器:利用熱管技術能對許多老式散熱器或換熱產品和系統作重大的改進而產生出的新產品。熱管散熱器就是這一方面的一個很好的典型。散熱器的熱阻是由材料的導熱性和體積內的有效面積決定的。實體鋁或銅散熱器在體積達到0.006m3時,再加大其體積和面積也不能明顯減小熱阻了。對於雙面散熱的分立半導體器件,風冷的全銅或全鋁散熱器的熱阻只能達到0.04℃/W。而熱管散熱器可達到0.01℃/W。在自然對流冷卻條件下,熱管散熱器比實體散熱器的性能可提高十倍以上。
 散熱系統:熱管問世以來,使電力電子裝置的散熱系統有了新的發展。無論何種散熱方式,其最終散熱媒體是空氣,其他都是中間環接。空氣自然對流冷卻是最直接和簡便的方式,熱管使自冷的應用範圍迅速擴大。因為熱管自冷散熱系統無需風扇、沒有噪音、免維修、安全可靠,熱管風冷甚至自冷可以取代水冷系統,節約水資源和相關的輔助設備投資。此外,熱管散熱還能將發熱件集中,甚至密封,而將散熱部分移到外部或遠處,能防塵、防潮、防爆,提高電器設備的安全可靠性和應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