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結構

土地利用結構

定義


一個國家、地區或生產單位的土地面積中各種用地之間的比例關係或組成。也稱土地利用構成。如直接生產用地(耕地、牧地、林地等),間接生產用地(道路、渠道等)和非生產用地(沙漠、冰川、沼澤地等)的面積各占土地總面積的比重;農業內部的農、林、牧、漁各業用地分別佔總面積的比重等。

影響因素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人類社會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土地利用結構不斷發生變化。如城市的擴大和發展使農地減少、而農地減少又促使土地的集約經營等。自然經濟條件不同,土地利用結構也有很大差別。土地利用結構直接反映一定時期內的土地利用狀況,可用以分析土地國民經濟、區域經濟、企業經濟中各部門的作用程度、經濟效益及其潛力,以及開發的可能性。從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可能,可以預測和規劃今後一定時期內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其發展趨勢。土地利用數據的測定,可按利用現狀進行分類調查統計。同時,為使利用結構在時間、空間上有可比性,分類指標內容必須一致。面積數據除按已知數據和地面測量外,還可利用航空、衛星遙感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