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蒲黃的結果 展開

蒲黃

蒲黃

蒲黃是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乾燥花粉。蒲黃味甘,藥性平和。歸肝、心包經。蒲黃的主要成分為黃酮類、甾類、有機酸、微量元素、脂肪烴類化合物等。其中,黃酮類化合物是蒲黃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蒲黃藥材及飲片中,異鼠李素-3-O- 新橙皮苷和香蒲新苷的總含量不得少於0.50%。

簡介


● 正名:蒲黃
● 英文名:Puhuang
● 拉丁名:Typhae Pollen
● 別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黃

功效與作用


● 蒲黃有止血、化瘀、通淋的作用。
● 現代研究表明,蒲黃有抗凝血、保護血管、鎮痛、抗心肌缺血等作用。
● 蒲黃可治療咯血、吐血、衄血、崩漏、經閉痛經、胸腹刺痛、血淋澀痛、外傷出血、跌仆腫痛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蒲黃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蒲黃。
● 如果您正在使用強心苷、地高辛等其他藥物,請務必告訴醫生。
● 孕婦需謹慎使用蒲黃,使用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蒲黃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如何使用蒲黃


● 蒲黃可煎汁內服,或入丸散劑使用。使用時需遵醫囑用藥,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5~10克。
● 外用時,取適量蒲黃與豬油調製后敷於患處,可治療脫肛。
● 蒲黃可泡酒使用。
● ● 紅花酒(內服):與當歸、丹皮等中藥配伍使用,可破血逐瘀,主要用於產後血暈。
● ● 黑桂酒(內服):與當歸、肉桂等中藥配伍使用,可調血活絡、溫中利水、清熱除煩,主要用於產後氣血瘀滯、身體腫脹、寒熱瀉痢等。

溫馨提示

● 蒲黃在煎煮時,需要包煎,即用紗布包裹后再放入水中煎煮。

用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與含鐵藥物同時使用。
● 服藥期間,應盡量避免食用腥膻、油膩、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有需求,請在食用前諮詢專業醫生。
● 如果蒲黃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目前,未見有資料顯示蒲黃有毒性作用。
● 動物實驗顯示,蒲黃有溶血作用,可降低小鼠的白細胞、紅細胞總數。

我該如何選購蒲黃


● 蒲黃的道地產區在山西夏縣、江蘇泰州,浙江、安徽、山東、河南等地也有分佈。
● 蒲黃及加工品具有如下特徵:
● ● 生蒲黃:過篩后的黃色粉末,重量輕,能飄浮在水面。用手捻搓時,有滑膩的感覺,容易附著在手指上。生蒲黃氣微,味淡。
● ● 蒲黃炭:形狀如同生蒲黃,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聞起來有焦香氣,味微苦、澀。
● 應存放於乾燥、通風的地方,注意防潮、防蟲蛀。

含蒲黃的中成藥有哪些


● 蒲黃片:是降血脂葯,主要用於治療高血脂、高膽固醇等。
● 少腹逐瘀丸:能溫經活血、散寒止痛,可用於治療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經、月經後期、產後腹痛、經血紫暗、產後小腹疼痛等。
● 產復康顆粒:能補氣養血、祛瘀生新,可治療氣虛血瘀引起的產後惡露不絕,緩解產後出血過多、腰腿酸軟、神疲乏力等。

蒲黃和藤黃功效一樣嗎


● 蒲黃是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乾燥花粉,藤黃為藤黃科植物藤黃樹榦滲出的樹脂。二者功效不同。
● ● 蒲黃有止血、化瘀、通淋的作用,可治療咯血、吐血、衄血、崩漏、經閉痛經、胸腹刺痛、血淋澀痛、外傷出血、跌仆腫痛等。
● ● 藤黃有殺蟲解毒的作用,主要用於瘡腫、癰疽、無名腫毒等。

用藥誤區


● 誤區:保存蒲黃時,沒有特殊注意事項
● ● 蒲黃是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乾燥花粉,儲存時需要注意防潮、防蟲蛀,應將蒲黃放置在乾燥、通風的地方。
● 生蒲黃和蒲黃炭是同一種藥物。
● ● 生蒲黃和蒲黃炭在臨床分開使用,為兩種中藥,功效相近但有不同。生蒲黃化瘀作用強,蒲黃炭止血作用強。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上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下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