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學史

中國天學史

中國天學史是由江曉原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信息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國天學史――專題史系列叢書
出版時間: 2005-8-1
字 數: 292000
版 次: 1
頁 數: 366
印刷時間: 2005/08/01
I S B N : 9787208056572
包 裝:平裝
作者:江曉原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研究和闡說中國天學起源、發展及在近代東西文化交流中變革歷史的專題著作。全書綜述了我國自上古至明末的天學史跡;分述了歷代天學機構、運作、星占學、成就、天學儀器與典藉、天學家、宇宙論與天學思想、文化功能及性質、中外交流以及歐洲天文學大舉入華之向的中國天學和近代中國天文學事業;總結了中國天學對華夏文明的歷史貢獻;探討了中國天學在世界天學史上的地位等。

圖書目錄


前言緒論
一 上古中國天學之遺跡
二 中國天學之起源問題
三 從春秋至兩漢
四 魏晉南北朝
五 隋唐
六 宋遼金元至明末
第一章 專職天學機構
第一節 皇家壟斷之傳統
一 唯有皇家能設置天學機構
二 民間天學機構:非法與例外第二節 品級與規模一 名稱與品級的沿革二 品級與實際作用之間的不相稱
三 規模四 地方附屬人員
第三節 工作人員之來源及培訓
一 深通天學之重臣
二 世襲的天學官員
三 從社會上招集四 培訓
第二章 天學之運作
第一節 天象之觀測
一 恆星測定
二 日月交蝕及掩星
三 行星天象
四 異常天象:彗星、新星、流星、太陽黑子
第二節 記錄、報告及文獻保存
一 原始觀測記錄
二 向天子報告之內容、場合及作用
三 文獻保存
第三節 儀器之研製及管理
一 皇家主持的儀器研製
二 儀器之操作及管理
第四節 曆書之編算、印製及頒發
一 曆書之文化功能:禁忌與社會生活
二 曆書之政治意義
三 曆書之編算與印製
四 向全國及周邊諸國頒發曆書
第三章 星占學
第四章 曆法:中國古代數理天文學之成就
第五章 天文儀器與典籍
第六章 天學家第
七章 宇宙論與天學思想
第八章 天學之文化功能及性質第
九章 天學之中外交流
第十章 歐洲天學大舉入華之後的中國天學
第十一章 近代中國天文學事業
結語
參考文獻索引

作者簡介


江曉原,男,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教授、博士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 “文革“中失去上高中的權利,初中畢業后在紡織廠當了六年電工。自幼好古成癖,特別迷戀於古代歷史和中國古典文學。恢復高考後以第一志願考入南京大學天文系天體物理專業(因為感到理科的知識自學起來不像文科那樣容易),1982年畢業后又考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讀了六年科學史研究生,1988年成為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的博士。自此一直在文科和理科的交界處行走。曾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4年中國科學院特批晉陞研究員,次年成為博士導師。長期領導著國內唯一的天文學史研究組。1999年春調入上海交通大學,出任中國第一個科學史系之首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