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

漢語詞語

謙卑,漢語詞語,拼音是qiān bēi,意思是謙虛﹐不自高自大。出自《尹文子·大道上》。

詞語解釋


謙卑
謙卑
指謙虛,不自高自大。
《尹文子·大道上》:“齊有黃公者,好謙卑。”宋·李覯《回廖解元所業》詩:“眾惡吾雖察,謙卑孰敢逾。”曹禺日出》第二幕:“他是這樣謙卑,不自信,甚至於疑心連自己的聲音都會使人不耐。”

基本概念


謙卑,就是甘願讓對方處在重要的位置,讓自己處在次要的位置。易經謙卦說:謙卑是指人因為虛心所以能進入對方的心,被別人接納。而在溝通時彼此接納是很重要的,因此謙卑作為一種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謙卑,就不能夠被別人接納。不被別人接納你就無法與別人溝通,無法與別人溝通你就什麼事也別想做!如果人與人之間能夠相互謙卑、互相尊重,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很好,大家團結一致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因此,韜光養晦不只是一種生存策略,也是一種美德。一個甘願處於次要位置的人,一個謙卑的人,最後會贏得大家的尊重和愛戴,這樣的人在領導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務他人。而一個驕傲的人,一個鋒芒畢露的人,常常因為無法接納他人的意見,從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終常常被降到卑賤的地步。所以說,謙卑對一個人很重要。

基督教作品


《謙卑》(Humility:The Beauty of Holiness),是19世紀南非基督教領袖慕安德烈的著名作品之一,發表於1895年。
目錄
1.謙卑是受造者的榮耀
2.謙卑是成全救贖的秘訣
3.謙卑顯於耶穌身上
4.謙卑顯於耶穌的教訓中
5.謙卑顯於耶穌門徒身上
6.謙卑顯於每日生活中
7.謙卑與聖潔
8.謙卑與罪
9.謙卑與信心
10.謙卑與向己死
11.謙卑與喜樂
12.謙卑與升高
附註一
附註二
附註三
附註四
一個求謙卑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