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經濕熱

肝經濕熱

肝經濕熱,中醫病證名。是指濕熱之邪,蘊結於肝及其經脈,並循經下注所致的一類病證。常見於脅痛,陰腫,淋證,帶下,黃疸等病證。

簡介


● 英文名稱:Dampness-heat in the Liver Meridian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若因肝經濕熱而患者,用龍膽瀉肝湯以清肝火,導濕熱;若因肝經燥熱而患者,用六味丸以滋腎水、養肝血而自安。(《景岳全書·述古》)

名詞解釋


● 濕熱之邪,蘊結於肝及其經脈,並循經下注為病的病理變化。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肝經濕熱是濕熱之邪蘊結於肝經,出現肝經循行部位的濕熱性表現,如脅肋脹痛、身目發黃、口苦、腹脹、大便不調,以肝經所過及生殖系統的相應病變。

病因病機

● 肝經濕熱,濕熱之邪蘊結在肝經,表現為肝經循行部位的濕熱證候。肝經上達頭巔,中絡胸脅,下繞陰器,終抵足踝,肝經濕熱可出現在全身各處。肝為相火寄存之處,其性屬木,易受風邪,濕熱與風火相煽則癥狀多樣且複雜多變。肝木過盛,克伐脾土,使脾胃納運失常,濕濁內生,鬱結化熱,濕熱壅滯肝膽。
● 濕熱蘊阻,肝膽疏泄失職,氣機不暢,則脅肋脹痛。
● 濕熱內阻,膽汁不循常道,泛溢肌膚,則身目發黃。
● 濕熱鬱蒸,膽氣上溢,則口苦
● 濕熱內阻,脾胃升降、納運失司,胃氣上逆,則泛惡欲嘔,腹部脹滿,大便不調。肝經繞陰器,濕熱循經下注,可見陰部潮濕、瘙癢、起丘疹,或陰器腫痛,或帶下色黃穢臭。
● 邪居少陽膽經,正邪相爭,則寒熱往來。
● 發熱,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均為濕熱內蘊之象。

臨床表現

● 頭暈脹痛,痛勢劇烈,面紅目赤,口苦口乾,急躁易怒,耳鳴如潮,甚或突發耳聾,失眠多夢,或脅肋灼痛,吐血、衄血,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數。女子帶下色黃,稠黏穢臭,或陰部瘙癢;男子睾丸紅腫熱痛,或陰囊濕疹,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證治經驗

● 治宜清泄肝經濕熱,可用龍膽瀉肝湯。本方主治肝膽經濕熱,脅痛耳聾,膽溢口苦,筋痿陰汗,陰腫陰痛,白濁溲血。用藥有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生地黃、柴胡、甘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 [5] 吳昆。醫方考.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