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戲劇節

大學生戲劇節

徠最佳劇目獎:北京師範大學《最後的小丑》 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工業大學、

簡介


中國大學生戲劇節雛形出現於2001年,最初只是北京高校原創戲劇的一個研討會。很快地,這一活動發展為“北京大學生戲劇節”,進而在上海設立分會場。2004年,“北京大學生戲劇節”更名為“中國大學生戲劇節”,成為一個全國範圍內的活動,廣州成為華南地區的分會場。

發展


對於戲劇的發展來說,大學生戲劇節最深遠的意義還在於它培養了一批戲劇觀眾。“大戲節”發起人、劇評人水晶曾說:“最好的明證是有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開始有自己的劇社,校園劇社的劇目產量不斷提高,來自校園的觀眾也已成為戲劇觀眾的主力軍”。同時,“大戲節”的低廉票價讓更多的普通觀眾走進了劇院。楊乾武高度評價了這種低票價模式。他指出,現有的高票價模式由於缺乏穩固的觀眾群,只能以大腕和大規模宣傳吸引觀眾,這種模式最終將形成惡性循環。

獲獎名單


2011年第三屆獲獎名單
優秀服裝設計獎:中央民族大學《驚夢》馬穎;北京師範大學《最後的小丑》趙安琪
優秀舞台美術設計獎:北京中醫藥大學《木刺》焦明旭;北京物資學院《靈魂拒葬》穆建榮
優秀編劇獎:首都師範大學《血紅的綬帶》段忠民;中央財經大學《村官之路》羅仁澤
優秀導演獎:北京吉利大學《窗戶上的屍體》吳建;北京工業大學《小小理髮店》姚震
優秀女演員獎:首都師範大學《青春禁忌遊戲》王末琪;北京物資學院《七里香》傅熙
優秀男演員獎:中國人民大學《培爾金特》阿迪里;中國戲曲學院《生活在我們的故事裡》吳險峰
優秀劇目獎:北京吉利大學《窗戶上的屍體》;首都師範大學《血紅的綬帶》
最佳服裝設計獎:北京交通大學《小曾"碳"索記》連乙
最佳舞台美術設計獎:北京吉利大學《窗戶上的屍體》孫哲文
最佳編劇獎:北京師範大學《最後的小丑》張洋
最佳導演獎:中國人民大學《培爾金特》劉昊、王建華
最佳女演員獎:北京師範大學《最後的小丑》樂星
最佳男演員獎:北京吉利大學《窗戶上的屍體》廖爽
最佳劇目獎:北京師範大學《最後的小丑》
特徠殊貢獻獎:中央戲劇學院
組織獎: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戲曲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吉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