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
菲利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
菲利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Голиков Филипп Иванович(1900.7.30-1980.7.29),1961年蘇聯元帥。他是一個多面手,蘇俄內戰期間當過政治委員,1935年被授予旅級指揮員軍銜,大清洗后出任主管情報的總參偵察局局長,後來還當過外交代表和英法談判,莫斯科戰役時他的第10集團軍在反攻時打的最遠,1943年春季他是紅軍最成功的方面軍司令,還擔任過紅軍總幹部部長、裝甲兵學院院長、蘇軍總政治部主任,是赫魯曉夫時期的紅人。
總政治部主任戈利科夫元帥
菲利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
戈利科夫的父親是沙皇軍隊醫士。1918年,戈利科夫中學7年級畢業,同年5月30日加入紅軍,任共產主義農民第一志願步兵團政治宣傳鼓動員,該團即著名的《紅鷹團》,團長是1914年在哈爾濱秘密加入布爾什維克黨的中東鐵路管事兼俄文翻譯、中國人任輔臣(1919年在維亞同白軍作戰犧牲)。戈此後隨部隊改編,進東方方面軍第3集團軍特別旅第10莫斯科步兵團,同年入俄共(布),1919年8月彼得格勒軍區軍事宣傳學校畢業後任51步兵師政治處組織指導員,1927年因在部隊從事政治工作成績顯著獲嘉獎證書,1929年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進修班畢業,1931年軍事學校在職學習畢業,1931年1月任師政委、師政治處主任,1931年11月任32步兵師95步兵團團長,1933年從伏龍芝軍事學院函授畢業,1933年11月任伏爾加沿岸軍區61步兵師師長,1935年11月26日被授予旅級指揮員軍銜,1936年9月任第8獨立機械化旅旅長,1937年夏任基輔軍區45機械化軍軍長,1937年12月31日被授予軍級政委軍銜,1938年1月8日改授軍級指揮員軍銜,1938年1月任白俄羅斯軍區軍事委員,1938年11月任基輔特別軍區文尼察集團軍群司令,1939年9月任基輔特別軍區第6集團軍司令,率部進軍西烏克蘭(波蘭東部),1940年6月4日被授予中將軍銜。1940年7月任紅軍副總參謀長兼偵察局局長,任內他迎合斯大林的看法,對理查德·佐爾格等偵察員關於德國攻蘇的報警情報作了不實事求是的批語,然後上報。在情報上送斯大林時,他寫的批語是:這可能是英國人散布的的假情報,是英、美的離間計等等。
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時期和華西列夫斯基一起
新聖母公墓的元帥墓地
偉大衛國戰爭初期,他因情報失誤而撤職,改行率領蘇聯軍事代表團去英國和美國進行關於向蘇聯提供軍用物資的談判。1941年10月起任第10集團軍司令。1941年底-1942年初冬季莫斯科反攻開始時,第10集團軍在西方面軍左翼投入戰鬥,在激戰中把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坦克第二集群攆的敗退了約400公里,解放了10座城市,對粉碎莫斯科方向的德國法西斯軍隊起了重要作用。是在反攻期間表現最好的三個集團軍司令之一。1942年2月任突擊第4集團軍司令。1942年4月任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7月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在南線哈爾科夫慘敗后率該部頑強奮戰,衝出了包圍,使德軍圍殲該部的圖謀未能得逞。1942年8月-10月任近衛第1集團軍司令和東南方面軍(9月28日改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副司令。1942年10月任西南方面軍司令,很快復任紅軍副總長兼偵察局長,同月又改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他的政治搭檔是費奧多爾·費多托維奇·庫茲涅佐夫中將。1942年12月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反攻階段的奧斯特羅戈日斯克—羅索什戰役行動,在半個月內,戈率軍在斯大林格勒西北地區乾淨利落的圍殲了匈牙利第2集團軍、德軍坦克第24軍和義大利阿爾卑斯步兵軍的15個師,生俘86000人,突入敵後140公里,並於1943年1—2月與布良斯克方面軍協同作戰,進行了沃羅涅日—卡斯托爾諾耶戰役,粉碎了頓河上游的德國第二集團軍7個師和匈牙利第3軍的兩個師。在中部戰線撕開了一條400公里寬的戰略缺口。在這次冬春反攻中,他的方面軍是戰功最大,突擊最深遠的,名震世界,並作為蘇聯紅軍最能幹的將領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1943年4月因南線的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瓦圖京強行突擊被曼斯坦因打的大敗(哈爾科夫反擊戰役),他的側翼暴露,又不準撤退,受到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的全力攻擊,好不容易在援兵的支持下在庫爾斯克地區穩定住陣地。結果瓦圖京因總參謀部的包庇沒事而他卻失去了上前線的權利。調回後方任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主管幹部工作)。為此事他和大本營代表朱可夫結下了深深的矛盾。1943年5月起任總幹部部長,1944年10月起兼任蘇聯人民委員會遣返蘇聯公民事務特派員。 1946年1月,斯大林召開會議批判朱可夫的時候,他是所有將軍中最賣力的一個,指責朱可夫是典型的波拿巴分子,無視黨的領導和全軍指戰員的奮鬥,妄圖把一切功勞都說成自己的,一切失誤都是別人的。若不是另一個政委出身的統帥科涅夫力保朱可夫絕無反心,朱可夫的結果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1950-1956年任獨立機械化集團軍司令。1956-1958年任裝甲兵學院(今馬利諾夫斯基裝甲兵學院)院長。1958-1962年任蘇聯陸海軍總政治部主任,軍銜晉陞為蘇聯元帥,在赫魯曉夫時期的軍事領導人中占重要地位。1962年5月任蘇聯國防部總監組總監。中央檢查委員會委員,蘇共中央委員(1960-1961)。蘇聯第一屆和第四至六屆最高蘇維埃代表。卒於1980年7月29日,葬在新聖母公墓。
《紅鷹(1918—1920年日記摘錄)》,莫斯科1959年版;《在莫斯科會戰中(—位指揮員的札記》,莫斯科1907年版;《進攻中的第10集閉軍》,載《莫斯科會戰》一書,莫斯科1968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