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體育學院

公辦職業高等學院

南京體育學院(Nanjing Sport Institute),簡稱“南體”,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一所為社會培養各類應用型體育專門人才的省屬體育類本科院校。2017年,學校成為江蘇省省級博士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的前身是始建於1956年的南京體育學校,1958年與江蘇省體育幹部訓練班和江蘇師範學院體育專修科合併,成立南京體育學院。

據2021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佔地640餘畝;下設11個單位,開設15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422人,有各類在校生7000餘人。

歷史沿革


1956年4月,國家體育委員會決定在全國建立十所中等體育專業學校,委託所在地的省市委代為籌辦。南京市開始籌辦南京體育學校。 
籌建之初,在學校選址的問題上。由南京市規劃局的負責同志建議,將南京體育學校建於中山門內。之後通過實地考察,探明當地已有多所中等專業學校,擬選地址四周均已被城牆和其他單位包圍,無發展空間,不適合建校,該提議被擱淺。 
此後學校選址於中山陵附近曾舉辦過民國第五次全國運動會的原中央體育場舊址上,此處當時是軍事學院通訊連駐地,解放前曾在此設立過國立體育專科學校,有著良好的先天條件,又因為位於東郊風號區內,發展餘地非常大,是一個較好的選址方案。
1956年4月,在建校地址確定以後,籌建辦同志立即開始了籌建工作,計劃於10月份按時開學。首先是總體的規劃設計工作,請市設計院拿出了一個整體設計方案。根據全校學生總數為1200人(原規劃辦學規模為900名學生,后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增加)的規模,決定先建設籃球房、體操房、田徑房、教職工及學生宿舍等基礎設施,總預算資金為30-40萬元人民幣。 
由於建國初期基建材料都十分緊張,學校不得不放棄整體設計方案,依照蘇聯中學的設計圖紙進行了簡單的修改,製成學校的建設圖紙。學校規劃設計的規模較淺,囊括了中央體育場廈其周圍的空地,以廈國術館、籃球房、8片網球場、游泳池、足球場(現體育館下)、游泳池、棒球場等。 
在學校在進行施工同時,也著手開展招生和選調教師的工作。籌建辦同志起草了一份學校簡介與招生辦法,經省教育廳批准后,特此文書在報紙上刊登,同時也啟動選調教師的工作。學校一方面向教育廳要求上調比較育能力的中學體育教師,另一方面招收中央體育學院和上海體育學院的第一批畢業生,教師來源比較寬裕。由於學校在招生時需進行體育加試,但當時學校仍處於基建中,因此學校安排第一批考生的借用江蘇省體育幹部訓練班位於山西路老菜市荷蘭大使館的花園內的場地進行體育加試。通過考試,最終錄取了近300名學生。 
1956年11月18日,學校正式開學。根據當時國家體委頒布的關於中等體育學校的章程,南京體育學校的部門分為教育股、基建股、採購室等。學校歸國家體委管理。 
1957年,學校下放到地方直接管理。1958年,江蘇省委、省人委根據江蘇省體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決定在南京體育學校的基礎上,合併江蘇省體育幹部訓練班和江蘇師範學院體育專修科,成立南京體育專科學校。學校添置了400米的跑道,一片田徑場,加蓋了一棟宿舍樓,建造一個室內田徑場。 
1958年,南京體育專科學校升格為南京體育學院。
1975年,南京體育學院撤銷。
1980年,南京體育學院復校,學校為江蘇省優秀運動隊的運動員、教練員接受高等教育開設運動專修科。
1997年,學校開始面向社會舉辦國家承認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
1998年3月成立南京體育學院成人教育辦公室,南京體育學院培訓中心與成教辦合署辦公,隸屬於院教務處。 
2000年,江蘇省體育局和南京體育學院就解決江蘇省優秀運動隊後備人才培養出路和解決全省各地、市體校畢業生中專學歷和文憑升格的問題,報請江蘇省政府,成立南京體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經省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南京體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並隸屬於南京體育學院(為院內的二級分院)。 
2008年,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並獲優秀等級。
2010年,學校成立南京體育學院民族體育與表演系,下設民族傳統體育和表演二個專業,面向全國招生。 
2011年,該校體育學一級學科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體系一期項目立項學科”。 
2011年5月,南京體育學院與江蘇華紅集團聯合舉辦民辦二級學院——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學院坐落於南京體育學院仙林校區內。 
2011年,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規劃建設的獨立校區,獨立校區坐落於南京江寧區濱江開發區內。 
2012年9月,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16年7月,學校下設學院現設有體育系、運動系、運動健康科學系、民族體育與表演系、休閑體育系、繼續教育部、研究生部、附屬學校共8個教學單位,設置10個本科專業和3個專科專業,覆蓋體育學本科專業目錄中的全部的5個專業門類。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體育系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體育新聞
運動系運動訓練
運動健康科學系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與健康
民族體育與表演系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舞蹈表演、表演(體育藝術表演方向)
休閑體育系(職業技術學院)休閑體育、體育經濟與管理、高爾夫球運動(專科)、體育健身與休閑(專科)、體育場館保障(專科)
繼續教育部、研究生部、附屬學校、仙林校區管理辦公室、奧林匹克學院(獨立學院)
參考資料

師資隊伍

南京體育學院
南京體育學院
截至2016年7月,學院在編教職工657人,專任教師256人,佔比38.96%。為提高本科教學水平,外聘和返聘教師41人,摺合教師276.5人,生師比為14:1。學位結構方面,具有博士學位的20人,所佔比例7.81%;具有碩士學位的143人,所佔比例55.86%。職稱結構方面,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及以上的專任教師94人,其中正高級27人、副高級67人,分別占專任教師的10.55%、26.17%。學緣結構方面,學院畢業留校任教118人,所佔比例46.09%;畢業於其他高校的教師138人,所佔比例53.91%。 
南京體育學院
南京體育學院
截至2016年7月,學院教職員工隊伍中,共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0人,現任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培養對象首批人選1人,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9人,其中第二層次培養對象1人,江蘇省高校優秀學科梯隊2個。另有國家級教練32名、高級教練46名。 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周廣科 、胡星剛、張雄 、陳國祥、史國生、李江、黃步龍、肖愛華、金松、蔣宏偉
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王正倫 
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張蘊琨 
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培養對象宋雅偉
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許學寧 、周廣科 、龐進、王正倫、李江
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
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
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教學團隊 錢競光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學科梯隊
優秀學科梯隊帶頭人
體育人文社會庄萍華
民族傳統體育陳志

學科體系

截至2016年7月,學校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覆蓋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獨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 
• 一級學科碩士點
體育學 
• 二級學科碩士點
運動康復學 
• 江蘇省重點學科
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 

人才培養

學校操場
學校操場
截至2016年7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教育部“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江蘇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3個,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2個, 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7月,學校擁有省重點建設實驗室1個, 省“青藍工程創新團隊”2個,並與南京大學聯合建成了國內同類院校唯一的運動生物醫學實驗室,可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江蘇省重點建設實驗室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創新團隊
青藍工程創新團隊帶頭人
運動生物力學宋雅偉
運動人體科學張蘊琨

科研成就

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建成省高校精品(優秀)課程7門、省高校精品教材和立項精品教材8項,校級實驗中心1個。
2012-2014年選用的教材中,省部級和國家級規劃教材的比例為34.51%,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12部,省部級規劃教材37部。獲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1項、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立項建設1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運動人體科學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菜單引導式”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模式——運動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省級教學成果獎
以“有效教學”為核心構建體育專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一等獎) 
課程、實踐、技能——“三輪驅動”社會體育綜合型人才培養的模式(二等獎)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化探索(二等獎) 
“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的教學研究與實踐(一等獎) 
學校鳥瞰
學校鳥瞰
《簡化太極拳》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一等獎) 
新形勢下體育院校教學管理體系的改革與實施(二等獎) 
國內首部《運動康復生物力學》教材的編撰及應用(一等獎) 
構建“立體化”籃球專項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二等獎) 
教育部“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運動訓練、社會體育 
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體育類(運動訓練、體育教育、運動人體科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省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民族傳統體育 、社會體育 
省級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
體育教育 、運動訓練、運動人體科學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名稱立項時間
運動健身科學研究實踐教育中心2005年
體適能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3年
參考資料 
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立項建設
骨肌表面解剖學 
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
運動康復生物力學 
江蘇省高校精品教材
科學健身新概念、體育競賽組織與管理、運動康復生物力學、運動營養學、常見病運動處方、運動解剖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
江蘇省高校精品課程
運動競賽組織與管理、學校體育學、體育科研方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籃球、中學體育教材教法、運動康復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 
校級實驗中心
體能康復實驗中心 
截至2016年7月,學校獲得各級各類課題立項300多項,其中國家和地方重點立項課題120多項;獲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項400多項;發表論文18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00多篇(SCI論文2篇)。學院出版《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月刊)被列入全國體育類核心期刊,《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季刊)被列入江蘇省一級期刊,並被國內外十多家重要檢索機構列為期刊源。 
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社會性別視域中的近代中國女子體育》(一等獎)、《體育法學研究:法理·方法·應用》(二等獎) 
• 競技成績
截至2016年7月,學院擁有羽毛球、網球、體操、藝術體操、蹦床、技巧、擊劍、自行車、游泳、跳水、花樣游泳等11個項目的運動隊。擁有15位奧運冠軍,以及蔡振華(乒乓球)、孫晉芳(排球)、孫志安(羽毛球)等88位世界冠軍和世界紀錄創造者,及100多位獲得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教練員。 
奧運冠軍
冠軍姓名類別
欒菊傑1984年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女子擊劍冠軍
林莉1992年第二十五屆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游泳冠軍
葛菲1996年第二十六屆亞特蘭大、2000年第二十七屆悉尼奧運會女子羽毛球冠軍
顧俊1996年第二十六屆亞特蘭大、2000年第二十七屆悉尼奧運會女子羽毛球冠軍
張軍2000年第二十七屆悉尼、2004年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男子羽毛球冠軍
黃旭2000年第二十七屆悉尼、2008年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男子體操冠軍
李菊2000年第二十七屆悉尼奧運會女子乒乓球冠軍
閻森2000年第二十七屆悉尼奧運會男子乒乓球冠軍
陳玘2004年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男子乒乓球冠軍
陳若琳2008年第二十九屆北京、2012年倫敦第三十屆奧運會女子跳水冠軍
陸春龍2008年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男子蹦床冠軍
仲滿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男子佩劍冠軍
駱曉娟2012年倫敦第三十屆奧運會女子重劍冠軍
許安琪2012年倫敦第三十屆奧運會女子重劍冠軍
蔡贇2012年倫敦第三十屆奧運會男子羽毛球冠軍
參考資料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圖書館
圖書館
截至2016年7月,學校圖書館內藏書18.5萬冊,訂有中外文報刊資料約687種。全館有中外文體育類及相關學科類專業書刊約4萬冊,國內體育及健身康復類現期報刊基本齊全。此外,還採訂有部份光碟和網路版書刊資料以及國家體育總局信息中心、清華同方、人民大學和北京體育大學等出版發行的部分有關電子信息資料資料庫。 
• 學術期刊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原名《南京體育學院學報》,其為雙月刊,是1987年創刊的由南京體育學院主辦的江蘇省一級期刊,以刊載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體育社會人文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等科研成果為主的學術刊物,設有“博士(生)論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體育社會學”、“體育管理”、“全民健身”等欄目。刊物面向廣大體育教師、教練員、體育科研人員、各級體育管理人員及其它體育工作者。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是2002年經科技部批准創辦的體育類高校自然科學學報,是由南京體育學院主辦的第二份學報,主編張雄。該學報以刊載與運動人體科學相關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實驗科研成果為主,辟有“綜述與研究”、“運動生物科學”、“基礎理論研究”、“運動醫學實踐報道”、“教練員論壇”、“裁判員沙龍”等欄目。 

學術交流

建校50周年雕塑
建校50周年雕塑
截至2016年7月,學校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學生國際學術和文化交流能力。一是邀請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JayR.Hoffman博士(2014年4月25日) 、德國康斯坦茨大學戲劇表演教授歌德思先生(2014年11月24日) 、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運動學院院長趙榮瑞教授(2014年5月5日-6日) 等多名國(境)外學者來學院講學,並並有交流作意向。二是與丹麥葛萊體育運動教育學院簽署了《南京體育學院與丹麥葛萊體育運動教育學院關於合作辦學短期培訓項目合作協議》,選派研究生赴丹麥進行短期培訓;以及與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簽署本科生交換項目合作協議,於2014年9月選派了2名本科生赴台進行為期半年的交換學習。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校徽
校徽
南京體育學院校徽分為內圓和外圓兩個部分,內圓主體圖案為民國中央體育場舊址,主體上方字母“NSI”為學校的英文簡稱,下方的數字“1956”說明建校時間;外圓為南京體育學院的漢字和拼音,更加直觀地表達了該校的信息。

精神文化

校訓
嚴、和、朴、實
校訓
校訓
“嚴”,就是要嚴以律己。相對於學校而言,走上社會會面臨更為嚴格的要求、更加激烈的競爭,要想擁有立足之地、站穩腳跟直至應付自如,關鍵一點就是要嚴字當先、不斷做強自己。在學校有老師的提點、督促,進入社會主要依靠大家的自覺、自立、自省,做人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身品質修為、提升道德境界;做事要嚴肅認真,以愛崗敬業的理念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證明自身的價值。對於繼續深造的同學,則要做到嚴謹求學,以更高的標準接受更為嚴格的學業考驗。 
“和”,就是要和以待人。如何與形形色色的人相處,將成為大家進入社會的重要課題,需要大家不斷磨練、積累智慧。首先,要有容人之量,既要善於團結與自己意見相同者,也要包容與自己意見不同甚至反對者;既要爭取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也要容得下自己的對立面、挑戰者;既要容得才能不如自己的人,也要容得下本領比自己高的人,這是和以待人的根本。其次,要有助人之德,多為別人考慮,多替他人著想,讓別人看到自己與人為善的真心實意,這是和以待人的關鍵。第三,要有成人之美,樂於成全別人的好事、幫助別人實現願望,這是和以待人的真諦。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朴”,就是要朴以立身。人生這部大戲該如何去看?這部大戲的主角該如何去當?這是每個人都很關注的話題。“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以“朴”立身不只是說要單純的艱苦樸素,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質樸誠厚,面對五彩斑斕的物慾世界能夠甘於平淡,面對絢麗奪目的迷人風景能夠不尚浮華,生活平淡時能耐得住寂寞,生活出現波瀾時也能心定神凝,不管高峰低谷都能做好本色自我、直面現實、坦然待之,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這才是大家行走人生最難能可貴的態度。 
“實”,就是要實以為本。“實”是一種責任,指引我們去履職盡責;是一種標準,指引我們去做好工作;是一種作風,指引我們去成就事業;是一種情懷,指引我們去造福社會。投機取巧可能會有一兩次奏效、靠碰運氣也可能會有偶爾的成功,但只有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才能悟出成功的真諦。我們體育人最注重身體力行。希望大家能夠摒棄虛誇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練就真才實學,以紮實過硬的本領、真抓實幹的態度去謀事創業,這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財富。 
這是南體的校訓,是南京體院創業者的信念,也是歷代南體人的堅守,更是所有南體人的精神財富。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朱傳耿
院長楊國慶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史國生
黨委副書記蘭亞明
紀委書記潘林珍
紀委書記李江、金松、肖愛華
總會計師黃步龍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8日 經網路審核、現場答辯和省教育廳廳務會議研究等程序,入選2019年江蘇省智慧校園。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文科實力排名第195位。